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贵地段的浮想
2014-08-15李运抟
李运抟
中国一线城市中,“北上广深”即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房价最高,也就意味着这四个城市的地价最贵。不过这是笼统而言。因为同一城市不同地段的地价有很大差别。城中与城郊,商业区与居民区,依山傍水与车水马龙,交通便利与否,地价差异非常明显。至于“地王”、“天价房”之类,所处地段也必然值钱。因此“北上广深”边缘地带房价低于其它一线城市中心地段房价,也就不足为怪。可以说地段的得天独厚,本身就意味着财富。
如今信息通道多,即使没有去过或生活过,国人对中国城市地段地价情况,一般也有所了解,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倘若问:知道当今世界地价最昂贵的几个地段么?很多国人恐怕会一脸茫然,至少难以立刻回答。如果不是在加拿大偶然读到一家华文报纸的报道,我对这个问题也稀里糊涂。这则题为《寸土寸金香港岛》的报道提供了一个当今世界最贵地段的“排行榜”,前五名分别是:纽约第五大道和时代广场,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东京银座,再就是香港铜锣湾。这些地段所以昂贵,原因其实也明显。都是顶尖繁华处,多是著名商业区,人口流动量也大。能在这几个地方驻扎,通常也是钱袋鼓鼓。
我这人喜欢乱想,这则报道就引起我种种浮想。
走在第五大道
孩子从新西兰转去加拿大工作,我去加拿大就依然是探亲。加拿大与美国接壤,顺便就办了个美国旅游。于是在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穿行一趟,也就目睹了世界地价最为昂贵的第五大道和时代广场。在纽约虽然是浮光掠影的“Sightseeing”(纽约有“观光”巴士,“Sightseeing”就醒目印在车身上),但以往从各种信息(报纸、电视新闻、电影、英语学习资料、图片等)中对纽约已有所了解,走马观花中也有些按图索骥的味道。百闻不如一见,确实如此。
纽约市郊区人口比市区人口多,有“小纽约”和“大纽约”(包括郊区人口)之分。而联合国总部大厦、洛克菲勒中心、自由女神像、大都会博物馆(全美最大博物馆)、曼哈顿摩天大楼群、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等著名场所,全部集中在“小纽约”。虽然面对辽阔大西洋,纽约海岸线也长达1040公里,但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的“小纽约”还是显得拥挤不堪。加上纽约拥有世界最大海港,船舶进进出出永远不停似的,使得“小纽约”于繁华中又增添了好些喧哗与繁忙,空间就显得更不开阔。香港寸土寸金,纽约市区就更加如此。
从街道位置看,位于纽约市中心部位的第五大道并非得天独厚。与它并排处于一个方位的第一到第四大道,这四条街也是商业街。如果事先不知第五大道名气,就会觉得这第五大道与其它四条大道没什么区别,同样繁华热闹,同样川流不息的人群,建筑也没特别不同。这五条街的街口都分别立有街道名称指示牌,走在这里不会迷路就是。
第五大道所以特别有名,就是卖名牌高档商品的店子多。旅游手册称第五大道为“第五大道名店街”,顾名思义就是世界名牌店扎堆的一条街。对于我这种从来远离奢侈品、高档品的人,走在第五大道人行道上,只能是个“外行看热闹”—在外面看看那些五光十色的名牌店而已。当然可以随便入店,但你敢动掏钱的念头么?光看不买有什么意思呢?
