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抒情诗人和抒情样式——评谭仲池《水和天堂》

2014-08-15张延文

文艺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抒情诗祖国诗人

○ 张延文

先贤孔子对于水颇多称道,《论语·雍也篇》中道:“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里大概是说人的智慧可以从水的流动当中体悟出来,并从中获得生命的大欢乐。在《论语·子罕篇》中还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延续的象征。谭仲池先生的《水和天堂》①出版已有十年,阅读起来仍新鲜如初,不染尘埃,这自然也得益于水的洁净之力。《水和天堂》一共六辑,分别为:湖光山色,水和音乐,天涯履痕,歌唱生命,异域风情和心灵之歌。其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有“水”的润泽,有水,乃有天堂,有心灵的圣洁的归宿。

谭仲池生活阅历丰富,创作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视野开阔,境界高远,但其诗歌的根底还是脱离不了生他养他的一方乡土。在《山野秋雨》当中,诗人如此歌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山峦:“滴在浓浓的绿色上/声音淡而幽远/暗云渐渐浮高了/山峦蒙上了一层蓝白的雾帘/小鸟不再弹唱/拍翅栖进深深的树丛/去拥抱迟走的温暖/这些湿润而清亮的日子啊/拉长了我对大山缠绵的思恋/”②这首抒情小诗意境沉静,韵味绵长。类似的诗篇还有很多,如《边城》《水边吊楼》 《山里望月》 《在河湾》等,如梦似真,情意绵绵,充满了迷幻色彩。再如他的《春雨》:“象串串珍珠/洒落在花枝翠叶上/装饰了绿色的天地//雨姑娘走过彩虹桥/又泼下/碎金万里//轻风从太阳身边吹来/春日的梦/又香甜又美丽/”③这首充满梦幻色彩的诗歌,像是一首童谣,显示了诗人的赤子之心,童真之美就在于心灵的纯净和善良,人最初一念之本心,荡涤心灵的污垢。

在沈从文的《边城》里,曾经为世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湘西风情画卷,而其中最为惹人爱怜的要数“翠翠”,她自然、淳朴、健康,是理想人性的代表。“湘女多情”,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就是这个词语最好的注脚。而屈子早在《九歌》当中就描绘了“湘夫人”这个美好的湘女形象:“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的纯情、美好成为了中国诗文化当中关于女性美的核心意象之一,影响深远,台湾现代著名诗人郑愁予的笔名也来源于此。谭仲池的诗歌当中也有大量的对于“湘女”的描写,比如《眼睛》:“那汪明净的湖/荡漾着迷人的光波/该是月亮溶进水中/才有这流盼的清澈/久久地凝视啊/这清波的梦影里/可流淌着吴刚的恋歌/”④这首小诗清丽、婉转,犹如一曲天籁之音。特别是这里使用了“吴刚”的意象。吴刚折桂,徒劳无功,隐隐表达了对一种无望而持久的深沉的爱恋的向往,以及对于没有功利性的纯真之爱的讴歌。在技法上,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诗歌表现方法和意象的继承和创新,白描之中突有传神的点睛之笔,令人叹服。而在这个欲望化的时代里,纯洁的爱,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对于健康的人性美的呼唤,是谭仲池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他的《春思》写道:“那年,我们在山城相见/枝头的花朵/燃烧着殷红的火焰/你没有很多的言语/只愿低头走过小巷弯曲的石板路//今日,我们天各一方/屋边的竹林/涂染着浓重的绿色/尾梢在风里拥抱阳光的温暖/落叶在地上守着枯黄的寂寞/远方的人呵/”⑤这首作品以具象来写抽象,诗情画意,完成了一幅具有古典美的风景画。在这里,湘女的柔媚、热辣,和清澈、真纯混融起来,让人叹为观止。在对往事的回忆里,寂寞和清冷,以及年华逝去的淡淡哀愁,都被“阳光的温暖”所融化,只留下美好的记忆。这也正合了他在《岁月不会老》的诗里吟唱的“越过自己重复的日子/便能孕育崭新的青春”⑥的乐观向上的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坠叶飘飘》一诗里,则赞颂了爱情的坚贞:“坐在树上想你时/我不怕狂风骤起/就是吹落成一片枯叶/也要飘坠在你的窗前//也许你在打扫书阁庭院时/会把我和其他落叶一道点燃……”⑦这首诗同时赞颂了富于献身精神的无怨无悔的爱恋。

