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里克·库克情感语言理论——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问题
2014-08-15谢思妤
谢思妤
(山东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一、情感如何进入到音乐作品中
一部音乐作品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作曲家的情感是如何进入到音乐作品中的。库克认为作曲家在创作一部作品时,他心中是要有一种概念的。就是作曲家头脑中要有一种主观形成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从哪里来呢?库克主要分了四个方面,结合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标题性这一最大的特点,库克所说的关于概念的四个方面也是和文学相关的。
(一)其概念直接来源于具体的文学作品,这种概念的来源形式在西方音乐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艺术歌曲。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歌词很多都是来自于诗人和作家,像歌德、海涅。包括他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歌词都出自于德国诗人威廉缪勒。其次还有歌剧,像《卡门》是根据梅里美的一部小说改编的,古诺《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尔第《茶花女》等等也都是以文学作品为脚本的。因此以具体文学作品为概念进行音乐创作的包括歌曲、歌剧、还有一种和歌剧形式非常相像的即清唱剧。
(二)其概念来源于文学观念,它不像前面提到的第一种形式,将概念具体到音乐作品,而是从文学作品中抽离出一种观念来进行创作。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李斯特《马捷帕》、《浮士德交响曲》等等。
(三)其概念来源于一种“理想”,这种形式则更加抽象,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他可能就不是具体的文学作品或者文学观念,他就是表达一种理想。
(四)第四种情况则不在上述范围内了,只是一种纯粹的音乐冲动,即无标题纯器乐作品这一形式。
二、情感通过怎样的音乐途径来表达
情感表达需要媒介,它需要一种具体的表达方式。就是为我们所说的概念来寻找一种发泄的途径。一种情感它需要怎样的音乐旋律来传达?库克将这一过程称为寻找灵感的过程。库克说:我们称之为”灵感“的东西,只不过是把传统中已经存在的材料加以下意识的、创造性地再创造而已。
而灵感的好坏是否会有一个评判标准。也就是我们所谓灵感的质量。那么评判方法是什么,库克给出的是:方法只有一种,即在其中基本术语能上升到表面的”特定的形式”中的活力:在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作曲家的下意识中,生命的气息用某种方式被吹送到基本术语中去。究竟是什么被吹送到基本术语中去?它只可能是那种神秘的、下意识的能力,即创造性的想象力。基本术语就是指灵感在还没有成为真正音乐旋律之前最初的形式。那么什么使得某一位作曲家的这种基本术语真正富于独特的创造力想象力,也就是我们称之为上品的。其实就是音乐最基本的几大元素,节奏、旋律、和声。以及较为次要的音色和织体等等。在库克看来,最重要的是节奏。只有灵感被注入独特节奏生命时,它才被真正重新创造。
三、音乐形式到情感经验的转化
音乐形式如何再变回到情感经验为听众所接受?库克认为,他是有条件的,首先,接受者是要有音乐感的,要能与音乐产生共鸣,具备把音乐变回或者转化为情感的能力,它以贝多芬的《庄严弥撒》中的光荣为例,指出接收者在听到它开头的几小节时,在接受者下意识中所发生的情况一定会和贝多芬自己在下意识中听到的那种作为灵感的想象中的音响是相似的。就是说贝多芬在这几小节中要表达的喜悦的情感,他会下意识的把贮藏在他记忆中的相关基本术语同这个音响联系起来来得以实现。而接受者在欣赏音乐时,同样也会在下意识中将贮藏在自己记忆中相关的基本术语同这个音响联系起来,从而最终将音乐形式转化为欣赏者内在的情感。
四、戴里克·库克的音乐美学观念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
戴里克·库克的著作《音乐语言》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西方学术界,对形式问题的崇尚和关注占据主流地位,对情感问题的探讨则被排除在音乐学纯学术研究之外。形式论处在主流的地位,在这种形式下,库克可以说是一反的当时的潮流提出他的音乐是情感语言的理论,具有反潮流的精神。而将音乐视为一种情感语言,事实上也不是库克第一个提出的,但是与其它美学家不同,他的分析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对浪漫主义化的文学描述的水平上,而是将自己的论证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具体的实体分析。更加具有说服力。
然而作为涉及音乐本质问题的基础理论,尚缺乏应有的哲学美学深度,比如说他研究课题本身已涉及到语义学、乃至符号学等领域,但他对当时已经问世的这方面的著述却很少注意,也就很难从中吸取理论营养,因此也就没能使自己的理论提升到更高的哲学美学层次。库克将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语言来考察时,是限定在大致从1400年到20世纪无调性音乐出现之前位置的调性音乐范畴,,这就体现出它的情感语言理论在阐释不同历史时期西方音乐的共同本质时所具有的局限性。因此它的情感语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