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对策探究①

2014-08-15郑学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1期
关键词:内涵式优势学科

郑学超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对策探究①

郑学超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经历了辉煌的外延式发展,但由于社会转型的需要,我国高校也面临着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的转变。针对于当前学校发展的现状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对策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立足特色,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与师资人才引进统筹,教学与科研统筹,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统筹,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统筹。形成了一个立足点五个统筹对策对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高校 内涵式发展 立足点 统筹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由于发展对知识人才的需要的不断增加,自1999年开始全国各大高校逐步扩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扩招和建设,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迈进大众化阶段,在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时期也是我过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的辉煌时期。但是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我国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延式发展的弊端也逐步显现,高速发展带来的质量下降,为了摆脱这种现存的困境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由只注重外延式发展而缺少质量要求转变到以内涵式发展为重心,兼顾合理的外延发展。面对这种现状进行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展开对高内涵式发展对策的探究。

1 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立足点

高等院校的主要责任应该是通过教育教学培养体育人才,科学研究,知识传播,社会服务。而又因各学校的基本情况不同,高等院校应整合自身资源,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特色专业。在同类高校中找到自己特色专业与优势资源将其转化为学校的竞争优势。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立足于自身特色发展,合理定位学校发展目标,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将自身的特色更好的发挥出来。《纲要》指出,要“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通过立足于自己的特色与其他高等院校形成区别创建自己的特色促进自身的内涵式发展。

2 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五个统筹

2.1 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统筹

高校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是高校提高质量的要求。高等教育发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高校是重要的文化知识传播组织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自身更好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层次知识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高校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为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同时也是科学院就的重要主体,学校的科研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自身发展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等院校人才、科研的贡献,高校的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分隔,因此,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应统筹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

2.2 基础设施建设与师资人才引进统筹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不断的增加,截止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81060.42万m2(含非产权独立使用),比上年增加2984.28万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35.37亿元(含非产权独立使用),比上年增加380.68亿元。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的完善,这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校教学条件,为学生学习和学校科研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之一。办学依靠的是教师,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重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重视科研文化的建设,重视教师师德建设,对促进大学内涵式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2.3 教学与科研统筹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首要和中心任务。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的高低。同时也直接影制约我国各项事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因此,抓好学校教育质量工作对高校说是生命线。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因其基础和学校自身特点有其独特的优势。我国高校已经成为国家科学发明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主力军。教学和科研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科学研究把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成为科学体系,才能开展各个学科的教学。由此看来。科研是“源”,教学是“流”。但是在高校里,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没有这个基础是无法进行科研工作的。由此看来教学又是科研的基础。因此在高校自身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应统筹教学与科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校发展。

2.4 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统筹

学科发展与学校自身的基本情况有很大关系。优势学科一般是学校的重点学科,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对学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高等专业类院校,它们以自己的优势重点学科为基础发展,同时不断增加相关新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学校和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严重不协调发展现象。这种现象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内涵式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应统筹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发展。对于优势学科我们要使其更优,不断的发展创新使其走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前列。对于弱势学科,我们应提高对弱势学科人力物力的投入,增加弱势学科的力量使其逐步迎头赶上,使弱势学科与优势学科协调发展争取多点开花。

2.5 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统筹

高校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后备主力。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应积极面对社会需求办学,搭建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创建促进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推动学生尽快就业,更好就业,提高人才的社会利用率。高校就业问题不仅是国家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校要承担的重要任务。统筹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对高校自身内涵式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3 结语

(1)高校内涵式发展应统筹资源,发现自身优势立足特色办学,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通过自身特色深化学校内涵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从而促进学校争先创优。

(2)高校内涵式发展应统筹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高校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投入和社会的需求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时社会的前进需要高校培养人才和科研等多方面的支持。只有处理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3)高校内涵式发展应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与师资人才引进,高校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高校内涵式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助于教学科研等高校的内涵发展,高校的硬实力提高的同时需要大量的引进高水平的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两者应统筹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4)高校内涵式发展应统筹教学与科研,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保障,只有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才能真正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才能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同时高校又是科研的重要力量,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对与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贡献就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内涵式发展要应做到两手抓,既要抓教学又要抓科研从两个发面突破。

(5)高校内涵式发展应统筹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优势学科是学校的重点学科,对学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弱势学科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存在更多的潜力,能更好的促进优势学科的交融创新。把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统筹发展对高校学科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高校内涵式发展应统筹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学生培养是高校重点工作,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对高校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同时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就业,通过社会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因此高校内涵式发展应统筹好学生培养和学生就业。

[1]周胜美.统筹处理五个关系推进高校内涵发展[J].领导科学论坛,2012(9).

[2]马孝民.坚守大学使命提高教育质量-部分省外高校内涵是建设的启示[N].特别关注,2012:24-25.

[3]胡心淼.以宣传思想工作推进高校内涵建设[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8).

G807.4

A

2095-2813(2014)07(c)-0170-02

郑学超(1989,2—),男,河南三门峡人,吉林体育学院2013级运动训练专业硕士生。

猜你喜欢

内涵式优势学科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画与话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
浅析综合类高校音乐艺术管理的“内涵式”发展
试论高校内部审计如何促进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