在诗人的作品里,还有不少充满哲理的思索,沉淀着生活的智慧。比如《花开了》:“花开是一片彩色的笑/笑声传送着芬芳/她靠着篱笆沉默/眼前的风景写满了忧愁//知道爱才不会有孤独的日子/知道美才不会有单调的色彩/”⑧这首小诗精致优雅,曲折有致,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暗-亮”的变化,充满了禅悟之美,激励我们要用“爱”和“美”来谱写多彩的人生,对抗物欲的侵扰。即使从日常小事上,诗人也能得到机智的颖悟,比如这首《我哭》:“我哭了/哭出的泪声/滴醒了窗外的花梦/是因妻爱我太深了/竟使我从不敢远行//幼时的风雨骨骼/孩时的血火心灵/都被温柔成一个瘦弱的影子/不再有激奋的歌吟//我哭了/面对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只能欣羡别人的铁马风尘//我的爱妻呀/你可还有异外的灵性和智慧/把我塑成另一个属于你的男人/”⑨能够被多情的湘女爱着,坠入温柔乡,这看起来是幸福的事,但却让丈夫感到了被束缚,无法实现男儿汉驰骋天下的报复,这乍看起来有一点矫情,但却很符合现代社会的夫妻生活的现实。事实上,从叙事文学作品,比如小说,描写夫妻之间的微妙的情感变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现代生活当中的两性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主题,以诗歌的方式表现出来,却别具一格。用诗性的经验来表达类似的主题,比较叙事文学来说,更容易被人接受,也显得从容得多。当然,除了家庭关系之外,男女之间也会产生更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的情感关系,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往往是一个大难题。在《女人的背影》当中,诗人感叹道:“最神秘、迷人的是/女人的背影/那是一首含蓄的诗/能读出清雅的风韵//千万不要让我看清你呵/那样会割断我美好的回忆/”⑩这首诗首先表达的是朦胧之美,距离产生美感;其次,表现了诗人对于异性的尊重,对于美好的事物,应该持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态度;再者,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无节制的性的警惕,遏制人性当中欲望的诱惑。

在《绿野》当中,诗人将两性关系推及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向往一种友好、和谐的美:“那是我们共同的向往/酿出这片蔚蓝的湖泊/你携着我的手/走向绿色的波浪/我为你揭开胸前的纽扣/想让你听我的心海是怎样激荡/我不敢大口呼吸呵/怕警醒你甜蜜的梦幻/”⑪在如梦似真的氛围里,诗人采用了隐喻的手法,将诗的境界从细微琐屑的日常生活当中拓展、提升到了一个广阔、深远的场域。当然,在个人的日常生活的自我吟咏之外,谭仲池先生的诗歌写作还有另外一种类型,那就是从“小我”到“大我”的写作。这一类型的抒情诗,和新中国前三十年颇为流行的“政治抒情诗”的方式有所不同,应该说是这一类的抒情诗,在新时期的社会现实下的发展和新变。以郭小川、贺敬之等为代表的老一代的政治抒情诗模式的诗歌创作,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政治性,反映当时的大的社会主题,在抒情情态上,往往用“我们”来取代“我”,个人的情感被集体的情感所代替,个体的情感需要基本上是不受重视的。而且,这一类抒情诗还会带来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划分了“我们”,那么,相应的,就会产生一个对立面——“他们”,这种隐含着的敌对的立场,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情感的客观程度而使其情感状态陷入迷狂之境。这也是为什么在20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治抒情诗的模式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特别是进入到20世纪的90年代之后,诗人甚至会有意无意地规避这一类的诗歌抒情模式,仿佛那些坚硬的善变之物会在翻云覆雨之间玷污诗歌的美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诗歌创作的道路越来越趋向于自我封闭,并降低了对于社会现实的介入力度。谭仲池的诗歌创作中的另外一翼就是“大我”的书写,它介于“我”和“我们”之间,开辟出来另外一条诗歌的道路。这里既有个体的生命经验,也兼顾集体的需要和限制,可谓是一种有益的诗歌抒情方式上的探索。

谭仲池在2010年底创作出了6000行的长诗《东方的太阳》,201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极大的反响。在谈到创作这首歌颂祖国母亲,歌颂东方文明的政治抒情诗的初衷时,谭仲池说:“中国历经磨难而不衰,中国有今日,中国能够在面临诸多挑战和严峻考验的世纪之初,实现腾飞,靠了什么?什么是中国的灵魂和精神?什么是中国的道路和未来?什么是中国的经典和创造?我清楚,如此重大的命题当然非诗所能表达和阐释,但我依然朦胧感觉到诗神完全可以施展它的魔力,用诗的思想深邃,诗的意境和富有音乐美的节奏韵律,一定能极雅致和纯粹庄重而又生动形象地构画一座中国现代文明的金字塔,应当让中国放射的思想光芒照亮历史新纪元。”⑬这首诗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风雨历程的描写,以艺术的方式来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祖国历史和现实的河流上游动。我是在寻觅五千年文脉的苍凉履痕;寻觅龙的化身和精神;寻觅母亲带着她的儿女走过的何其曲折、艰难,却又是悲壮、雄浑的生命历程;寻觅生动表意的象形文字和骨骼;寻觅西方人永远不能破解的东方神韵。”⑬