如同我们国内的繁华大街,包括第五大道在内的纽约街道边也有引车卖浆的小摊小贩。游人渴了总要有东西解渴吧。不过这里摆摊很严格,不能自由流动。不仅规定一条街设置几个摊位,而且要竞标。就像拍卖市场,大家公平竞标,价高的胜出。这就意味着摊位租金必然不菲。但切莫以为引车卖浆不赚钱。西方人不怕喝冷水吃冰玩意,冰激凌、雪糕之类最受欢迎。想想,这些繁华大街每天都是川流不息的人,引车卖浆的利润还真不可小看。导游告诉我们:美国金融风暴时期有个摊主竟然宣告“破产”,摊价贵与赚头大都可见一斑。
我有些多愁善感。面对五光十色的名牌店,面对这富人的购物天堂,当时还就真的想起了一个富人: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的夫人马科斯·伊梅尔达。
所以想起她,不仅因为多年前有个报道给我留有深刻印象—说这个伊梅尔达周末常坐专机飞来纽约名牌店购物(该报道说马科斯垮台后,菲律宾人进入总统官邸,发现伊梅尔达光名牌鞋就有两千多双),还因为我们这代人对这位美丽的法国女郎并不陌生。文革时期这位总统夫人曾数次访问中国。而毛泽东主席接见伊梅尔达及其儿女的场面,还拍成了新闻记录片。那时中国百姓家庭哪里有电视机呢?因此文革时期放电影通常有个过渡曲,即播放正片之前先播放个新闻片,以方便中国人民“关心国家大事”。从记录片看,马科斯夫人确实异常漂亮,而且仪态万方(伊梅尔达曾参加过选美,并夺得冠军,记不清是菲律宾国内还是亚洲地区选美)。尤其是伊梅尔达还穿着一袭开胸有些低的华丽衣服,让当时身着几乎清一色蓝衣服的国人大开眼界。也正是这个马科斯家族,在总统马科斯垮台前,将数量巨大的黄金悄悄运到国外。结果最后被银行冻结而收归菲律宾国有。这还真像中国名著《红楼梦》中“好了歌”所唱的:“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你要那么多财富干什么呢?
即使囊中不那么羞涩,在美国购物也真不要去什么第五大道或其它什么名街名店。美国各种商店多得很,商品价格差异也很大。美国人不习惯讨价还价,标什么价就是什么价,不存在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习惯。因此到“超级市场”(Supmartek)购物无疑是普通民众最适宜的购物处。超级市场基本靠薄利多销为主要销售方式,而且商品种类多。此外还有更便宜的跳蚤市场之类。况且美国商店的减价活动非常多,简直可谓乐此不疲。值得注意的是廉价商品出售后一般不退,万一上当了也就自认倒霉。所以要多跑几家比较一下。不过相对邻国加拿大,美国日常生活用品就不算贵。我比较过这两个国家的物价,美国明显便宜些。加拿大不少边界居民周末专门开车入境去美国购物,无疑也证明了这点。
还是那句老话: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穷人有穷人的活法。
站在时代广场
时代广场所以叫广场,无非就是几条街道的交汇处留出了一个空间地带。这个空间地带其实不很大。所以显得还宽敞,主要是四周楼房太密集,旁边几条街道又车水马龙的川流不息。时代广场有个可谓中心标志的正方形台式建筑。这个最高处大约五六米高的阶梯建筑,并非提供表演的舞台,而是给游人观赏四周和短暂歇息的地方。背面与左右两旁用金属栏杆围起的它,就像一个没有桌椅的露天阶梯教室。敞开的正面则对着一条较开阔的大街。我没打听这条大街是否让车走,至少有段距离没见汽车。广场来往人太多,即使让行车,估计也会在大街稍远处拐道通行。旅游就是坐车辛苦,腰腿都坐麻木了,我就一直背靠栏杆,站在这个露天阶梯教室最高层地方,观赏风景和沉思默想。
与第五大道相较,时代广场显得更为热闹和拥挤。如果说名牌店扎堆的第五大道,其功能主要是提供购物,那么时代广场及紧靠周边的建筑则显示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功能。
最现实也是最直接的功能,当然就是让人们观光。
时代广场简直就是处于一个映像世界中。周边楼房全部是巨型电子屏幕。屏幕上各种广告轮番闪烁,更有好莱坞电影画面冲击视觉。中国观众并不陌生的那些大牌明星也不断出现在画面中。广告实在是人类社会推销产品的一个最聪明和最有效的产物。美国杜克大学的杰姆逊教授(也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曾来北京大学作过多次讲演,后被整理成一本讲演录《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其中关于广告功能的分析就很有意思。杰姆逊认为浪漫色彩的广告画面与夸张的广告词,通常能够满足人们“直接的欲望和深层的无意识的需求”(如妙龄女郎依偎的饮料广告会满足性欲想象),从而让人们产生一种乌托邦性质的改变精神状况的作用,包括永葆青春、自由与幸福等等。看着时代广场周围高悬的五光十色的映像世界,恐怕还真是会让很多人产生种种“乌托邦的冲动”与“乌托邦的想象”。不过我对这些倒真是没有什么激动。我虽然喜欢想象,但实际是个理性人,看了也就看了。
