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2014-08-14向涛
向涛
摘要: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点。新的历史时期要求高校辅导员应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职业能力。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和构成以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职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意义;问题;策略
一、高校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1提升职业能力是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门职业,辅导员工作要求具有一套科学而精细的职业标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水平是由其职业能力直接决定的。这有利于高校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进行界定,建立并完善一系列的机制,包括淘汰、激励、考核和选聘等。
2提升职业能力是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专业化发展要求辅导员要有学科和学术的支撑以及科学的积累。在发展专业的过程中,应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深入而持续地研究某一个固定的领域,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培养。
3提升职业能力是个人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高校辅导员都有着繁杂而忙碌的日常工作,因此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职业能力,才能走出保姆型辅导员的误区,并以此为基础,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辅导员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努力成为学生事务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1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
辅导员必须具备某个方面的突出能力。其中,一般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及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些能力是辅导员所必须具备的。
专业能力包括坚定的政治素养。辅导员应具备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鲜明的政治导向,这些都是辅导员的立身之本。所以辅导员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同时,管理方法一定要科学。总结反思、细致实施、周密计划和科学决策,是科学管理的内涵。制度管理中,应充分地发挥其正面引导作用和反面惩戒作用。充分地相信学生和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培养学生自强、自主和自立的意识,促使学生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2先进的教育理念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有效的、先进的、科学的、被实践所证明的教育理论和思想。这样才能与人才的成长规律相符合,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符合。
3创新能力
高校辅导员应以创新的眼光,对学生工作的变化和发展进行审视,对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动手和动脑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进行调整;探索和实践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1待遇低,队伍相对不稳定
高校辅导员的队伍组成比较复杂,既有专职辅导员,也有兼职辅导员,并没有形成一支专业化的职业辅导员队伍。因此,一些高校辅导员就不能像专业教师队伍一样安心从事辅导员工作。特别是年轻的辅导员,普遍反映待遇低、地位低,觉得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前景不如专业教师。所以,许多高校辅导员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过渡性职业,在其人生职业生涯中,对辅导员的职业缺乏认同感。同时,许多高校领导在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建设上不够重视,对于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建设没有中长期规划,在政策上也缺乏支持力度,导致许多辅导员对未来发展前景缺乏信心。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增加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危机感,不少辅导员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就准备考研或考博,还有一些有条件的辅导员,进入工作岗位不久,就努力转为教学科研岗位。这种不稳定的现象,很难使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进入到高校辅导员的队伍中,也很难使他们安心地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有人将高校辅导员不断流动的现象戏称为“铁打的高校,流水的辅导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建设,致使一些辅导员工作一直处于一种敷衍的状态,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的提升。
2职业能力结构单一,职业能力建设顾此失彼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校辅导员工作要以建设职业能力为基础,但是,由于许多高校在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地关注管理服务,忽视教育方面的服务。还有一些高校在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只重视教育而忽视管理服务,这就导致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单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以服务为支撑、以教育为根本,进而形成全方位发展的综合能力。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职业能力建设顾此失彼特征十分明显,导致高校辅导员在“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欠缺,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3辅导员专业基础薄弱,职业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职业,不仅要求辅导员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还要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以及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够胜任这个职业。但目前的状况是,大多数辅导员专业基础薄弱,相关专业知识欠缺,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还缺乏从事学生日常事务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质。
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在专业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发展,同时也会降低辅导员的威信,辅导员队伍的形象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1提高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增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育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辅导员要在思想上自觉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待人、真诚做人,以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对待自身辅导员的工作。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高校辅导员要想提升人格魅力,必须注重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尊重、理解学生,去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做关爱学生的贴心人。高校辅导员只有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对学生倾注真诚的感情,和学生们做知心朋友,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高校辅导员的作用才会有所显现。另外,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公平正义,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有方法、有艺术、有水平,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才会有所提升。
2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向
首先,辅导员要根据个人能力以及自身特点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可以利用心理性格测度量表以及职业倾向测度量表等评价工具,客观分析自身性格特点和职业倾向,通过客观分析,知道自己擅长什么,适合什么样的岗位,给自己一个明晰的职业生涯定位,准确了解自己。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结合实际对其工作进行外部客观的评价。这样一来,高校辅导员就会从两个方面,客观地分析自己,给自己一个科学的综合评价。其次,高校辅导员要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基于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文件政策以及自身的性格特点,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和职业能力。在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以及职业能力后,要将自身现状与成长目标连线,通过连线分析,明确哪些是自己的特长,找出其中的差距,然后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努力,逐步使自己成为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某一方面的专家型辅导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巩固强化,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后,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修正,完善自我,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职业能力。
3利用职业优势,努力打造自己的一技之长
高校辅导员要利用职业优势,努力打造自己的一技之长,要将研究和工作结合起来,在某一学生工作领域打造自己的一技之长,形成通过深入研究提升工作,通过工作促进研究的良性循环。高校辅导员在学术研究方面,应侧重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长,根据自身能力以及兴趣,选取高校辅导员工作范围内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开展理论研究和专项调研,可以通过申请加入学术团队以及课题研究组等方式开展深入的研究。高校领导也要重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辅导员的科研提供有效的帮助,可以在学校内分别组建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然后,以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导师。同时,设立校级辅导员学术研究专项课题,并为辅导员申请省市级以及国家级专项课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将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要善于把学术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把学术研究转化为实际工作的专长,把握教育时机,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情境,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一支不可忽视的职业队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水平的发展。因此,高校要把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及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纳入高校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中,重构职业素质,强化日常管理,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有效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在机制与实践路径上寻求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赵晓曼.构建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郑利群,赵春荣,赵建军,等.当前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管理科学文摘,2006(5).
高亚丽.谈重视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科技资讯,2008(24).
辛智俊,李春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
陈红新,张婧嫄,王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概念与途径研究综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褚玉婷,王晶,徐加应.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趋势.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