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低压配网降损综合评估及辅助决策技术研究

2014-08-15段艳茹

城市地理 2014年22期
关键词:损耗电力企业电网

邵 武 段艳茹

(云南电网公司玉溪供电局,云南 玉溪 653100)

前言

电力企业运行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之一就是线损,于电网运行来说,线损是正常作业过程中常见的损耗之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各个行业间的进步与改革,电力企业在新兴市场环境的需求下,要不断改革自身的运营体制,如何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有效降低线损,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是电力企业目前工作的重点,也是电力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主流趋势。

1.中低压配网线损综合评估

1.1 线损结构

(1)线路损耗:架空线路电阻损耗、电缆线路电阻损耗;

(2)变压器损耗:升压变压器绕组电阻损耗与铁芯消耗、降压变压器绕组电阻损耗与铁芯消耗;

(3)电抗器:串联线路电抗器损耗、并联线路电抗器损耗;

(4)高压:高压线路电晕损耗;

(5)介质:架空线路绝缘子表面介质损耗、电缆线路介质损耗;

(6)装置:仪表、二次回路产生消耗;控制装置损耗;保护装置损耗;计量装置损耗;无功补偿设备有功损耗;接户线电阻损耗。

1.2 线损分类

在电网运行的灭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线损,而线损根据自身的性质、规律以及特点能够划分为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

技术线损:这一部分线损是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每一个元器件产生的电能消耗,也可以将之称作为理论线损,根据其特征与规律可以划分为可变消耗与固定消耗两个类别。技术线损的具体数据是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得出的,所以针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线损可以借助科学技技术操作来达到降损的目的。

管理线损:这一部分线损是指在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出现管理失误而产生的电能损失,这些工作上的管理失误包括电表错抄与漏抄、电量漏记与错算,电力终端用户窃电,电力设备装置安装过程中存在误差等等。有效降低管理线损电能消耗的措施是建立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

2.中低压配网线损管理现状与问题

2.1 管理形式过于粗放

目前电力企业针对线损管理这一模块的制度构建过于粗放,并没有长期且集约形式的制度规划,所以与现阶段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现状不能相匹配,也不能有效降低运行过程中的线损消耗。当前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实现分线、分级管理,也没有对在职员工进行技术与职能考核。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方式就是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但是现下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线损分析过于肤浅,只将计划指标与线损进行简单对比而没有进一步给以定量计算。在工作中线损理论要应用于实践,管理人员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的重视程度并不高,通常只是进行初期计算,且得出数据信息并未与降损措施及相关技术结合。

2.2 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价值低

(1)中低压配网结构中多数10KV电网的供电线路比较长,长期供电作业会导致线路出现老化现象,以至于供电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中低压电网运行过程中由于资金受到限制,所以电容器的分布与安装网点比较少,以此就会引发线路补偿电容器管理困难等问题,所以补偿容量的具体数据信息就非常难计算与判断;

(3)将10KV线路作为35KV变电站备用电源,这对于电网经济性运行是不利影响因素;

(4)电网线路中存在未经改造的部分,这一部分的线路截面较小,一旦运行高压电量就会出现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线损;

(5)冬夏两个季节电力终端用户的用电量比较大,变压器运转状态以超负荷形式存在,这是产生线损的关键因素之一。

2.3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电力企业并未针对线损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措施,所以导致工作中监督力度不够,工作中出现问题之后奖罚不分明,这种不健全的监督机制并不能有效制约在职员工。最重要的是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部分重要环节被管理人员忽视,预防性的措施与技术被忽略,以至于中低压配网中降损工作难以实现。

2.4 节能降损工作意识不明确

节能降损的有效管理是关系到电网电能生产、经济性运行、电网建设、运行调度、电能计量等多方面发展的综合型管理工作。目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人员针对节能降损这一工作口号的认知程度尚且停留在窃电、用电监测阶段,而针对降损措施与技术的规划,只能提出线路整改与设备重组这两种方案。线损管理人员并不能以专业的技术角度对线损的产生、存在、制约进行有效分析,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就意味着工作目的不明确,这将是降损工作的最大难题之一。

3.中低压配网降损辅助决策技术

3.1 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的建立要根据降损方案从管理内容与管理责任两个方面进行规划,具体内容模块有:

(1)线损专业管理小组

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建立专门、专业的线损管理小组。工作小组负责拟定中低压配网降损管理方案,结合电力企业运营现状计划降损措施,并与电力企业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保证降损方案得到资金、技术等项目上的支持,针对某一时期的降损方案要明确起止日期,能够对运行过程中的线路损耗做出详细且深入的分析,并定期向企业提交工作报告。当工作小组降损方案通过决议之后,要将这一部分内容计划并编入到电力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企业针对降损计划方案结合管理部门,将共组内容与员工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将时效性的计划应用于不同台区。

(2)监督考核工作小组

电力企业生产与技术部门应针对降损管理工作成立监督考核工作小组,这样可以在降损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起到监督与检查作用,能够在实践情况中及时预判与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错误,并整合与验收降损管理工作实时信息,针对降损管理成果进行评估与考核。与此同时,电力企业管理部门要针对降损管理工作执行情况做定期考核与评估,并针对每一时期的降损工作提出评估意见。降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在于企业是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企业应结合行业特点针对降损管理工作建立奖罚制度,在这种制度的监督与制约下能够激发员工对本职工作的热情。

3.2 技术措施

中低压配网降损的技术措施包括运行方式的改善、局部线路分布的调整、电网结构的优化等多个方面。以当下电力企业电网布局来看,用电负荷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这一合理组织能够为设备运行以及线路运输提供稳定性较高的输送负荷。同时,为了保证电网运行过程中供电电压在合理范围内,必须要应用技术手段调整电压运行水平。

若降损工作得到电力企业的资金支持,可以考虑更换陈旧电力设备,不再继续运行空载配电变压器,并为功率低的配电变压器安装低压电容器,以此能够有效保证供电能给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降低线路损耗。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工作,及时收取电力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资料,为降损管理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方案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

4.结束语

综上所诉,降低中低压配网中线损是电力企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所以中低压配网降损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降低线损上,从电网运行的整体结构入手分析,以调整、改造、管理、规划为手段落实降损方案,在必须情况下可以增添人力、物力、财力,力图从根本上解决中低压配电网线损问题,才能够使电力企业真正的走上持续发展道路。

[1]张鸿雁.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 [J].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2]张鸿雁,郑淡,赵睿.配电网线损的构成分析及降损措施[J].河南电力,2012

[3]罗雨顺,郑位明,李书.基于配电网线损实时数据在线及分析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

[4]王宝石,李乃忠,段志强.基于10kv多分支农网线损实时计算系统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猜你喜欢

损耗电力企业电网
穿越电网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电网也有春天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