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舞蹈教学

2014-08-15葛路珍

戏剧之家 2014年18期
关键词:音乐课舞蹈美的

葛路珍

(南京天景山小学 江苏 南京 211100)

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舞蹈教学可以美化儿童的心灵,培养她们对自然美、艺术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提高对美与丑、善与恶的认识能力,对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加入舞蹈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结构,又在与教材的结合中,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能力。所以说,在小学音乐课中,对音乐与舞蹈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引入舞蹈的重要性

(一)舞蹈教学在音乐课中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其中音乐课中的舞蹈教育是对低年级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舞蹈联系着动作和活动,更符合儿童的天性,比单纯的歌唱可以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儿童天性好动,在这样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边歌边舞,更好的培养了低年级小学生对音乐课的热爱。

奥尔夫认为,音乐课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因素,节奏、身体、舞蹈动作三者结合才能称得上是舞蹈。作为音乐元素的节奏在舞蹈中具有核心作用,可以说节奏是舞蹈的灵魂,所以舞蹈教学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以及表现力有着极大的好处。

(二)舞蹈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舞蹈教学可以促使低年级小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建立健全人格,学校需要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谐的个性。舞蹈教学中的“歌表演”、“集体舞”等通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结合生活、情感的体验,用自己的肢体作为语言来抒发情感和宣泄情绪。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在充满限制、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宣泄的一个时机,减缓压抑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效剂”。情绪平衡就是心理的平衡,情绪的健全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

(三)舞蹈教学提升学生气质

舞蹈教学有益于改善身体结构、提高身体机能,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发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进行形体与舞蹈的练习可使肌纤维变粗而且坚韧有力,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姿态、礼仪、柔韧、形体操、矫正操等都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使他们动作优美、体态矫健,塑造自己理想的健美形体。

(四)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文化修养

审美活动是促进低年级小学生各种审美要素发展的根本途经,它对于个体审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审美经验的积累和提升。要使低年级学生更好的吸收审美文化的营养,从而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人格素质,必须通过他们身心投入其中的审美经验过程——音乐课堂上的舞蹈教学,它主要包括教师教授、学生即兴创编表演和舞蹈欣赏活动。

刚上一年级的学生上音乐课喜欢边跳边唱,但因为语言的理解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以及舞蹈的创编能力差,所以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随着学习和欣赏的舞蹈增多,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了,舞蹈创编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开始喜欢自己即兴创编表演,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手和身体以及整个心灵去观察世界,美化生活。在创编活动中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肢体语言表现、体现学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体现大自然的风、雨、日、落、学生喜、怒、哀、乐,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渴望追求美的欲望以及表现内心情感的需要,在这些活动中低年级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和文化素养得到了提高。

二、低年级小学生舞蹈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在新课标理念中,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来教学。第一,在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跳的舞蹈是美的;第二,教师在课堂中对舞蹈的编排力求做到简单化、儿童化、趣味化、游戏化传授给学生;第三,鼓励孩子们自己创编舞蹈,带着全班同学跳自己创编的舞蹈,让孩子们获得成就感,而更喜欢舞蹈;第四、舞蹈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五、巧用道具,活跃课堂气氛;第六、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在课堂上采用以上几点,我相信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会大增,从而更好的学习了音乐。

第一,美的教育——舞蹈教学必须体现美

舞蹈是美的艺术,它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低年级的孩子活泼爱动、感性直观,喜爱舞蹈是他们的天性。但是在教学中发现随着年级越高,在音乐课堂上愿意跳舞的学生越少。终究其因是学生觉得自己跳的很难看,不想再跳了。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的舞蹈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能获得形体美、表情美的感觉。从第一节开始要把舞蹈基本功融入到歌曲中训练,比如:简单的舞蹈形体要求,而不是强调不适合小学生发育的技巧动作。只要能让小学生有一个美的体态就达到了舞蹈教学的目标。比如:坐姿、站姿,基本的舞蹈动作都能做到女生漂亮、男生帅气。