引起我极大兴趣的倒是看人。不说广场四周人们川流不息,单是这露天台阶就坐满了人。前者刚走后者就来,几乎座无虚席。站在这里,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真是让人觉得这里是个不同人种的大聚会。各种肤色的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褐色人种,还有明显的混血儿,全来了。游客们形形色色的着装,也可以叫奇装异服大展览,似乎穿什么的都有。西方人看重个人的自由自在,由此形成一个几乎成为传统习俗的习惯,就是讨厌盯住别人看。孩子也从小被父母教育,盯人是不礼貌的行为。我当然知道这点,但在这种人来人往的场合,也没人讲究这些了。大家都是兴高采烈的,你看我,我看你“哈啰”一声完事。世界各地游客互相瞧瞧,其实也很有意思,也是种观光。我想纽约本地人一般不会来时代广场闲逛。热闹是热闹,好看是好看,但这里也实在太吵闹和嘈杂了。
时代广场显示的另一种功能,就是集中展示了多元文化状况。
如果说操着各种语言、身着各种服装、显示着不同人种的世界各地游客,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展示,那么这还属于一种流动文化。最根本的还是美国本土文化的多元构成。移民国家的美国被称为“民族熔炉”,实际就是世界各种文化的熔炉。美国多元文化特色当然处处可见,但五光十色的时代广场似乎特别能够传递这种文化信息,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符号。而时代广场就是美国著名戏院区百老汇的所在地。紧靠广场周边的百老汇剧院,不仅象征着一种历史传统,也体现着美国现代文化特征。百老汇每年有个戏剧季节,各种新剧本通常先在百老汇上演,如果演出成功,就到各地去巡回演出。在百老汇观赏演出,曾经是很多美国人来纽约市游玩的一个重要节目。
只要是移民国家,多元文化就是必然趋势。历史上北美大地的真正主人是土著印第安人。早期移民多来自欧洲(首批移民就来自英格兰与荷兰)。而早期黑人移民则是作为奴隶被奴贩子从非洲贩卖过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坚决地发起了一场解放黑奴的也是影响深远的“南北战争”。尽管种族歧视很难彻底消解,但黑人文化已经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黑人奥巴马当选总统也是个证明。而纽约州黑人也是全美各州最多的,现已有数百万黑人在纽约居住。我这次游美也去华盛顿参观了林肯纪念堂,真是个雄伟壮观的建筑,林肯能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除开其它功绩,显然与“南北战争”有关。
说时代广场显示了多种功能,是除了观光游览与文化信息,这里吃住与购物也很方便。时代广场边上就有个颇大的露天饮食店,虽然提供较简单的食品饮料,但却能解决游人的应急吃喝。而时代广场周围设有各种规模的餐厅(包括中餐厅),也有不少高档酒店,有钱人想高消费也没问题。在这里吃快餐尤其方便。这里有种快餐店很有意思:食物全部以重量为准,面食、米饭、蔬菜、水果与各种肉类一样价格。食品种类也不少,选择后装在一起拿去称就是。这种快餐店当然不会提供高档食品,但还是划算,而且三下五除二就能解决肚子问题。在美国,猪牛鸡鸭等肉类食品(包括禽蛋)比蔬菜还便宜,由此有个说法:美国的胖子多是穷人,瘦子多是富人,意思是说蔬菜特别贵,穷人还吃不起。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似乎较普遍。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就不多种些蔬菜呢?如果说是因为农业土地稀缺,至少土地辽阔的北美不存在这个问题。民以食为天,但吃什么确实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有年去新疆,新疆建设兵团的朋友告诉我们:以前新疆牧民不知蔬菜为何物,根本不种也就不吃。见早期兵团人吃蔬菜,还说吃是野菜。这显然与游牧民族生存方式有关,游牧需要迁徙,很难安心种植。不过牛羊吃草,其肉质与奶水中含有很多维生素。这次又听导游说,早期北美人不吃龙虾,张牙舞爪的龙虾看着就有点吓人,结果全部当作肥料来肥地。如今,人人要吃蔬菜,龙虾则是高档海鲜了。
从各方面看,时代广场确实可以说是体现了现代性与多元化的一个醒目符号。
华尔街与金融风暴
面对浩瀚大西洋的曼哈顿是个岛区,因此也称曼哈顿岛。曼哈顿摩天大楼密集,看着就让人晕眩。单是其间的世贸中心就由7栋高楼组成。我去时,在“9·11事件”中被摧毁的两栋主楼已建好。美国人傲气,废墟上新建的两栋大楼比原来的更炫目,设施也更现代化。曼哈顿是著名金融区,而金融机构集中的华尔街就是其中心。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就在这里。大楼并不高,但一眼望去能感觉它非常坚固,想想里面有个大金库,不坚固行么?
