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三跺脚”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以思茅镇沅地区为例

2014-08-15张安骏安清芬

科技视界 2014年29期
关键词:思茅娱乐活动少数民族

张安骏 胡 鹏 安清芬

(1.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650000;2.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650000)

0 前言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一个省份,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三跺脚”体育活动集宗教、民俗、生产、娱乐于一体,是少数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了解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思茅镇沅地区,以乡镇为单位,样本总量200人,有四个镇五个乡:恩乐镇、按板镇、勐大镇、者东镇、田坝乡、古城乡、振太乡、九甲乡、和平乡。我选了发展较快的两镇两乡,即按板镇、勐大镇和振太乡、和平乡。每一个乡镇抽取50人,并发放镇沅地区“三跺脚”体育活动的调查问卷。

1.2 调查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收集和阅读文献资料,对“三跺脚”体育活动进行深入的了解,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所抽出思茅镇沅地区的两乡两镇,各自发放50份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4份,回收率97%,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97%。

通过对思茅镇沅地区“三跺脚”聚集区进行实地的走访、调查、访谈,个体重点研究等方法,了解镇沅地区传统体育“三跺脚”的文化、种类、参与组织形式;通过与老一辈“三跺脚”的传承人或熟悉着作深入的访谈与交流,学习与沟通,并详细记录,深入了解镇沅地区传统体育“三跺脚”文化内涵,传承文化的方法及参与现状;对镇沅地区“三跺脚”的爱好者进行入户访问,了解镇沅地区“三跺脚”在镇沅民众中的普及程度及群众对镇沅“三跺脚”文化认识程度;通过实地学习,切身学习和体会“三跺脚”,获得更真切的感性资料。

1.2.4 逻辑分析法

对所整理出来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跺脚”体育活动的发展形态

“三跺脚”又叫“跳芦笙”、“跳三弦”、“三脚歌”、“跳歌”。是广泛盛行于思茅镇沅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传统体育娱乐活动。逢年过节,或遇重大喜事当地民众都要跳“三跺脚”。它一般由集体或个人组织,通常在晚上举行,在场中安置一张桌子,放上烟酒,并烧起火笼,请专门来的本村弦匠居中伴奏,人们围成圆圈,按一定的动作跺脚转圈。若婚庆或是春节期间,根本无须组织,也不用号召,人们会自然地集中到村寨中比较宽阔的地方,用大伙自愿凑来的柴火在场中架起火笼,一边享用共凑的烟酒食物,一边围着火笼起跳。跳“三跺脚”最热闹时常常几宿相接,通宵达旦。

根据不同地方的习惯,分别用葫芦笙、小三弦伴奏、哔芦、唢呐、吹箫等民间乐器伴奏。用口弦、箫、葫芦笙和小三弦伴奏者居多,所以往往称“跳芦笙”或“跳三弦”。综上所述,当地的“三跳脚”体育活动文化内涵丰富,为当地民众所喜爱。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变化的今天,对这项文化事项的认识不足,保护不力,会导致“三跳脚”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滞后。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2.2 “三跺脚”体育活动的认识情况

调查得知,镇沅县群众对“三跺脚”体育活动的了解的人数占18.1%,对“三跺脚”体育活动基本了解的人占52.1%。对“三跺脚”不了解的占29.8%。通过对当地民众的访谈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笔者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首先,由于现代的体育文化的冲击,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阻。

2.3 对参与“三跺脚”体育娱乐活动的看法

人们对参与“三跺脚”体育娱乐活动看法为应该积极参加交流、锻炼与娱乐的占68%,参不参与和我没有什么关系的占27.8%,简直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占4.1%。主要原因是:在传统民族思想和现代中国的思想支配下大部分人渴望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但是自己又不愿意去学习传统的民族文化。

2.4 镇沅县民众组织“三跺脚”传统体育娱乐活动时间

举行“三跺脚”体育活动是在民俗节日的占28.9%,特大纪念日举行的占5.7%,重大喜事举行的占53.1%,没有固定时间的占12.3%。调查表明:镇沅“三跺脚”体育娱乐活动多部分是在重大喜事举行,比如结婚、孩子满岁、过年等情况下举行的比较多。在特殊的节日或不固定的时间地点都会有组织。

