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大学生户口迁移问题探析
2014-08-15周冠雄
章 红 周冠雄
目前老区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将户口迁来学校,这是一个新动向,值得高度关注、研究,在判明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适当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与国家户籍改革发展相结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高校户籍档案管理出现的新情况。
从户籍档案管理角度来看,高校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目前大学生户口迁来学校的不到百分之十,而且逐年呈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学校的问题,而是普遍性的现象。特别是2013年,户口迁来学校的新生,不到5%。有的学校一年招生数千,迁户口来学校的不到二百,急剧减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中小城镇考生愿意将户口迁来学校。迁户口来学校的考生主要是县城,或者乡镇的非农业户口的考生。据调查,驱动学生迁户口来学校的动力是:户口由小中城市迁往中大城市,将会有更多的机会。与此相反的是,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考生几乎不把户口迁来学校。据调查,学生不愿迁户口的原因是:由大城市迁中等城市不合算;中等城市迁中等城市嫌麻烦。
2.老区农村考生几乎不迁户口来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本世纪初,农村考生,特别是老区考生非常积极地把户口迁来学校。驱动他们的动力是:只要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就跳出农门了,更不要说将户口迁入大中城市,这是全家的希望,甚至是全村的骄傲。自2001年以后,老区农村考生的户口迁来学校的逐年减少。学生毕业就业不需要户口从学校迁出,照样可以就业,在城市购买房子,也可以城乡无区别,都可以购买,在城市养老保险、小孩教育等事项都不由户口决定,而是由所在地的居住时间所决定,因此户口不再是人们在城市就业、购房、受教育等的依据。户口在高校只是一个过渡时期,学生毕业后必须迁出。如果户口在高校期间没有好处,甚至影响学生利益,学生及其家长当然不愿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根据本课题组初步调查,目前老区农村考生几乎无一人将户口迁来南昌高校。
3.户口已在学校的学生也想方设法把户口迁回农村老家。一些在校尚未毕业的老生,甚至是研究生,申请将户口迁回老家。有的是要维护拆迁利益,有的是要维护家里的承包地,有的是要购买住宅,名堂众多,归纳起来,就是户口放在学校影响了他们在老家农村的利益,只是户口没有迁回去的充分理由,有的人望难止步,但是户口放在农村老家,不要迁来学校的观念已经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了共识。
二、老区农村考生户口不迁高校的深层原因
考生户口不迁高校的深层原因有许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农民家长对户口城镇化政策有自己的解读方式。农民们不是完全根据文件规定来思考问题,有的时候,他们会根据具体的现象来思考问题。例如,目前地方相关政策规定:城市户口不能迁往农村,已经将户口迁出的农民不能再把户口迁回农村。于是农民认定:现在农村户口吃香,不能随便迁出去了。国家公安部颁发的《意见》规定:“在保障农民权益方面,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现阶段,落户城镇的农民是否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完全尊重农民本人意愿,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这就是说,在江西境内,城市居民不能够去农村购买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的权益受到保护。在户口放在农村更有利的情况下,农民家长当然不愿把自己小孩户口迁往高校。
2.考生户口迁往高校实行自愿原则。2001年始,北京市,公安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一项规定,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可以免去将户口迁到学校所在地的繁琐手续。即使考上外地院校,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户口也可以不迁。如此一来方便了学生和家长,于是国内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政策。既然是自愿,农村户口又比城市户口更好,当然家长就会把户口尽可能地放在农村老家。
3.国家农村政策好,农民不愿将户口迁出农村。近三年,国家农村政策力度大,农民普遍得到实惠,有的地方,特别是城乡交接处,农民获得的实惠更大。农民普遍舍不得将户口迁出农村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深层原因:第一,户口迁出后,所有补贴都要打折扣。现在的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征地现象比较普遍,或者征宅基地,或者征农业用地。征宅补贴,以所在户口人数为标准进行补贴;征地补贴,以所在地户口人数和征地面积为标准进行补贴,人多获补贴多,人少获补贴少。第二,户口迁出,耕地有减少的忧虑。尽管政府有承包土地长期不变的政策,但是,谁能保证村集体对土地进行调整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是时常有的,如果户口不迁出,土地就没有减少的危险。对农民来说,耕地在,生活保障在。现在国家对耕地不但不抽税,每年每亩还给160元补贴。第三,实际上,农民把承包耕地看作自家永久财产。尽管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但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家庭长期掌握使用权,实际上,相当多的农民搞不清楚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关系,已把所承包耕地看作自家永久财产。现今在农村,如要使用他家耕地,支付使用权租金,已是公开事实。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内心深处普遍有着落叶归根,人老还乡的观念,希望在辞工后,或者老了,回乡种一点菜,自食其力地渡过晚年。第四,对城市变化莫测的自卫。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读书,希望实现挤进城市中高层社会的梦想,但是也有很多不测的事情发生,如经商失败,民工被排挤的时候,在城市无法立足的时候,还可以还乡种地维持生存。保存宅基地和承包地是农民的智慧,也是他们的底线,作为社会精英的人们,从这里应该看出,这是社会和谐的底线。第五,农村社保比城市社保更可靠。尽管目前城市社保金额比农村社保金额大,但是城市开销大,底层人们养老金额不够用,这是基本的事实。然而农村养老金尽管更少,但是农村开销少,勤劳的农民可以自己种菜、养鸡、甚至种粮食,因此,凡是可以劳动的农民都情愿在农村,而不愿在城市生活。以上所列,基本上是农民不愿将户口迁出农村的深层原因。
