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戏研究述论
2014-08-15张元元
张元元
(华侨大学文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一、对包公戏的题材来源的研究
由《宋史·包拯传》可知,历史上包公确有其人。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在包拯生前就有关于他的“神话”流传。如他“知开封府,为人刚严,不可干以私。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吏民畏服,远近称之”(《谏水纪闻》卷十)。宋、元间的罗烨新编的《醉翁谈录》目录公案类中就有《三现身》。
二、对包公戏现存剧目的考证
据学者考证宋元南戏中的包公戏,现仅存元末南戏《小孙屠》。据学者考证,元杂剧中,现存包公戏有十一种。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武汉臣《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李潜夫《包待制智赚灰栏记》、郑廷玉《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曾瑞《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无名氏《玎玎踏踏盆儿鬼》、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米》、无名氏《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无名氏《神奴儿大闹开封府》、无名氏《鲠直张千杀妻》。明代现存包公戏,有传奇五种:欣欣客《袁文正还魂记》、童养中《胭脂记》、无名氏《高文举珍珠记》、沈璟《桃符纪》、无名氏《观音鱼蓝记》。到清代,存有传奇四种:朱佐朝《乾坤啸》、石子斐《正昭阳》、唐英《双钉家》、李玉《五高风》。近代京剧中的包公戏,据郑振铎《中国戏曲的选本》统计共存有14种。陈涛在其《包公戏研究》中对近代地方戏如秦腔、河北梆子、潮安潮剧等剧种的包公戏剧目也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戏中的包公戏很多都是和京剧中的包公戏属于同一题材内容却又不同的剧名。如《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明公断》等。
三、对历代包公形象的研究
(一)元代戏曲中的包公形象。由上述可知,元代现存的包公戏最多。因此,学者们主要对元代杂剧中包公形象进行研究。徐朔方在《元曲中的包公戏》中认为,包公的形象的出现是人民对正直清官的渴望。刘井亮《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中认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继承了《宋史》中的包公形象,生动立体地反映了包公智勇和为民请命的性格。
(二)明清戏曲中包公形象。元杂剧的包公形象大都清廉正直,刚正不阿,形象还不够丰满。在明代,由于受程朱理学提倡的伦理道德影响,包公身上的伦理色彩逐渐浓厚,常进行三纲五常说教。朱万曙在《明清两代包公戏略论》中将明清戏剧中的包公形象概括为身世传奇化、权利的神化、性格的人化三种。陈涛在《浅论明传奇中的包公形象》中也认为明传奇中的包公形象继承了元代包公戏中包公形象特点,同时包公形象渐趋神化,其权力被无限扩大,成了正义和公理的化身。在清代无论是京剧还是地方戏,包公戏都是常演的曲目。此时的包公在大多数剧中并不是主角,但作用突出。特别是京剧,不但继承和改革前代包公戏的思想和艺术形式,还借鉴吸取其它剧种的特色,最终走上宫廷舞台。
王政尧在《满族和清代京剧包公戏》一文中,指出满族帝王认同包公戏的同时,也对包公戏及其扮演者予以赞同和扶植,加速了京剧花脸行当的发展。如,京剧名家穆长寿,在《探阴山》一剧中包拯创制了新腔,开创了上演折子戏的先例。
四、包公戏中的文化内涵研究
(一)包公戏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于包公戏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任孝温在《元杂剧包公戏繁盛原因略探》中,将元代包公戏繁盛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元代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权豪势要横行,官僚素质极低,元代百姓渴望清平政治的共同心态所致,二是受前代公案文学的影响,从上古神话传说到秦汉小说、唐传奇、宋话本等都在题材、形象塑造等方面对包公杂剧形成文学方面的滋养。
(二)包公戏中的清官文化。包公戏的价值在于其深厚的清官文化蕴涵。钱剑夫《谈“清官”和“青天”包拯》、高益荣《元杂剧公案剧中清官形象的文化透视》、张本一《徘徊于法律与伦理之间——元公案杂剧中包公形象的历史解读》等都对包拯这一清官形象的产生、源流及其历史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包公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审视和探索。丁国强《包公崇拜与法律信仰》、王昊《论元杂剧与法律文化》主要是从与礼、法与情、法与智、法与用这四个层面探讨了元杂剧中的司法实际及作者对此的态度。苏力《传统司法中“人治”模式——从元杂剧中透视》则是从法理学角度,展示了包公戏中传统司法模式的局限。
通过以上梳理可知:对包公戏的研究集中在元杂剧,对明清之后的戏曲研究存在不足。笔者认为包公戏尚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首先,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可以通过对舞台演出、服装道具、剧种流派戏班等方面的研究,来探讨这一戏曲题材的内在规律和艺术价值。此外,从研究方法上也可以探讨同时期的小说、话本与戏曲之间的交互作用。
[1]沈锡麟.包拯[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孔繁敏.包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朱万曙.包公故事源流考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