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思索①
2014-08-15刘颖平
刘颖平
(北京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 100089)
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思索①
刘颖平
(北京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 100089)
伴随着现今教学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作为教学工作者,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素质教育理念 体育 教学质量 思索
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速率的不断加快,学校中的体育教学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培养人才身体素质及品德素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今学校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及效率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据相关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人才在进入职场以后很少继续进行体育运动。所以,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帮助人们树立终身运动观念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事情。以下简要针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 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现今,很多学校都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教师队伍建设尚不完善,甚至一些学校中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自身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较不合理。其都是禁锢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同时,学校由于资金等因素,在体育设施方面也较不完善,例如:教学场地较小,教学设备紧缺等,从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2 学生的差异性较大
当前,很多学校各个班级中的男女生比例较不平衡,并且学生自身的个性、综合素养、接受能力等也存在差别,所以,为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再加之部分教职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随意占据体育教学的时间,从而影响了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及效率。
1.3 教学内容同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不适应
体育教学内容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并没有产生联系,忽略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同时也没有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思想。在讲解课程内容时,教师依旧严重以往的教学形式,以自身为主中心,很难发挥学生们主观能动性,无法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1.4 教学中学生的安全性
要运动,就会有意外。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具备防范的意识和遇到突发事件的一些处理方法。体育教学基本上都是在室外进行,由于室外课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动态性,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问题。面对这突发问题,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应有的应变能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果断、准确地进行处理,否则课堂就会出现失控。
1.5 教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体育课教学,不仅锻炼学生,还要让他们从兴趣的态度来学习,这是否能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现在有很多学校一上体育课就“放羊”,这都是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
1.6 体育教师自身的问题
体育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有极高的责任心。教师的讲解示范,教师的语言活力以及对学生情感的感染、精神的鼓励和教学任务的驱动无不是一位合格的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
2 导致教学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教学观念落后于社会需求
在未来,体育运动应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期间,应注重人们的“自我健全、自行完善与发展”,遵照学生们的生理裱花选取体育运动,然后给学生对运动产生积极性,并从中获取荣誉感,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及身心素养。
2.2 教学模式同体育发展不协调
现代体育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运动的技巧、评估的方法等,树立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然而,以往体育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甚至有些老师整堂课都在依据教材照本宣科,并没有为学生留存运动、实践的空间与时间,从而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打消了同学们的运动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成长。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学生对教师持有一种陌生、抵触的心里,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3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3.1 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体育老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优秀的体育教师一要提高新课程理论水平;二要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创造性设计课的能力;三要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一般能力;四要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五要提高学科文化的跟踪能力;六要提高现代化媒体运用的能力;七要提高学科的科研能力。
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教师的基本功是基础。教师应深入研究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将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自身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更主动的进行运动练习,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发展。
3.2 变更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需要同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在教学中多添加一些实用性较强、时代性明显的知识点,与学生们的真实生活像结合,进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教材的形式应多样化,不但包含以往的文字理论内容,同时还可以插入一些简单、通俗的图片,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伴随着现今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也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将体育知识点中一些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色彩艳丽的图片、生动灵活的视频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活动中,一些内容如果仅依靠教师的示范,学生很难清晰的理解运动技巧,部分动作教师也很难进行示范,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良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前空翻”动作技巧时,就算教师可以进行示范,由于动作过快,学生也很难理解相应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放映一些前空翻的小视频,然后利用回放、慢放等技巧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动作,然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为学生们放映一些运动小短片,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夯实基础。
3.4 进行分组体育教学
因为学生们生长的环境、个性、接受事物的能力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并且男生与女生的生理结构也不同,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使每一名学生都回去成功,那么,作为体育老师,就可以利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处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行选择搭档,或者教师依据学生们的特点进行分组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足球”相关知识点时,因为很多女生对足球内容并不感兴趣,则教师就可以将男生与女生分开教学,为男生多讲解一些实战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足球竞赛,为女生讲解足球的基础知识。利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可以针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们的运动热情,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3.5 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估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期间,教师多采用考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估,考试的内容较为枯燥,并且也没有与学生日常运动相联系,从而此种评估方法缺乏客观性。想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改变评估方法,将考试评估与学生日常评估结合在一起,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行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针对性点评三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自行评价,能够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自身的不足,通过小组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教师针对性的点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技能,从而掌握运动技巧,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需要在日常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保证评估的结论更客观。多采用表扬、鼓励的语言,树立学生们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对运动产生喜爱,更主动的参与体育运动,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现今新课程改革速率的逐步加快,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也需要相应进行变更,作为体育老师,应及时了解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性的予以处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夯实基础。让我们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自我的发展,把握契机,聚精会神地投入到课改实验中去,在课改实验的大潮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课改在继续,教学在探索,广大实验教师的认识也在提高。课改体育课堂,一定会在我们大家的齐心努力下,更加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因此,对落实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1]王超.浅谈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与创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8):235-307.
[2]马建龙,张仲景,袁玉涛,等.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改革研究与实践——普通高校体育课考试与成绩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4):84-86.
[3]陆伟.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D].浙江师范大学,2010.
[4]郭小时.用好课堂语言 沟通师生情感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J].新课程(小学),2010(3):59.
[5]赵苏喆,余卫平,曾永忠.深圳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10(1):143-146.
G8
A
2095-2813(2014)07(c)-0156-02
刘颖平(1965—),男,辽宁锦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