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武术散打在中小城市的推广

2014-08-15周海波龙行年

武术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城市跆拳道教练员

周海波 龙行年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1 我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散打发展现状

散打运动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此期间很大一段时间内,散打运动可谓在我国红极一时。首先是我国各大体育专业院校开设散打专业,散打正式被列入学校教育内容。再到2000年左右的散打王比赛可以说是散打在我国发展的鼎盛时期,像柳海龙这样的散打名将被国人所熟知。可见当时散打的推广力度和发展情况都是很成功的。这种良好的开端也在大城市中得到了延续,大城市里散打培训机构很多,各大城市体工队拥有众多散打专业运动员。各大体育院校也培养出很多优秀散打运动员。各大城市学习散打的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

但这种良好的势头并没有在中小城市得以体现,由于中小城市缺少专业的散打教学机构,比如高校没有散打课程和体育市场没有专业的散打俱乐部等,加上中小城市没有比较稳定的散打文化,再加上散打王比赛停办,电视里也再没有再出现过比较有规模的散打赛事等。散打犹如一夜之间与中小城市地区的民众失去了联系,民众对散打运动的关注越来越低,甚至有人分不清散打与拳击,跆拳道的区别。学习散打的人也多是自学,对散打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少,使散打在中小城市的发展与大城市相比截然相反。这种现实的落差让我们每个散打人多少会感到一点遗憾。

散打运动在之前的良好氛围下所孕育出的有利环境为什么不能在中小城市得到相应的体现?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其原因绝对不是我们从表面所看到的情况那么简单。这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去研究,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以便为散打在中小城市的推广寻找出路。

2 武术散打在中小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散打运动缺乏媒体的重视和宣传

不管是任何运动任何事项,在推广过程中都需要媒体的大力宣传,有了良好的传播媒介,散打运动才能为大众所熟知。纵观国内外各大成功项目的推广如美国的NBA,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等,都离不开媒体的大力宣传。这一点不仅仅是中小城市做的不够好,就连当今国家很多大城市也做的很不好。我们每天都可以从中央电视台观看很多精彩的体育节目,但几乎没有看到过散打比赛的直播与转播,就连国内外的重大散打比赛也很难在电视上看到,这说明散打不仅在中小城市没有得到媒体的重视,就连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传媒龙头老大也没有给予散打运动足够的重视,这直接说明很多中小城市对散打运动不够重视,那就更别说能够有多大的宣传力度。一个运动项目不能得到媒体的重视和有效的宣传,散打比赛不能像其他职业联赛一样被媒体所报道和宣传就无法为市民们所熟知,那么散打运动的推广就显得很艰难,无法达到预期的推广效果。

2.2 没有系统和专业的散打培训机构

在信阳市所有的培训机构进行调查后,教练员们纷纷表示新信阳市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和专业的散打培训机构,都是分散在各健身俱乐部的名下,或者是其他舞蹈培训机构等。这样杂乱无章的机构设置无法保证散打运动的正常推广。一个市级地区却没有一个专业的散打培训机构和文武学校,而是将散打培训附加在健身俱乐部和其他培训机构内,这样的机构设置也不免让人怀疑这些机构的散打培训的资格性,是否具有培训他人的水平。这就让大众市民感觉这个地方的散打培训机构都不够专业甚至是骗人的,那愿意去学习散打的人就少之又少,想学习散打的人也会感觉没有地方可以学习散打。这就造成了当地有像学习散打的潜在人群但没有可以接受这些潜在学习人群的机构。久而久之这些潜在推广人群就转移其兴趣爱好造成了推广人群的流失从而产生了这种恶性循环,越是没人去学习散打就越是没有专业的散打培训机构。

2.3 教练员队伍的师资水平

对所有散打爱好者进行调查后他们普遍表示教练员的水平不是很高,减低了他们对散打的热情教练员是教学训练的主体,其水平是决定教学训练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散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练员队伍同比年轻,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专业退役,无学历者和无资格教练所占比重较大。各俱乐部招聘教练员的时候,都要求教练员对散打有自身兴趣,对教练员职位有一定经验者,明确自身职责与任务,能良好的教授任何一个队员。这样要求不仅是对俱乐部的队员负责同时也是对散打行业的壮大把好关。散打教练员的工资同其它体育项目的教练员相比低很多,根本达不到一般职工的生活标准,出队比赛的费用也少于其它比赛项目,由于这种因素不能激励教练员,也就使得他们没有心思去带队比赛和日常训练,对这个项目也就无法做到尽心尽力,所以导致很多优秀运动员转到其它项目上,直至人员流失,对此,教练员不负其责。因此,这些都成为影响散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现存的教学设备与器材

学生对教学器材明显不满,教学设施是普通高校散打运动得以开展的硬件条件,虽然散打运动对教学设施的要求较低,但如果缺乏必要的场地和器具,那必然给散打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都偏重于眼前经济利益、短期效应,忽视了长远计划。许多俱乐部不顾实际地扩招,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许多矛盾的激化。俱乐部内的许多硬件设施相对不足就是其中矛盾之一。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的缺乏尤为严重。在调查中发现器材明显缺乏。在对散打学员的调查中,发现学员们对俱乐部的器材普遍表现出不满意。拳套、脚靶、沙袋不能保数量充足,同时破旧的很多,甚至连最基本的武术垫都没有。这给散打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俱乐部对此也不够重视,这样的硬件设施情况无法给学员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散打学习环境,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施,无法保证训练效果,更严重的是这些破旧器材让学员们产生了厌恶情绪,学员们训练时这些破旧器材味道太臭等原因让学员们感到训练严重影响他们的心情,导致学员们训练无法专心,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使得散打的发展更是步履艰难。