4.农村户口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在城市就业。2012年2月23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登了2011年国务院九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继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实行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在2001年以前,用人单位必须要有三证,即毕业证,报到证、户口迁移证,造成学生不得不把户口迁来学校。现在大城市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引进人才都不以户口作为前提。大学毕业生就业,也有不少去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有的甚至是自己创业,这些单位,不问户口所在地,只问实际能力。这也是高校户口迁移量少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需以居住档案代替户籍档案进行管理
学生户口迁来学校越来越少,高校学生户籍档案难以反映学生在校居住真实情况,然而学生在校居住数年不能没有依据,必须有序管理起来,为学生现在以及将来走向社会提供有效证据。具体来说,建设居住档案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理由:
1.符合国际接轨的需要。我国居住证制度是模仿、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绿卡”制度而正在建立的一种制度,自2002年发端于上海,以后呈现燎原之势:上海、北京、广东、河南、浙江、山东……全国多个省市地区都在大踏步地推进这一制度。在郑州,凭居住证,外来务工人员也可以享受子女上小学就近分配入学;居住郑州半年以上的外地人员,可在郑州办理驾照和车辆上牌;在郑州购房;子女接受计划免疫接种;办理银行贷款以及享受劳动就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我国现今采取的居住证管理制度,是在借鉴西方国家某些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管理措施。根据《江西省居住证管理办法》规定:“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暂住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高校在读学生属于这类人员,因此,可以建立居住证档案管理制度。
2.与国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方向一致。国务院2011年9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强调:“要着力解决农民工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为其他暂住人口在当地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方便。对造成暂住人口学习、工作、生活不便的有关政策措施要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该修改的认真修改,该废止的坚决废止。”高校学生户口不在所读书的城市,不能因此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比较好的解决途径之一,就是所在高校出具该生在读期间的有效居住证书。
3.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目前在校学生有许多需要使用居住证的地方,如果没有建立居住证制度,将十分不便。如,学生在学校所在地考驾照,需要出具一张居住证,如果没有,就不能够在所学习的城市报考,只能回户籍所在地报考,这将给学生造成时间、金钱和精力上浪费。国家户籍改革,就是要除去这些不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又如,学生要办理出国手续,没有居住证就不给办理。“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新期待,进一步方便异地就业人员和在读大学生就近申办出入境证件,公安部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决定自2012年9月1日起,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6个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实施允许非本市户籍就业人员和高等院校的在读大学生异地提交出入境证件申请的便利措施。该措施积极探索对公民申办出入境证件条件和程序进行改革,使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广,受益群众多,对便利公民出行,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措施不久就在各大城市推广。高校在读的非本市户籍学生只要凭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在学证明以及就读院校出具的居住证,就可以办理诸如学生贷款、报考驾照、出国手续等事项,这将是一个方向,因此高校建立居住档案制度,就显得特别重要。
注释:
①根据3013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保卫处户籍管理课统计结果。
②江西日报大江网2011年5页24日10:34《江西户籍改革人员落户后与城镇居民享同等待遇》。
③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胡集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2012年2月23日16时12分。
④江西日报大江网2011年5页24日10:34《江西户籍改革人员落户后与城镇居民享同等待遇》。
⑤京报网,北京日报网络编辑刘冬:《非京籍9月起可在京办护照》,发布时间:2012-08-23 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