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心理档案建设初探
2014-08-15谭先明
谭先明
(广州体育学院科学实验中心 广东广州 510500)
运动员心理档案建设初探
谭先明
(广州体育学院科学实验中心 广东广州 510500)
探讨和分析运动员心理档案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就科学地管理档案和有效地利用档案为运动员开展心理训练和咨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系统地论述了构建心理训练体系的基本方法、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构建心理档案为提升运动员训练与比赛成绩提供有益的心理学支撑。
运动员 心理档案 心理训练 心理问题
运动员心理档案是使用一定的心理测试工具,结合访谈和咨询等多种形式,客观综合地记录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根据个体不同的心理特点或心理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与策略,以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 运动员心理档案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1.1 帮助教练员准确全面地了解运动员心理状况
心理档案建立的过程,也是全面了解运动员心理状况的过程。这个过程改变了获取运动员心理信息来源的途径,即从一种较为单一的信息来源(来自于一般性咨询的信息)变为一种可信度较高、涉及面较广的信息来源(来自于心理测试的和专业性咨询信息)。运用这种方式,教练员可以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了解和准确掌握运动员的心理状况。
1.2 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运动员心理档案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个人的心理状况,有助于了解并掌握运动员的心理轨迹、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借此可正确地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品质问题,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1.3 有助于提高训练质量
心理档案是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资料,以及心理训练与咨询工作者对运动员心理状况的判断和调适记录,借此教练员即可作为依据和参考,对运动员个体乃至整个运动制订有效的训练指导策略。
1.4 为运动员心理训练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运动员心理档案,在制定心理训练计划时,能够从不同层面来设计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从心理健康层面来说,对绝大多数心理较为健康的运动员,需要普及、维护与增强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措施,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心理障碍的出现或心理疾病的发生;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运动员应该进行有效的缓解与疏导,对他们提供适宜的关怀空间、训练、咨询与治疗空间,及时化解心理问题;对于极个别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出现危机的运动员,需要采取危机干预策略及时进行处理。
2 运动员心理档案建设内容
一份完整、准确、系统的运动员心理档案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心理基本状况、心理训练状况及心理问题处理情况。
2.1 一般情况
运动员心理档案应该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资料,这些一般情况资料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1)运动员本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等;(2)运动员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主要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工作性质、家庭组织结构、居住环境、经济状况、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等;(3)运动员专业情况:专业内容、训练历史状况、比赛历史状况等等;(4)兴趣与爱好情况:除本专业以外的兴趣点、爱好内容、特长状况等等;(5)疾病情况:主要是指既往疾病情况,以及家族成员疾病情况,应该包括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尤其要注意那些有家族倾向的遗传性疾病。
2.2 心理基本状况
主要是反映运动员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这些资料是运用效度和信度较好的心理测量工具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测试后分析整理而来,也是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或核心内容,后续的一切心理训练与咨询主要以此为基础展开。
心理状况的主要测试工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评价。可以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该测验包涵了16种相互独立的人格特质,用以评价运动员个性状况及其特征[1]。“16PF”和“EPQ”两种问卷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评价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在档案建立过程中,可以结合起来运用,也可单独挑选其中一种进行测验。
(2)心理健康评价。一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该量表可以作为评价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
(3)情绪状况评价。SCI-90是从总体方面反映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也包含了反映情绪方面的内容。针对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必须对其进行情绪专项平定。
(4)专项心理评价。根据不同专项特点,选取符合该专项特点的心理测试工具对相关运动员进行评价。
(5)竞赛心理评价。主要关注运动员临场竞技时的心理状态。赛前焦虑水平测定从参赛运动员普遍存在的紧张焦虑情绪出发进行评定,可以为临场指导发挥重要的作用;自信心评定针对运动员临场对自己的信心状况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预测运动员对比赛的把握程度。
(6)其它。还有其它许多种类的心理评价工具也可适合运动员档案建设,对于评价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和指导运动员具有重要价值。
成百上千种心理测试工具,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测试评价,选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评价工具进行测试评价才是关键。
2.3 心理训练状况
心理档案建设的目的就是为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提供科学依据,那么运动员心理训练状况本身必然成为心理档案建设内容之一,心理训练发展的脉络为教练员或心理学工作者熟悉、掌握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心理训练状况在心理档案建设之中的内容应该包括几个方面。
(1)心理训练历史。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心理训练,由谁主持进行训练,接受了什么内容的训练,对这些训练的效果评价。
(2)目前进行的心理训练内容。主要记录在建立心理档案的时期所进行的心理训练内容。
(3)对心理训练效益的客观与主观评价。可以具体对每一项心理训练内容进行评价。主观评价就是运动员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评价,客观评价应该有一定的数据支撑。
(4)心理训练计划。包括总体计划与分步计划。总体计划是针对运动员在某一个训练周期里进行心理训练的总体部署;分步计划是根据总体计划的要求进行具体细化,分步计划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心理训练的展开就是根据分步计划的要求进行。
2.4 心理问题应对状况
主要反映运动员在经受心理训练或心理干预后自身心理素质的发展情况及心理问题缓解效果。即从促进与提高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与调节心理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心理危机处理措施等角度来构建心理档案。
3 心理档案建立的程序与方法
确立了心理档案内容之后,就进入了建立心理档案的具体操作过程。
3.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人员培训、测试工具的准备、规模测试的时间调配。
(1)人员培训。包括培训主试和被试。主试是指参加心理测试的主要工作人员或主持人员。心理测验是一项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主试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测试的准确性。
(2)测试工具的准备。根据档案内容选择测试工具。根据不同运动专项和运动员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
(3)测试场地与时间安排。心理测试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测试场地与时间安排计划,以便使测试工作顺利地展开,高效地完成测试工作,获取有价值的测试资料。
3.2 数据整理分析
测试完毕后,对获取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测试结束检查无遗漏后,将测试内容之数据资料统一保留在一起,经过相应的整理,进行分析处理。这些数据是运动员心理状况真实反映的重要材料,对每个运动员都必须进行详尽的分析,每个运动员建立一个数据库,历次检测结果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心理训练与干预的效益分析也可以从这些数据之中获得支持。
3.3 运动员心理档案的管理与使用
建立心理档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完善,进而提高专项技能水平。因此,必须对心理档案进行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在运动训练实践活动中,能够正确应用心理档案,充分发挥心理档案的作用。
(1)档案的形式与管理。心理档案目前主要采取电脑文本形式,所有测试运动员的心理资料数据,进行分门别类存放,由专人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并编制检索工具,便于查找利用。以电脑文本形式进行管理,可以减少差错,防止资料丢失,保证资料管理的准确与规范、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2)以档案为基础,开展心理训练或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以心理档案资料为蓝本,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开展具有个体化特色的心理训练,可以极大地增强心理训练的效果;针对运动员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做好个别咨询和辅导工作。从档案提供的资料中,可以及时地发现已经存在或者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因此,有了心理档案的支撑,对那些已经存在问题的运动员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对那些即将出现问题的运动员可以进行早期干预,预防问题的发生。
4 结语
运动员心理档案的建立对于促进运动员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及时处理心理问题、提高训练与比赛成绩等具有重要意义。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评价以心理档案的基本资料为主要依据,心理档案建设为进一步的心理训练与干预搭起一个广阔的平台。
[1]徐蕊,宋华淼,苗丹民.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中国版)构念效度的验证[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8):744-746.
[2]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
G8
A
2095-2813(2014)07(c)-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