要想做到美的体态,学习舞蹈首先要学会正确的站立:站得像一棵树一样直立而挺拔;脚趾象树根一样,牢牢地抓住地面;双膝挺直,腿部肌肉收紧,胯部上提,收腹紧臀;后背平直,胸部自然挺起;双肩打开往下“压”,颈往上“长”,头向上“钻”,手臂自然下垂。身体各部位保持以上的状态,就形成了一种正直,挺拔而又自然的站立,这是舞蹈中始终要保持的一种美的体态。在舞蹈中,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站”,就没有好的“蹲”;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没有正确的“站立”,就不会有稳定的重心,没有稳定的重心,就不会有好的旋转和舞姿造型。因此,掌握舞蹈的正确体态,是舞蹈基本训练开“法儿”的第一个动作。比如:我给一年级新生上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一起来唱歌》这课时舞蹈动作设计的主要以站立为主,并且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保持正确的坐姿。在每次舞蹈课中我都会循序渐进的加入一些舞蹈专业要求,力求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树叶》这节课中,我要求学生用大臂带动小臂的感觉去舞“秋风”。在新疆歌曲《亚克西,巴郎》这节课中,要求学生的舞蹈动作具有延展性等等。

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的舞蹈美,表情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二年级大都以活泼、可爱的歌曲为主,我通常要求孩子们在跳舞时不要光想着动作而应该听着歌曲,通过舞蹈把歌曲的内容和情绪展现出来,学生的表情很快就很好了。

在音乐课上适当的让学生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满足他们对美的追求,也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舞蹈灵感。从而更好的增加了低年级小学生对舞蹈的热爱。

第二,应材施教——舞蹈动作编排依据小学生的特点

一年级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思维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独立灵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差,思维过程往往依靠具体的表象;身体协调能力和掌握能力差。所以在给低年级小学生设计舞蹈动作时教师应注意:

1、用儿童的、生动的、活泼的舞蹈动作来编排歌曲。白淑湘说,少儿舞蹈的核心应该是在思想健康向上基础上的“童心童趣”的艺术阐释,而这种阐释必须离开“成人化”的窠臼,无论是在主题的取材,还是伴奏音乐的选择、舞蹈动作的编排上,都应该远离成人化的模式,要体现出儿童天真、可爱的特色。

2、依照歌词的内容创遍动作,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记住动作,另一方面学生能更好的记住歌词。

3、男女生的动作编排各具风格。在编排舞蹈时教师应注意男孩子的风格,要注意男孩子的刚毅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感能动性。比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小海军》一课,我编排的舞蹈动作是男生扮演男海军把板凳当作小炮艇,蹲在板凳旁做一些“开小炮艇、望远镜观察、开炮”等等帅气的舞蹈动作,女生站着扮演女海军敬礼踏步做一些简单漂亮的舞蹈动作。

第三,奇思妙想——鼓励小学生参与舞蹈创编

孩子是音乐接受的主体,而且他们有着强烈地以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感受的需求。音乐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孩子肢体语言的引导,使他们形成听到音乐就能即兴舞动的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在教授某一首歌曲时,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以舞蹈来表达这首曲子带给他们的感受的机会,加深他们对于歌曲的领悟力,从而真正的让音乐渗入他们的心灵,以达到熏陶他们的性情、表达他们自身情志的目的。

刚上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爱模仿小动物,他们不仅会模仿而且模仿的很有趣。所以我在教一年级时,歌曲中有关于动物的部分大都会先让学生来演,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动物说话》一课,我让学生跟音乐自由舞蹈,当歌曲中唱的小鸡时:有的孩子小嘴尖起来,小手在身体两侧煽动当小翅膀;有的孩子蹲下来,手放在背后做小翅膀扮演小鸡;当歌曲唱到小鸭时,有的孩子小手在身体两旁张开当小翅膀,一摇一摆的走路;有的孩子把小手一上一下放嘴边当小鸭子嘴巴,小身体躬起来。孩子们表演的都很投入,非常有趣。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舞蹈积累,所以音乐课上的舞蹈教学,通常让他们自己跟音乐先跳,如果有跳的好的同学,请他上台带大家一起跳。在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的舞蹈动作创意,有创意的学生,无论创意大小我都会给予赞扬并告诉他怎样“加工”下会更好。

学生从舞蹈创编中获得了成就感,他们编舞的积极性也随之增高。随着接触的舞蹈增多,学生编舞时想到的动作也越多。现在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经常一首歌几乎都是全班学生的智慧结晶,我只是对难的部分稍加引导。让我记忆很深刻的是在二年级上学期音乐课期末考试的时候有四个女生表演他们编排的舞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时间像小马车》,非常精彩。

