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①

2014-08-15张慧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1期
关键词:体育评价发展

张慧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上海 200434)

浅谈学生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①

张慧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上海 20043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文章针对“个性”的定义以及个性培养的误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强调自主学习,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弱化成绩衡量标准等方面探讨了学生个性培养的方式,以期为学生个性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个性 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

学生时代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身体的全面素质发展非常关键,因此,这个时期也是学生自身个性形成的重要影响时间[1]。体育教学中的训练或是锻炼,可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磨练意志、完善修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多元发展。同时,这些活动还可以和其他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帮助学生锤炼思想品德、强化审美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2]。因此,现各级教育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把体育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向,作为现阶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举措。实践证明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尤其是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 本文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本文研究对象

以学生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1.2 本文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本研究查阅了学生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有关资料,为研究做充足的资料准备。

1.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探讨、论证有关结论与建议。

2 个性的概念与体育教学中个性发展的误区

2.1 个性的概念

从哲学角度出发,个性与共性是一对矛盾的对立面,主要指事物自身区别与其它事物的特有性质,而共性则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普遍性质,个性对共性有丰富作用,共性又存在于个性中[3]。在教育学中,个性化教育主要是指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学生现有个性进行发掘,并依托教育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以此对学生的智能、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教育的一个过程,在教育中,个性化教育过程对推动个体的自我构建具有直接的作用,对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间接作用。

2.2 体育教学中个性发展的误区

2.2.1 个性发展理解的误区

现阶段我们却存在对“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这一宗旨的理解错误,其最突出点既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理解错误。首先个性不是特立独行,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引导与启发学生的兴趣。其次,个性不等于特长,现在的社会普遍认为个性和特长基本相同,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以培养个性为名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并不是有了特长就意味着有了个性。

2.2.2 学生成才标准的误区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标,由此我们制定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在体育教学中则演变成既要求学生速度快又要求学生耐力好,既打得了篮球又踢得好足球。这这样的成才标准放到所有人身上就成了一种负担,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行为,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反而掩埋了学生优点。

2.2.3 传道授业解惑的误区

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灌输教育十分严重,认为教学既是向学生进行灌输知识。这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差,缺乏怀疑精神。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有众多项目是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来完成,配合的方式千变万化,这时如果教师完全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那对学生个性的开发将是一种毁灭,此时更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出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配合方式,一次培养学生个性。

2.2.4 评价标准应用的误区

应试教育的通病既是统一的数字化衡量标准,这种最直观的评判方式看似公平,但是过于死板的评判标准却又是最不公平的评判方式,诸多弊端会直接消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年来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学术界一直呼吁建立多层次的成绩衡量标准,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仍然没有建立有效的多元化成绩评价体系[4]。比如:在体育教学中百米跑的成绩就是按秒来直接算分,跳远的成绩就是按跳的远近来衡量等等,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课堂积极性以及对体育的认知转变等则较少考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可以说是一个有秩序的竞技场,在教学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认真识别学生的性格,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协作还是自私等都可以一览无遗[5]。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需要从对学生个性的开发来进行,首先应该从学生的特长兴趣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长处和缺陷,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给予指导,由此强化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同时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触类旁通的个性习惯。对于体育教学,仅仅单纯的强调发展身体素质,已不能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只有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所在,才有可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激发。

3.1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世界上没有人的心理特点完全一样,当然每个人的个性也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由此因材施教[6]。由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尤其是运动能力以及对运动量的承受符合也具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对学生的相关要求不应以统一的标准进行一刀切,而应对学生特点进行认真地观察思考、分析,进行差别化分类指导、因材施教[7]。

3.2 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的培养模式需要结合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建立个性化的课程标准。其中包括: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课程系统;设计多种层次与多风格的教学模式;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等。

3.3 强调自主学习,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技能的学习比较乏味。通常的教师教授、演示,学生学的训练方式,重复的练习没有新鲜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易导致学生疲劳,精神分散,以至于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指导思想,重新设计课堂结构,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课堂过程之中,营造一个适合大部分学生个性开发的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3.4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弱化成绩衡量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转变传统教学中分数为唯一评价指标的评价模式,逐渐弱化成绩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硬性标准,从而逐渐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引导学生将视野放开,将学习真正转变成完善自我的一项积极活动。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制定多元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应当致力于学生的多元素质考量,其指标设定可以包含学生的个人态度、课堂表现、体能改善幅度、技巧熟悉程度、队友评价、自我估测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端正其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从而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体育训练,从而较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尽可能自主自愿的环境中,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发展[8]。

4 结语

教师既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在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对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较深程度的理解,才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制定出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对于这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提升。具体来说,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循序渐进,逐步促进其发展,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则要适当地提高要求,让他们有更大的兴趣去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不同条件的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在成长在进步。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致力于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利用这个评价体系中的个别指标,引导学生发展包含体育素质、身体素质在内的学习态度和团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1]丁佩.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种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0(6):19.

[2]李明学.“健康第一”思想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体育与科学,2000(4):58-60.

[3]赵春梅.浅议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J].体育科研,2005(3):122-123.

[4]朱训展.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2005(4).

[5]袁宇光.试论学生的体育意识及其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1999(2):60-61.

[6]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7]张子沙.面向21世纪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范继军.论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J].当代体育科技,2012(25):39,41.

G807.4

A

2095-2813(2014)07(c)-0186-02

猜你喜欢

体育评价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教师发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