2.5 中小城市大众对散打运动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

主要表现在:

第一,很多人认为散打是高危项目。在中国功夫王争霸赛中上官鹏飞的不幸事件产生后,外界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散打是高危项目,应该怎样怎样,甚至有人说要取消比赛等等之说,对于这些言论,大众过于偏激,没有完全了解散打运动,容易把散打运动(中华民族的国粹)妖魔化。

第二,很多人认为散打是专业运动员的项目。中小城市大众普遍认为散打运动需要从小练起,就算去学习训练了也不会达到专业运动员的水平,所以就干脆不学。甚至于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学习散打是浪费时间,因为在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去学习散打不会达到任何预期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得不偿失。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散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应该被我们每个人掌握和熟知。现今,我国体育专业院校都开设了散打专业,甚至许多普通综合性大学也开设了散打课程,足以见得散打在教育中的地位。

第三,有些人学习散打的动机不健康。有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学习了散打,就能在社会上为所欲为。学习了一式半招后便到社会上惹是生非,结果自己却落的轻伤乃至重伤。这会让很多人认为,散打对于强身健体和防身没有任何作用,所以本来想学习散打的想法又有点动摇。对于这种少数的个别现象,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散打知识的普及。同时给每个学习散打的人灌输“武德”的概念。首先要让人们清楚散打是两人在一定的规则下,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有规则的,不同与在任何地点没有规则的街斗。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不是惹是生非称王称霸的技能。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每个学习散打的人灌输“武德”的概念,不要以学习散打为资本去做一些违背我们学习散打初衷的事情。

第四,中小学生认为学习跆拳道比学习散打更好。许多中小学生在选择业余爱好时,经常会选择跆拳道,他们认为跆拳道有独特的道服可以将自己区别与其他人而彰显出自己的特殊。认为练习跆拳道比联系散打更好。这种观点首先是错误的,跆拳道与散打都属于对抗性的技击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技术动作内容,不能人为的对此进行孰优孰劣的比较。

3 武术散打在中小城市发展的对策

(1)国家应重视散打项目的发展与推广,国家定时举行大型散打比赛,并提高散打比赛的奖励。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强化运动员的训练动机。为散打制造一个像N B A那样的具有标志性的比赛来吸引注意力。此外,在电视上开展定时的介绍散打,推广散打的讲座节目以及散打实时比赛节目。

(2)加大散打运动与中小城市传媒资源的联系,充分利用中小城市,传媒资源成本低,范围扩散快的优势。为散打运动在中小城市营造一个良好的传媒环境,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的经常接触到散打,久而久之的把更多的群众转变为散打的潜在推广人群。

(3)建立专业的散打培训机构,在中小城市形成具有体育竞争力的散打体育品牌。将散打更好的融入中小城市体育市场,增强散打运动在体育市场的影响力,让人们在选择体育爱好时多一个选择。

(4)严格审核散打教练资格水平,杜绝“黑教练”和其他不专业的教练混入散打教学队伍。以此保证散打培训的教学质量,让来学习散打的人感到学有所得,不虚此行。建立良好的市场口碑。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

(5)加大投资,建设专业的散打教学场所,购进合格的散打器材,保证散打教学的硬件设施合格。给教练和被培训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散打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硬件基础,保证散打推广不是虚有其表。

(6)对民众进行散打专业知识和学习散打的意义等其他方面的教育,普及中小城市民众对散打的正确认知。正确认识散打项目,区别散打项目与其他项目的混淆,让群众能正确感受散打运动自身的文化和竞技魅力,让群众自发自主地去学习散打。然后借助群众自身推广散打。

(7)大城市散打培训机构应该不局限于开发本地散打市场,应当积极拓宽异地市场,将大城市有名的具有竞争力的散打培训机构植入相邻的中小城市体育市场。一来可以拓宽业务,二来可以为中小城市散打推广做贡献。大城市体育职能部门应当积极带动下级县市进行散打推广,让中小城市的散打发展与大城市保持同步,使中小城市能及时接收最新的散打发展政策。从政策上保证中小城市的散打推广与大城市相比不滞后。中小城市应当积极借鉴大城市散打推广的成功经验,从众多成功案例中吸取先进理念与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方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办法进行散打项目推广。

[1]邱丕相,朱瑞琪.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李金钟.散打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博览,2011(10):28.

[3]王守都.浅谈跆拳道俱乐部推广对散打运动普及的借鉴[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03):114-115.

[4]李 勇.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2):170-171.

[[6]阮 胜.对散打运动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6):78-80.

猜你喜欢

大城市跆拳道教练员
如何缓解大城市病?
嘻哈跆拳道
大城市里的小象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嘻哈跆拳道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傲慢的中国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