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防治疑似绵羊小反刍兽疫并发泰勒虫病体会

2014-08-15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兽疫泰勒病羊

刘 刚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畜牧技术推广站,734100)

小反刍兽疫(PPR)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013 年年底,继我国新疆地区发生小反刍兽疫后,我省武威市古浪县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情。2014 年,我市5 县区,尤其是我县部分乡镇连续发生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高发病率、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疑似小反刍兽疫的传染病。这个过程中,本人参与诊治了一些羊群,有效杜绝了疫病扩散,减少了羊只死亡,降低了场户损失,维护了产业利益,产生了积极的效益。现将本人对该病的防治经验加以总结,与同道交流。

1.发病情况

山丹县清泉镇南湖村三社赵某饲养40 只羊,基本是小尾寒羊杂种羊。5 月26 日,羊群中的5 只小尾寒羊发病并突然死亡1 只,期间兽医采取退烧、消炎、止痢等对症疗法治疗,但效果不明显。27 日笔者前往现场时另一只小尾寒羊病情较重,且于傍晚前后死亡。经询问调查畜主得知5 只小尾寒羊是去年11月从乡下购入的,从未驱虫。

清泉镇南湖村三社王某饲养绵羊100 余只,其中11 只母羊、4 只羊羔发病。5 月27 日笔者现场诊治时已死亡3 只,其余12 只都正在打退烧消炎针,均精神沉郁。经调查询问该群羊一般圈养,由于贩运羊只,5 月12 日从马营购入1 精神沉郁羯羊后,其它羊只开始发病。

2.临床症状

突然发热,第2-3 天体温达40-42℃,呈稽留热。发热持续3 天左右,脉搏加快,85~95 次/min(正常70~80 次/min);呼吸加快,25~30 次/min(12~20 次/min),病初有水样鼻液,此后变成大量的粘脓性卡他样鼻液,阻塞鼻孔造成呼吸困难。肺泡音粗历;精神沉郁,喜卧地;食欲减少或废绝。眼流分泌物,遮住眼睑,出现眼结膜炎。口腔内膜轻度充血,继而出现糜烂。部分病羊口腔病变温和,这类病羊可逐渐康复。多数病羊发生严重腹泻或下痢,造成迅速脱水和体重下降。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特急性病例发热后突然死亡,无其他症状,有些仅见肛门四周及尾巴上粘有稀粪,在剖检时可见支气管肺炎和回盲肠瓣充血。有的可视粘膜苍白贫血并带轻度黄疸色彩,病羊体质消瘦,血液稀薄,肢体有僵硬感,行走困难。

3.剖检症状

病死羊有的口腔和鼻腔粘膜糜烂坏死;有的支气管肺炎,肺尖肺炎;有的可见坏死性或出血性肠炎,盲肠、结肠近端和直肠出现特征性条状充血、出血,呈斑马状条纹;有的可见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脏肿大并可出现坏死病变。尸体外观消瘦,肾呈黄褐色表面有出血点,真胃有溃疡斑。

4.诊断与治疗

4.1 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

经了解,接诊的2 群羊均于发病前几天才注射了小反刍兽疫疫苗,羊只尚未产生免疫抗体。羊群有放牧史,本地蜱虫有逐年增多趋势,且发生过羊泰勒虫病,现正值蜱虫活跃季节,有羊泰勒虫感染可能。羊只开始呆立、不食饲草料、拧腰、而后气喘,个别拉稀、逐渐消瘦。该病相邻羊场、同群羊只逐日连续发病,扩散到临近村镇。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怀疑为寄生虫和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4.2 血液涂片镜检

颈静脉采血5 份涂片镜检,其中4 份可见红细胞已经变形,2 份有1~3 个圆形、杆形虫体,未见其它病原体,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诊断为病毒感染并发泰勒虫病。

4.3 病理学药理学治疗确诊

仅用贝尼尔治疗、预防后,病羊精神有所好转,但高热、呼吸困难、厌食、食后腹痛不安的症状没有改善,且有新发病例。而并用清开灵、黄芪多糖、抗病毒一号、安痛定、头孢噻呋钠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中草药及西药治疗的病羊,效果明显、症状改善、恢复较快。据典型症状、剖检变化、镜检情况及药物治疗结果,诊断为疑似小反刍兽疫并发泰勒虫病。

4.4 诊治病例

清泉镇南湖村赵喜的羊群27 日接诊时有3 只病羊,之后每日都有2-3 只发病,先后25 只发病,经采取综合措施治愈24只,死亡1 只,历时30 天彻底控制扑灭了病情、净化了羊群。病羊症状、诊断过程不再赘述,仅介绍防治措施和方法。