珠江黄金水道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得益于顶层设计的日臻完善。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紧紧抓住部党组提出建设“第二条黄金水道”的历史机遇,围绕《若干意见》《规划纲要》以及《行动计划》三大顶层设计文件狠抓督办。截至目前,《行动计划》明确的62项重点任务中59项已正式启动,规划中的美好愿景正慢慢照进现实。

2.5 制约镇沅地区“三跺脚”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因

镇沅县制约“三跺脚”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是组织者比较少,占到77.8%,活动组织了以后,由于组织的不好,参与的人占51.5%,舆论导向的占16%,现代娱乐文化的传播的占27.3%%,跳“三跺脚”的时候,熟悉的能够带领别人一起跳的占42.2%,民族意识不强的占9.3%。不想组织这一活动人占49.4%,主要原因是:组织者少,熟悉并能带领的人少。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镇沅县群众对“三跺脚”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非常了解这项传统体育活动的人占少数。这不利于“三跺脚”体育活动的开展。

3.1.2 思茅镇沅县群众对“三跺脚”体育娱乐活动的参与意愿不够积极。人们的参与动机不够强烈、受到外来娱乐活动的冲击较为严重。3.1.3 举行“三跺脚”体育活动的场地和时间有限。主要在重大节日和喜事场合进行。这同时表明该项活动在当地还是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的。

3.1.4 制约镇沅地区“三跺脚”体育娱乐活动的因素有:现代体育文化对现在的年轻人的思想进行了冲击;体育活动体系不健全也深深的影响着“三跺脚”体育活动的传承和组织开展;由于政府部门的不鼓励支持与关心,没进行推广,从而导致人们不能认识本地区“三跺脚”传统体育文化,从而也使参与的人越来越少,场地不合适组织开展,很多人不想参与组织,觉得组织这样的活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从而制约着“三跺脚”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3.2 建议

3.2.1 政府应当极力推广和宣传组织“三跺脚”体育活动

镇沅县政府应不断完善少数民族保护制度,确保镇沅县“三跺脚”传统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的传承有序的、经常性的进行组织、开展与传承,特别是对这一方面的专家给予鼓励。

3.2.2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教育、指导与动员来传承“三跺脚”体育活动及文化

利用媒体,对当地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指导与动员,给他们讲解传承民族特色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三跺脚”体育娱乐活动。

3.2.3 利用学校教育,促进“三跺脚”体育活动的传承

学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本民族、本地区的学校开展“三跺脚”文化的相关教育、推广活动,可以促使青少年、儿童更好的认识民族文化,了解民族历史。

3.2.4 健全传统体育娱乐活动的设施并积极开展

政府部门和相应的地方领导合理安排好组织“三跺脚”体育活动的场地,并且经常性的、积极性的组织开展。

[1]丁慧民.三跺脚:一种乡村话语[J].云南社会科学,2003:176-177.

[2]王琼.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45-47.

[3]刘坚,吕赟,徐长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J].体育与科学,2009(6):34-36.

[4]饶远,张云钢.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政策与社会环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441-443.

[5]刘志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J].山东体育科技,2010(9):654-656.

[6]张宝强.我国西北地区民族民间体育研究综述[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105-108.

[7]梁然,葛聪颖.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对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的作用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4):121-122.

[8]饶远,赵玲玲,沈阳.民族体育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作用[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5):62-65.

[9]余学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4,11(5):54-57.

[10]赵苏哲.20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状况综述[J].体育学刊,2002,9(3):134-137.

猜你喜欢

思茅娱乐活动少数民族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of Hemiphyllodactylus(Reptilia: Gekkonidae) from karst landscapes in Yunnan, China, highlights complex conservation needs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思茅山橙根中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区长陈奇调研思茅区综合档案馆建设
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端午节的娱乐活动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