在诗集《水和天堂》的第三辑“天涯履痕”当中,描写了诗人在新疆、西藏、云南、浙江、成都、西安等地旅行时的见闻,和一般的纪游诗不同,谭仲池除了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之外,还将现实和传说融汇在一起,将个人和集体用情感的红线串联起来,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谱写荡气回肠的美妙诗篇。在组诗《抒情的天山》当中,描写到天池时,他说:“天池,我不怪你也让我痴恋/只因观天望地你一如当初清纯/可你知道现今乘车腾空而来的湘人/心中都在崇拜一种怎样的神圣/”⑭怀有敬畏之心,方能洞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火焰山》里,诗人用饱满的情绪讴歌了吐鲁番人民的勤劳、善良、智慧和勇敢:“血液和汗滴勇敢和双手/在山间无数的沟谷中/挽着石头雕刻溶化石岩播种/终于滋润出绿荫,开掘出清流/描画出村庄,催放出果实和智慧,爱情的花瓣/于是在吐鲁番人走过的千万条风雨路上/每个脚印里都燃烧着/信念和创造的辉煌火光/”⑯在这些诗篇里,集中描绘了在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背景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大西北时表现出的兄弟情深。在组诗《西藏放歌》当中,诗人用奔放的旋律,浪漫的情怀表达出真挚的热爱:“阳光璀璨的上午/贡嘎的土地上,藏柳特别的青翠/整洁而宽广的柏油公路/散发着青稞成熟的芬芳/一片金色的波浪托着汽车飞翔/”⑯那些洁白的哈达和羊群,辉煌的神殿和雪山,都在净化和装点着我们的记忆和灵魂。

诗集的最后三辑基本上是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如《天安门上空的雪》 《祖国赞美诗》 《让我们祝福祖国》 《激情中国》 《为祖国祝福》等等。“祖国”这样的词语已经很少在个人的抒情诗写作里出现了,这么集中的对于“祖国”的描写在当下的诗坛实属罕见。《你是一棵树》 《光荣属于英雄的南海舰队》 《请给总理捎句话》等赠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代英雄的赞颂。在《愿祖国永远年轻》当中,写道:“那是一个铺满阳光的窗口/那是一条流着春风的公路/那是一座载着鲜花的桥梁/那是一个飞翔着梦幻的塔楼/那是一片奔腾着热气的土地/那是一片播种着希望的原野/那是一个宁静的港湾/那是一个威严的哨所/十三亿人民十三亿颗心/十三亿次祝愿十三亿回眷恋。”⑰在这里,抒情的基调高昂、低沉兼备,夹叙夹议,将壮阔、豪迈的胸怀展现出来,让人心潮澎湃,壮怀激烈。由此看来,诗人写出《东方的太阳》这样的辉煌巨制并不那么出人意外,上述诗篇都在为此默默做着酝酿和准备。

应该说,《水和天堂》这部诗集,是诗人谭仲池的一部重要的作品,能够代表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在《诗,写自己的心情》当中,诗人说出了自己的艺术观:“要别人记住你的诗,喜欢你的诗,没有别的办法。靠炒作和自吹自擂会适得其反,唯一的选择,就是要真正写好自己的心情。要使自己的心情,同美的词韵、美的形体幻化成比好心情更奇妙、更自然、更真切、更透亮、更丰富、更深邃、更委婉的诗篇。”⑱可以说,诗人很好地实践了他的诗歌观。他非常重视诗歌的接受和传播,尽量使用优美的词语,动听的韵律来表达真情实感,使读者容易理解,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和当下诗歌写作当中的晦涩和自我封闭刚好相反。谭仲池的诗歌富于想象力,以浪漫主义的基调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塑造意象和意境来深化哲理和智慧。在语言运用上,将口语典雅化,纯净化。诗人还注意吸纳东西方优秀的诗歌传统,将其灵活运用,在句式和结构上都有创新,做到了诗的音律美和形体美的结合。在作品主题上,既有发自个人心灵深处的吟咏,也有歌颂时代和祖国的诗歌,声情并茂,恰如其分,既能体现时代生活的真实经验的客观性,同时对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位又有一定的反映。这些都是诗歌必备的优良品质,在当代诗歌写作当中,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当中,以其难得的公共性和想象力而具备了独特的品质和价值,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和考察。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⑭⑯⑯⑰⑱谭仲池:《水和天堂》,香港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第14页、第21页、第24页、第40页、第 57页、第 72页、第 47页、第54页、第77页、第154页、第156-157页、第 172页、第193页、第270页。

⑫⑬谭仲池:《我写长诗 <东方的太阳>》,《湖南日报》2011年6月10日。

猜你喜欢

抒情诗祖国诗人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论抒情诗的解读模式①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解析与对话:西方抒情诗如何呈现内心
抒情诗身上的光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