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隔离病羊,将已发病羊远离健康羊群,另圈治疗、观察;清扫圈舍、清理饲槽、对饲养场地、用具全部清洗消毒;对病羊加强营养、对症治疗,健康羊群强化管理、用药预防;通知临近未发病养羊场户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具体方法:病羊,用三氮脒,按7~10mg/kg 体重,用蒸馏水配成5%溶液,肌注,每天1 次,连用2 天;同时按成年羊用干扰素或清开灵、清热解毒针、三氮核苷酸20 毫升,配合头孢噻呋钠或氨苄青霉素0.5 克,肌注,每天2 次,连用5 天;高热不褪者,另肌注安乃近或安痛定20 毫升,小羊减半;中药治疗,用黄连解毒汤加减,也可用下方:板蓝根30 克、龙胆草20 克、黄芩10克、栀子10 克、茵陈20 克、郁金15 克、泽泻10 克、木通10 克、酒当归30 克、白术30 克、茯苓10 克、党参15 克、甘草10 克、焦三仙15 克。水煎,侯温灌服(成年羊量,小羊酌减)每日1 剂,连用3 天。其余无症状羊用三氮脒按2mg/kg 体重,用蒸馏水配成5%溶液,肌注,7 天后重复1 次,连续3-4 次。所有羊只用华益多维粉、氧氟沙星粉和免疫肽粉,配成0.01%溶液交替饮水,每天1 次,连用14 天。

消毒、防疫:场地圈舍消毒用聚维酮、季胺盐、消特灵溶液喷雾,上药交替使用,每天1 次。按时做好疫苗的预防注射和补针工作。定期搞好驱虫工作,每半年用苯硫咪唑片按15-20mg/kg 体重内服1 次,每季成年羊用伊维菌素10mg 皮下注射,每年夏季用三氮脒按2mg/kg 体重,用蒸馏水配成5%溶液,肌注,7天后重复1 次。

5.体会

5.1 强化防疫程序

近几年,羊痘、口疮、链球菌病等传染病和疥癣、泰勒焦虫病等寄生虫病在我县乃至全市频发,各级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单位除了要加强已列的强制免疫和寄生虫驱治外,还需对新发病、多发病开展因病设防工作。养殖场户要针对近几年疫病的发生流行状况,制订严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规范执行,从根本上提高羊只的抗病免疫能力。

5.2 强化防范意识

养殖场户要加强羊群的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防虫灭鼠和定期消毒等工作,杜绝病原生存传播的环境。加强对进出和外来人员、车辆等的消毒工作。不到疫病发生地购销动物及其产品,购入羊只要经隔离观察期无异常后,方可与场内羊群混养。外来人员参观、购买羊只要尽量避免与整群羊直接接触。有条件的可通过监控视频观看,或远离羊舍站在运动场外观察,甚至可将出售羊只放在单独的羊舍或隔离室,让采购者观看。当得知近日附近有疫病发生时,尽量避免与相关人员接触,并及早做好消毒和防疫事务。

5.3 强化防治措施

发病时,实施综合措施。主要有隔离病羊、消毒、防疫、改善营养、对症治疗等。其他在前面的病例中已提及,不再多说,这儿着重谈一下对症治疗。

首先要针对疾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季节、病羊状况、病原体类型及对药物的敏感性、药物造价及毒副作用等考虑治疗原则和使用药物。如在夏季高温时节,对口蹄疫、羊痘、口疮、小反刍兽疫等病毒性病引起的高热、皮肤粘膜发红溃烂、口舌生疮等病症,首选中医清热解毒泻火疗法,辨症施治,采用双黄连、清开灵、清热解毒、黄芪多糖等针剂或选用清瘟败毒散、荆防败毒散、黄连解毒汤等中草药方剂加减化裁治疗,同时配合应用抗菌消炎的西药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支原体肺炎等病菌性病,采用其敏感药物,足剂量持续使用,配合应用其他辅助治疗措施,3-5 天即可明显好转,5-7 天即可治愈。对于疥癣、泰勒焦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寄生虫、血液原虫病,使用对应的杀虫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补液补血等辅助疗法或其他措施,连续反复2-3次,即可治愈病羊,净化羊群。

其次,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消毒和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病原扩散。随时给注射部位用5%碘酊棉球擦拭消毒,并及时更换针头,做到一畜一针、一剂一针。

猜你喜欢

兽疫泰勒病羊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泰勒展开式在函数中的应用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羊咳嗽怎么治
北票市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刍议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
一例小反刍兽疫的防治
星闻语录
忍辱负重的铸剑师——马克斯韦尔·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