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花生树(组诗)

2014-08-15/

作品 2014年6期
关键词:异质大海诗人

文 / 黄 钺

我寻找诗歌中,那种异质的美

因为不同

每一个女人,都有了存在的意义

每一只小鸟,都有了鸣叫的权利

因为粗砺,柔美

事物走向了两种极端

因为大同小异

又异途同归

一个人的身上因此出现了无数各自奔流的血管

我寻找诗歌中,那种异质的美

打破常规出人意料

大起大落大俗大雅

我寻找巨大的露珠,响亮的蝉鸣

也寻找细若游丝的流泉

我寻找震慑人心的闪电

和炸裂大地的雷声

也寻找小草发芽和顶破泥土的声音

它是矿脉

也是火焰

它比雪还要白

比煤炭还要黑

它是最显眼的那块伤疤

也是最苦的黄连

它可以是最艳的花香

也是最土的那阵气息

它是那只风一样行走的蜗牛

稍一疏忽就没入了现实的草丛

它是席子一样大的雪花,飘在了千山之外

它是那枚用黄金打造的落叶

你我一转身,便无迹可寻……

杂花生树

荔枝

龙眼

芒果

杨桃

一不小心

它们就用花朵,把半面山坡

点燃

一阵阵春风从山那边赶来救火

却全被迷醉

只能眼睁睁看着

它们招蜂引蝶

它们彻夜狂欢

左边是鸡舍,鸡叫阵阵

右边是鱼塘,鱼跃浅底

屋边的两棵菠萝树

肚子,也越来越大

一切都好像乱了套

一切都好像离了谱

从花朵深处转出一个人来

却满心欢喜

他就是果园的园长

鸡舍的主任,鱼塘的书记

我一直在乡下务农的姐夫

岸是一条小河的

衣服

而这条衣服

从来不扣

偶尔有几处缺口

和补丁——更美

水深处

藏鱼

水浅处

藏虾

我还寻不着那个人

她好像来过

靠得那么近

细看,又成了别人

那个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的人

那个扶我过坎拉我上岸的人

那个没有密码

我至今联系不上的人

人字的那一捺

生字的那一横

至今都还在你的手里

捏着

说起灾难时我总要颤抖一下

战火

恐怖袭击

空难

车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说起近期的灾难时

我总要颤抖一下

尽管其中没有我的亲人

我更不身在其中

我脑中依然忍不住浮起

鲜血、疼痛、哭声

废墟、冰一样冷的海水

父亲的惊呆

母亲的昏厥

儿子或女儿的无望与牵挂

他们心中的黑夜

世界,需要升起一轮怎样的弯月

才能移走

才能照亮

换一种角度

傍晚,在渔人码头

我换一种角度,突然看见

一只只巨兽从海里游回来

又扎堆靠在一起

梳毛,蹭痒,歇息,哼哼

它们

都有编号、名称

甚至挂着国旗

那些浪花,一直在小口小口地咬着它们

我记起,只有飓风来时

它们才有机会

大口大口地咬,大声大声地吼

可惜眼下,大海似乎已经

好了伤疤

忘了痛

当我转身

当我转身,大海成了我的背景

落日

成了我的黄金

大海软硬不吃

大海软硬不吃

礁石,岁月遗留下的牙齿

亿万年了

咬住大海,依然

紧紧不放

而风,一直梦想着

把大海吹出满面皱纹

吹出破绽

吹老……

谁敢

我发觉

把俗世的一切减去

云飞云散,浪静风轻

大海,有时竟平静得像一张白纸

但谁,有那么大的手笔

和气度?谁又敢

把那一轮初升的弯月

摘下,当砚台

磨墨

同样

大海只说长度与宽度

深度

只留给人们去猜

同样

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即使心中有千万吨苦咸的海水

脸上露出的

依然是

笑容

点评

文/龙扬志

黄钺是一位来自“底层”的诗人,热爱诗歌,生活简单,这样的诗人在当下中国还有很多。黄钺的诗可以说体现了底层写作的特质:没有过多的形式技巧,语言少雕琢,元气充沛,有自然之美。《岸》没有鲜活的生活经验和敏锐的感受力写不出来,“水深处/藏鱼/水浅处/藏虾”,看似毫无意义的平常语句,却体现出洞察世界秘密般的旨趣,这种来自大地主人的限知视角,折射出河岸与村夫至关重要的依存关系。《我寻找诗歌中,那种异质的美》是一首阐述诗人观念的元诗歌,用诗性语言表达自我的诗学理想,所谓“诗歌中那种异质的美”,在黄钺那里其实就是从复杂纷繁的生活中提炼诗意,有亲近本原的简明,又呈现出生命体验的细腻质感。很多年来,异质性成为学院诗人阐释形式追求的口号,以此确立诗歌的先锋性内涵和创造本质,值得追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背离了抒情传统,诗歌的意义置身何处?异质的美是多元的感性呈现,在形式崇拜大行其道的当下诗坛,黄钺们坚持从内心感受出发的写作实践似乎有点落伍,但是对时代处境中个体灵魂的刻画体现出直面现实的深刻意义,如果写作本身亦是对写作者个体命运的书写,底层诗人的书写其实就是“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刚在广州获得“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的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如是说。

黄钺凭借直觉写作,如《杂花生树》一诗几乎是视觉的错杂罗列,当焦点聚集到果园主人身上,一切又获得了内在秩序,杂花生树的繁华景致原来只是劳动人民的实践后果。全诗用格物方式展开,通过戏剧化情境对诗歌结构进行有效控制,注重顿悟,理趣自来。《我还寻不着那个人》写血肉亲情,看起来他在最后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却是主体情感状态的形象再现,只有诗歌才能将切肤之痛如此细腻地传达出来。

黄钺的作品充满芬芳的泥土气息,因为本真,难免粗犷凌厉,这无疑是他向学院派诗歌汲取养分的地方,但他在边缘的写作体现了个体行旅与外部世界的诗性对话。蒋述卓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虽然文学被边缘化,但文学仍然是我们时代的支点。诗歌在表达渠道通畅的时代不再是提供思想启蒙的独特文体,回归自身的同时不能跟现实生活脱节,只有在时代的观察中寻找感受基点,才能在打动自己的地方获得言说的契机,将思考转换为诗意生成的语言结构。诗人从诗歌的温情与敬意表达中呈现表达者的价值。

猜你喜欢

异质大海诗人
基于异质分组的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
大海捞金
晋能科技半导体尖端技术喜获突破
碳排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地区异质效应
问大海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冬日的大海
令人兴奋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