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探析①

2014-08-15杨万程王东蕾陶瑞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体育锻炼习惯

杨万程 王东蕾 陶瑞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昆明 650221)

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探析①

杨万程 王东蕾 陶瑞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昆明 650221)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学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这是当代大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迈向终身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培养学生们在学校里养成积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问题。当前影响学生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的相关因素有很多种,通过对于多种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其中探析出一些详细的解决方案来,促使学校能够进一步的改进体育工作重要的思路,以此来帮助学生们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培养 锻炼 习惯 高校体育

1 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现在所谓的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此问题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自主地来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特殊的倾向。目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习惯也是构成一个人的个性的重要的一方面内容。从生理学的研究成果的角度来讲,习惯也是一种一个人在后天来获得的,并且趋于稳定性的条件性的反射。按照行为科学的重要观点来分析,习惯也就是个体性自动的一种自然反映,是不需要进行思考以及意志努力的一种行为方式。

2 如何促进学生们体育锻炼习惯的不断养成的重要对策

2.1 如何培养学生们对于体育的兴趣

如何培养大学生们的对体育的兴趣及自我意识,这是养成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们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的一项目标。

2.2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学校里有着不同人群、不同学生等,每个人的身体特征、运动能力都是不同的,学生们在参与不同的运动项目的时候有着优劣的分别。现在学校的老师们在学生们选择进行的运动项目的时候需要扬长避短一些,要因材施教,要求充分的利用学生们锻炼的兴趣,不断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快乐的进行运动,并且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运动习惯的不断养成。

2.3 如何加强学生们的认知性能力的教育

认知能力是一项行为的重要开始,也是决定一个人的态度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具体的实施是可以根据各级各类的学校,不断的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性的教育以及于实践性的教育。体育锻炼运动会带给人们各种各样的好处,让学生们对体育锻炼所产生的积极性有一正面的认知能力,学校举办的各类的校园体育运动的宣传,并且进行图文并茂的现场来讲解现场演示等等应用的一切可以吸引学生们注意的手段和方法,把这类体育宣传活动,可以举办成例如体育方面的宣传日、体育方面的活动周、体育方面的文化月、体育方面的艺术节等等,以这种形式扩大在学生们中的影响,让体育锻炼运动深入人心。

2.4 如何加强学校课外体育管理问题

学校的管理制度相关方面,应当加强学校的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管理,例如:组织学生们进行早操运动,进行学校俱乐部训练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运动行为习惯,是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与此同时,要不断的加强学校的体育场所相关设施的建设,要不断的提高学校体育场所的充分利用率,要不断的加强体育场馆的运作等,要充分的满足大学生们现在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运动的具体需求,使得体育锻炼教育能够持之以恒,也为学生们体育锻炼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适宜的锻炼环境。

2.5 要求激发学生们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的动力

体育方面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当注重如何来激发学生们自主的参与到体育锻炼的内在的动机性,使得学生们能够独立的掌握,并且能够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要不断的培养学生们体育锻炼运动的兴趣以及自主锻炼的学习能力,这是为学生们培养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如何影响学生们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

3.1 现代学生主体性对于体育锻炼价值观的相关认知

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有充分的主动的认识体育锻炼的优势以及被动的认识体育锻炼,主动的认识到此项问题是学生们发自于内心的想要去了解和自己相关的利益的一种具体的行为。被动的认识体育锻炼是人们未有主观意愿的情况下进行的被迫了解和自己相关利益的具体的一种行为。在现实生活当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是受到了家庭以及学校的影响所产生的被动认识,大多数学生们都感觉体育锻炼的价值似乎与自己不相关或者是离着自己还是很遥远的,目前大多数都是自己很迫切的希望使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能够完全接受的,但是不会主动的去接受,从而导致认识的不坚定性。但是被动的认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观察的具有不稳定性的,故而体育运动的具体的行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们来说也是非常的不稳定。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是习惯养成的第一步,一个人只有对那些于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才会积极主动去进行尝试以及坚持进行的,这也就是说,如果要让学生们不断的养成体育锻炼良好习惯,首先要做到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们产生积极主动的认识,并且观察发现体育锻炼运动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并且要求让学生们亲自去实践尝试到底有多大的好处,不断的激发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好奇心和锻炼兴趣,并且吸引学生们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学生们持久的运动兴趣,不仅仅是来自于对某一项活动形式的兴趣,这更多的是来自于对于体育活动锻炼本身内在的需要,因为这种需要是产生运动兴趣以及内在动力的主要原因。

3.2 先天遗传性的主要因素

学生的身高和体重以及运动能力等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先天问题,是影响到学生们体育锻炼经历以及养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先天性的条件因素之一。因为不同的学生们有着不同的身体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学生们参与不同的运动项目的时候也有着优劣势之分。根据调查研究有14%的男生以及10%的女生们普遍认为,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的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有先天性的运动素质;有6%的男生以及10%的女生都认为,这其中有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先天运动素质差的原因。

3.3 培养学生们对于体育锻炼的深厚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人与人之间积极的接触、认识以及探索某种事物的强烈的心理状态的倾向。人类对于社会的认识以及探索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好奇以及兴趣开始的。体育锻炼方面的兴趣越浓烈,越是容易形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4 结语

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老师在课堂教育教学当中,要求正确的把握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要掌握学生们的具体的身心特点,要求运用科学性、合理性的教育教学的方法,面向全体的学生们要注意到每一个环节的相连接及相关组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灵活的运用。在每次的锻炼的过程当中要使学生们有新的启迪、新的收获,要不断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要促使学生们能够经常性地、积极地去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要得到自身的快乐感觉,从而养成学生们良好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1]孙岩.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0(18).

[2]孙兰.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原因调查与分析[J].考试周刊,2009(33).

[3]何远航.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4).

[4]王广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

[5]王红,王东桥,孙鲁.论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540-541.

[6]庄小平.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9(4):28-29.

[7]杨建国.论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J].内蒙古统计,2001(5).

[8]吕继强.浅析高校体育与终生体育[J].科技信息,2013(4).

G807.4

A

2095-2813(2014)07(c)-0098-02

杨万程(1977,9—),男,白族,云南大理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体育锻炼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上课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