华尔街当然也是寸土寸金。上世纪90年代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曾轰动一时,书中女主人公就经常奔走在华尔街。这本张扬了个人奋斗的畅销书,一直被视为海外留学生的励志书。20多年后中央电视台还做过周励的一个访谈节目,说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不仅激励了一代留学生,而且多年来还激励着中国年轻人。但据我所知很多留学生的“美国梦”是有些破灭的。不少留美人士还回国淘金。著名女演员王姬在一次央视节目中,就不讳言她在国内拼命拍电影,就是为了自己残疾儿子有个经济保障。这无可非议,况且体现了母爱。但也说明实现“美国梦”并非易事。美国人不重视出身门庭,佩服的是“白手起家”。我们路过曼哈顿面朝大海的一条街道时,导游指着一栋玻璃外墙闪闪发光的数层建筑,说那就是电影《泰坦尼克号》男主角的住处。影片中演穷小子的这家伙还真是发了财。但这样的大腕毕竟稀少。不要说中国留美人士,就是美国本土人的“美国梦”也是磕磕绊绊。
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就特别能证明这点。美国这次金融风暴由“次贷危机”引起,所谓“次贷”即“次级信用贷款”简称。金融风暴前十年被称为“黄金十年”,国际资金大量流入美国,加上低利率政策,国民由此形成“贷款消费”生活方式。房价上涨也让人们产生错觉,以为即使下跌也能及时高价卖出房屋,偿还贷款而且有赚。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贷款购房就是次级信用按揭贷款。投资银行将按揭贷款组合打包,转化为新的金融产品如“次级债券”等。因此衍生产品规模被放大,风险扩散。此后美国进入加息周期,联邦储备银行利率提高。2006年房屋供大于求,房价下跌,还款违约率不断上升。金融由此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股价下跌近95%,宣布破产。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并从发达国家蔓延发展中国家。经济脆弱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作为美国最大债主国的中国也受到明显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出口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还出现企业倒闭潮。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穷人为富人买单,穷国为富国集钱。
这场次贷危机当然引发了美国的反思。政府、学术、实业、媒体等都在思考,影视界也积极介入。热映影片《商海通牒》和《入侵华尔街》就是专门揭示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乱象丛生。《商海通牒》经由某金融机构为转嫁危机逃避风险,不惜采取种种欺骗手段,直接展示了金融人员的无良。也有不愿出卖良心的被迫者,但影片告诉我们:为了自身利益,这个金融机构还是整体卷入欺诈。有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当该金融机构总裁问一个中层经理,欺骗结果会如何,该经理说了句话:“人人皆曰可杀”。而《入侵华尔街》恰恰是围绕“人人皆曰可杀”的主题展开。影片主人公吉姆是低收入保安员。妻子罗西身患重症,治疗费昂贵,专靠医疗保险难以支付。虽然压力大,但吉姆夫妻并不绝望。正如次贷危机发生前很多美国平民所做的,吉姆也委托经纪人投资了银行衍生品,以为有很好回报,也认为房价会持续上涨,最后无非是高价卖屋。然而这一切都被打破。影片反映的主要问题并非投资风险,而是惟利是图的无良蔓延。如银行家的贪婪,投资管理者的欺诈,经纪人的无耻,律师的冷漠等。吉姆不仅失去亲人(妻子罗西最终自杀),也失去了工作和房屋,还要支付不菲的赔偿款。走投无路的吉姆最后采取以暴抗恶:先是秘密射杀直接欺骗他的无良者,最后端着冲锋枪进入某金融机构扫射。尽管影片通过好些镜头说明了吉姆的心理矛盾,但大开杀戒的血淋淋场景令人震惊。美国电影强调正义战胜邪恶,但非常注意法律支撑。很多电影的正义战胜邪恶都是在法律框架与人道情怀中铺成故事。吉姆枪击对象虽然指向不良金融机构,但大开杀戒显然有悖美国影片传统。我想主要还是为了宣泄民众愤怒情绪吧,只不过以极端方式表达。
从华尔街出来,我们又坐船观看自由女神像。象征着美国国魂,安保规格与白宫同等的自由女神像,高高矗立在一个向海中延伸的小岛(自由女神岛)上。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着《独立宣言》自由女神像,神情安详,但也明显有些孤独与忧郁。我想这位面对浩瀚海洋的女神,可能是在日日担忧着人类命运。这个世界也实在是太不安宁了!
