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的社区文化建设
2014-08-15张瑜
张 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已经提上我们党的议事日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分为六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将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结构单位,社区生活将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谐社区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社区综合文明程度,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
一、和谐社区文化的内涵
和谐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以社会做为双向交流对象,反映出来具有一定地域色彩的群体意识、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在感情和心理上具有对社区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具有共同成员感、荣辱感、价值与伦理观念和习俗等,社会文化由人文精神、文化教育、科普知识、体育运动、文化娱乐等几个大的方面组成。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区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活动空间,成为人们经常与之联系的综合区域,带给社区成员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加深了社区居民的相互了解,形成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规范大众的行为方式,提高居民的道德情操,有力的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将成为一个社区是否和谐的标志,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石。和谐社区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引领。
二、社区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联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使用了和谐文化的新概念,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看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赋予了和谐文化建设更高的历史使命。社会越发达,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越高,那么城市文化就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方向,影响着每一个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区文化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持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和谐社会倡导一个民主法治、公民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元社会。社区文化建设提倡建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宽容友善、无私奉献的美好家园。这种精神使人们不再过多计较个人利益,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博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人们能够认可的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净化人们的心灵,减少内心的孤独和压力。这种对社区共同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有力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二)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取得很大的进步,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社区居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同时也必然出现困扰城市和谐的一些不协调的因素,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大城市,共同享有文化资源,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丰富,开始追求文化生活,文化生活的需求就会相应增加,对文化知识、体育运动、文艺表演、书法绘画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身体健康、身心愉快。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拥有快乐舒适的社区生活。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可以对社区居民的日常心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宣传活动对社区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素质和家庭美德的全面教育,减少失衡和消极的心理压力。
三、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提到,便是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长时期将会处于这一阶段,人们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学历、文化的巨大差异,这对社区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点,此外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很多问题缺乏一定的经验,这也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创新精神
很多社区文化管理者认为社区文化就是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形式上过于简单、古板,虽然他们工作热情很高,但是由于自身文化层次的制约,思想较为保守落后,知识更新周期较慢,这与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不相适应。还有一些社区管理者,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商业化,有些出现“缺位”和“越位”。社区服务的滞后仍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另外,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社区工作者队伍薄弱、素质较差,难以胜任工作专业化的要求。
(二)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的直接受益者,享受了社区文化繁荣,然而大多数人缺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当需要他们献计献策时表现的通常是冷淡和漠然,这种被动的心态是无法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总的来看,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参与度不高,老年人和小朋友是参与的主要群体,中青年的参与比例不高,而外来人口参与率几乎没有,特别是一些外来人口为主的小区,多数都是新迁入人群,平时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交际,较为封闭,不愿参与小区的文化建设活动。
(三)社区文化资源缺乏体系保障
社区服务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人、财、物的保障,各地政府对社区的投入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给予的经费支持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基层主管部门的经费紧张问题,据各地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组织、发改、劳动、卫生、计生、文化、教育、民政等多家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投入,但缺少社区文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也没有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影响了社区良好快速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不足,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无法发挥社区的优势、不能整合资源,造成资源不能最大利用。
(四)社区文化功能缺乏凝聚力
社区文化功能的发挥可以提高民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实际上由于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形式重内容的普遍问题,热衷于追求短期效应,树立形象工程,对社区居民的学习方式采用简单灌输,被动宣传,没有真正去了解居民喜爱的内容与形式,社区文化的娱乐功能过于单一,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影响了相互的有效沟通,影响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就是有些社区的文化建设的目的带有一定的约束性,为了完成某种任务去展开的社区文化会打击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疏远感,对社区的认同意识下降,弱化了社区文化的教育功能,影响了社区文化的建设。
四、和谐社会下的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全面建设惠及13亿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大力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考。社区作为城市群众基层生活空间的主要活动区域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而社区文化在社区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社区居民的精神支撑。随着农村人口的迁移,城乡人口的流动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疏远,缺乏基本的信任,缺少对社区的归属感。因此社区文化只有真正服务于群众,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一)树立社区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要正确把握其方向。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社区文化建设应从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着力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社区活动中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将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把社区文化的发展主要放在促进人的发展上去。通过教育、沟通、监督、约束的方式促进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改造,用尊重、包容、激励、感恩的心态促进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要将人的需要做为发展的最高目标。马斯诺将人的需要归结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复杂的社会发展中,人们会面临复杂多变的问题,他们的需要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社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灌输、宣传、指导的过程,也是可以满足人们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把握好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吸引大众的认同和参与,容易与居民打成一片。只有树立这种发展理念,社区文化建设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才能提高对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
(二)发挥社区文化发展的教育功能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定期向所辖居民讲解党的政策,宣传社会主义的新风尚、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抵制不法宗教文化传播、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不良风气、形成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发挥社区文化教育功能一方面可以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同意识,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实现人人受教育的终极目标,可以举办读书会、绘画展、健康知识讲座、心理问题咨询、文艺表演、社区公益劳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可以自导自演、自由发挥,不仅能够培养优雅的人文的气息,还可以加深人们的互动交流,加强合作交往,共同为社区的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调动社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的参与者,也是社区文化的既得利益者。只有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才能更好的发展社区文化。所以社区文化活动要充分协调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乡土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做到继承好的文化传统与吸收新的文明成果相结合,提高社区文化的质量需要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吸收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与此同时也要提升服务品质,让人民群众满意。在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要大力培养和发展一支优秀的民间文化队伍,相互学习,发挥所长,特别要重视发挥社区文化的优秀积极分子的作用,鼓励发展更多的民间文化团体和文化能人的骨干队伍,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和学习培训机会。
(四)加大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的力度
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利用好社区现有的资源,由于目前社区文化资源浪费现象比较突出,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使得有限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合理地利用,有些资源不归社区支配,出现了资源不能共享的现象。因此出现了社区社会资源总量配置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文化需求的正常保障。另一方面,又出现大量物质性的资源闲置不用或者开发利用的程度不理想,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要确保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资金投入,确保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除了政府的投入之外,还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关注社区文化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加大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去解决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的缺口。最后充分利用社区共建的单位、学校、文化场所向社居群众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共享,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社区文化作为社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意识形态成果,在社区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中需要认清以人为本是建设的本质要求,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果,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把提升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创建学习型社区。要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冯杰,廉永杰.加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2010,(3).
[2]王传播.以发展和谐文化为先导构建和谐社会浅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8).
[3]王艳斌.社区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5,(7).
[4]杨立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导论[J].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9).
[5]左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6]达凤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