第四,趣味课堂——舞蹈教学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积极性

因为考虑到低年级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大多数情况下课堂上老师都会让学生站在原位跳舞或者是独自表演,这大大限制了学生舞蹈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发现采用不同的舞蹈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舞蹈表演的喜爱,而且增强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比如:师生合作表演、男女生合作表演、小组合作表演、在音乐室自由舞蹈等等。还记得我的一节公开课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过新年》,在课的最后让学生们打鼓舞红绸子表现过新年的热闹气氛,因为担心课堂纪律,所以让学生站在位置上舞蹈,可是总觉得学生死板,过年气氛不足。上完课后,教研员储老师给我提出意见,这节课的结束部分高潮气氛不够,可以让学生下座位围着音乐室舞起来跳起来,效果会更好。在另一个班的音乐课上我采用了储老师的意见,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过年的气氛立即就有了,而且也没有我担心的纪律问题,相反学生的纪律更好了。

还记得在3月22日参加的在芳草园小学举办的南京市音乐“通感体验欣赏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武文红老师让学生表演《请你唱歌吧》编排的舞蹈动作是让站着的学生邀请坐着的学生跳舞,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跳好。尹润萍老师执教的中年段课《花之圆舞曲》,是一部分学生在舞台中间跳,另一部分同学站在座位上跳。

这些形式都大大增进了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而且也没有想象中的秩序乱起八糟,相反学生都很努力的在听,很认真的在做,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所以,音乐课堂上教师采用不同形式的舞蹈教学能更好的提高音乐课的质量。

第五,巧用道具——道具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则必须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来感知音乐,认识音乐,获得审美满足,得到自身发展,从而变被动接受、机械模仿为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入一些道具来表现歌曲,简洁方便,既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又增强了趣味性。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颠倒歌》一课中,我给学生分别准备了画有“老鼠、狮子、狐狸、蚂蚁、大象、鱼儿、小鸟、公鸡、母鸡”的小帽子,跳舞的时候带上,学生觉得更有感觉了,表演起来也更卖力了。还记得在3月22日参加的在芳草园小学举办的南京市音乐“通感体验欣赏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尹润萍老师执教的中年段课《花之圆舞曲》,课堂上给每位同学准备了漂亮的花环让他们加入“舞会”,孩子们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可见,在舞蹈课上适当的使用道具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第六,勤耕不辍——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视、网络上有很多舞蹈欣赏和舞蹈教学,几乎每个小区一到晚上有广场舞,还有热爱舞蹈的学生在专业的舞蹈班培训,所有的这些都让学生的舞蹈能力不断的提高。在上苏教版一年级上《亚克西,巴郎》一课时让我深有体会,学生会的新疆舞动作很多,顿时危机感袭上心头。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必须加强舞蹈学习,平时应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感受力,参加一些舞蹈培训班或者从网上下载舞蹈的教学视频,也可以购买一些舞蹈教学碟片,对各种不同的舞种都应了解并能跳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

三、结语

音乐教学以情感审美为基本特征,音乐教学的“过程美”将孕育着音乐教学的“结果美”,音乐教学的“结果美”体现了过程的完整统一、变化对比、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有序积累。音乐教学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音乐,产生愉悦的美感。音乐教学中的舞蹈教学能使学生的情感随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把对音乐的表象感受引向情感与理性感知,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发掘音乐的情感内容,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得到美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舞蹈是一种形式的美,是由自身的生命精神使观赏者得到生命精华的活跃,进而得到充满生命精神美的审美享受,得到美的精神陶冶与启示。由此可见,舞蹈教学是音乐美的延续,是音乐美的升华。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系统有规范地融入舞蹈艺术教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慧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它既可以美化学生的形体气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健康,更能增进学生的合作体验,拓展学生的想象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使学生在终身的工作和学习中变得更富有情趣,更富创造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闫小飞.论舞蹈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0.

[3]齐静.浅谈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电教,2011.

[4]杨芳芳.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江西教育,2001.

[5]韦珍雅.浅谈小学舞蹈教学的作用[J].广西教育,2002.

猜你喜欢

音乐课舞蹈美的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舞蹈课
我和舞蹈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