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研究①

2014-08-15夏云建余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5期
关键词:圈内资源共享教育资源

夏云建 余刚

(武汉商学院 武汉 430056)

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生产工业化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的工业化,各行业和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必须建立大量的高等职业院校来培养此类人才。高等职业院校的任务就是培养各行业和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领域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随着近20年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有些困难和问题甚至阻碍了高职教育进一步的健康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对国民经济今后的有序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如何实现共享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为各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基础都比较薄弱,经费投入有限,难以全面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要求,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将各院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把有限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在不改变各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关系、专业类别、基本职能、服务对象的前提下,进行资源重组,并做好潜能挖掘,促其在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方面发挥作用。

1 武汉城市圈概况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湖北省省会武汉为中心,范围包括武汉以及周边的鄂州、黄石、黄冈、孝感、仙桃、潜江、天门、咸宁等8个中小城市。全力打造之下的“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以大武汉为核心,与周边8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享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将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六个“一体化”为目标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2)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3)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4)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5)推进体制创新一体化;(6)推进招商引资一体化。

2 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湖北省现有各类高等职业院校51所,其中绝大部分,即43所坐落在武汉城市圈,这说明城市圈内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从数量上来说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数量上丰富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武汉城市圈现有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圈内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主要由原有的较低层次的高职院校以及一部分成人高校、数量众多的中专、职工大学等转制或升格而成。这些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经费投入往往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要求:在教师的学历构成、校均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价值、图书资料拥有量等各个指标方面都与国家教育部要求的标准还有差距。

其次,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观念、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还是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软件方面,其师资力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在硬件方面,专业实验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等办学条件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不适应。这样的软、硬件现状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最后,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小而全”现象,各个高职院校只管自己办学资源的完善,办学资源不能充分共享、导致办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低,造成了极大浪费,也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例如,有的学校为了某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投巨资购买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建设了非常完善和气派的实习实训基地,却只对本校、本专业服务。由于本校的专业学生人数非常有限,造成整个实习实训基地内部的仪器设备使用率很低,与此同时,有相同专业的另外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由于经费缺乏或者场地限制等原因没有建立起类似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导致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方面是有的学校实习实训基地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有的学校却缺乏相似的教学资源,这样的情况在武汉城市圈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3 对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议

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目前还是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各校只专注于自身教学资源的建设,对其他学校教学资源的情况并不了解,也很少深入合作,互通有无。并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专业建设上还是存在重复建设与相互竞争的问题,造成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采取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调机构、开展各高职院校之间专业共建、课程互选、教学内容街接、学分互认、师资互补等方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体建议包括。

3.1 建立协调机构

应综合协调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利益,因为利益协调问题贯穿整个教育资源共享的全过程,不仅影响资源共享协议的达成,而且关系到资源共享的效率。因而,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利益协调方式,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高效的利益协调机构。既要积极运用市场交易方式,逐步提高市场交易在利益协调中的地位,又要根据教育资源共享项目的特点,理性运用政府的行政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各高职院校的积极性,真正建立起城市圈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城市圈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3.2 开展专业共建

为了避免城市圈高职院校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恶性竞争,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应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取长补短,统一专业规划,进行专业共建。

3.3 开展课程互选

在专业共建基础上,城市圈内各高职院校互相承认课程学分,鼓励学生跨校选修专业课程,实现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之间的课程互选。

3.4 教学内容街接

为保证专业课程互选的顺利开展,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应统一教学计划,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达到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任意的时间都可以方便的进行专业课程的互相选修,而不会出现教学内容的不兼容情况,使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之间的课程互选无障碍进行。

3.5 学分互认

武汉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应逐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制定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所修学分在学校各专业间、各学校之间以及区域间都可以互认,这样城市圈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可以实现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选课。

3.6 师资互补

师资是教育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尤其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师资也是最为稀缺的资源。高职院校由于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所限,很难吸引真正优质的教师资源,导致高职院校师资普遍较为缺乏,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师的互补,在资源共享平台机制下,鼓励教师在城市圈不同高职院校互相兼职,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圈内各项建设都朝着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方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相同的发展趋势。因此,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的各地方政府必须彻底解放思想,突破狭隘的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观念,要根据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资源优势,实行跨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避免本辖区范围内盲目追求高职教育资源小而全、大而全、学校布点分散、专业重复设置、浪费大量资金的现象,建立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促进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为武汉城市圈的融合、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刘国权.浅谈一般本科院校的特色营造[J].中国高等教育,2005(5).

[2]余刚,夏云建.赛马运动对武汉城市文化建设推动作用的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1):5-7.

[3]余刚.论赛马产业管理专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机制[J].科技信息,2011(27):126.

[4]刘合群.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城市文化建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1-3.

猜你喜欢

圈内资源共享教育资源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重视城乡教育资源调整 保护农民家庭发展希望
你不在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共享中心模式探索
广东成鱼破10元/斤,今年加州鲈还会火吗?听听这几位圈内人士怎么说(附购苗指南)
“打针”
金融信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资源共享
一种P2P网络客户资源共享系统设计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