“东方明珠”的拥挤
香港早已回归祖国,但毕竟还是一国两制。那么这个一国两制下的铜锣湾,地皮价格如何高呢?《寸土寸金香港岛》举了个例子:铜锣湾一个占地面积不大的小餐馆,多年前每月租金20万港币,如今涨了三倍即60万港币。也就是说一年下来,一家小餐馆的租金要720万港币。现在港币兑换人民币基本等值,想想年租720万人民币的餐馆,遑论赚钱,回本就谈何容易!不必责备铜锣湾房东惟利是图,这就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结果是:财大气粗的名牌店和高利润奢侈品纷纷进驻铜锣湾,想靠薄利多销的则卷铺盖走人。
我在广州工作多年,早办有港澳通行证,但就是没找机会去游香港。不过对这“东方明珠”并不陌生。我执教的暨南大学是所侨校,不少同事和熟人就有亲友在香港居住,从他们那里早知香港寸土寸金情况。有同事曾告诉我:他孩子办去香港工作后,上班在市区但住在郊区,每天坐公共巴士来回要花几个钟头。不能摆脱坐车辛苦,就因为郊区房子便宜很多。一般香港人很少留宿客人,除其它原因,房子小是个重要因素。有所谓“鸽子笼”之说。
在广州执教时,数次参加香港作家作品讨论会,由此接触过一些香港作家。他们对香港的寸土寸金更有切身体会。我还研究过香港现代都市题材写实小说,这类作品通常关注香港底层困苦,而居住狭窄恰恰是“小人物”伴随的标志。不少作品写到大陆新移民(香港回归前很多港人瞧不起这些新移民,称为“大陆崽”)的度日艰难,其中就包括住房困难甚至是无处安身的凄凉。香港作家周密密有篇小说《错摸》很有代表性:作品中的丁伯个是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而社会福利署派来照顾他的护理员单医生原本是大陆眼科医生。来港后无法考取医生牌照,只能做个低级护理员。因无力购房,单医生迟迟不能接来还在大陆的妻子与一对小儿女。丁伯怕单医生跑来跑去辛苦,便留他在家住下。挂念妻儿的单医生顿时有个念头:何不就势将妻儿接来在丁伯家住下。丁伯看不见,不弄出声响就万事大吉。不久妻儿就住进了丁伯家,过的却是提心吊胆的“无声”生活,最终在丁伯的“错摸”中被揭穿。其实眼瞎心明的丁伯早已察觉,故作不知,是这位善良老人不想让单医生难堪。
离开广州多年后,有次突然收到香港作家温绍贤从香港挂号寄来的长篇小说《红的回忆》。扉页书有“李运抟教授雅正”,落款日期2012年4月。我当年评论过温绍贤也是描述香港底层的短篇小说《堕胎记》。温先生赠寄大作无疑与此有关。拿到书时我有些感动,所谓以文会友是也。后在百度查阅温先生微博,他还专门提到我对《堕胎记》的评论。
近些年我有两次出国是坐香港华泰航空公司飞机。虽是路过,也能感觉到香港的寸土寸金地。从深圳边检口岸到香港国际机场要走近个多小时,要经过好些个海湾。一路望去,只见海湾边的小山小岛上缝插针般伫立着密集楼房。从密密麻麻的窗户与小阳台看,住房面积显然也不大。这些楼房外观也不怎样,海边潮湿,加上风吹雨淋,都显得灰不溜秋的。
英国伦敦原是世界人口第一密集的城市,现在这个殊荣落到了香港头上。而以城市高楼的密集度来说,香港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就那么个弹丸之地,人口却不少,也难怪香港房价高得吓人。除铜锣湾,香港的尖沙咀和中环也是地皮价格颇贵地段。至于香港那些环境优美的富人区(大陆也一样),地价自然也不菲,只是平民百姓只能遥望而已。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划为经济特区后,要办通行证才能进入。而那时到深圳沙头角那条狭小的中英街购物,对大陆很多普通人来说还是件稀罕事。当时我也去过一次中英街,进到那些香港小店子还真有些奇特感觉。觉得那些操着一口粤语、夹着几句别扭普通话的“小资本家”过得真是优哉游哉。后来倒好,不仅香港的富豪们纷纷来大陆投资,很多港人也争先恐后跑到深圳购房,深圳房价由此明显推高,如今的深圳也快有点寸土寸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