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
——基于西部各地区数据的空间差异分析
2014-08-14田万慧陈润羊
田万慧, 陈润羊
(兰州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院;兰州商学院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观[1-2]。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各项活动不断拓展和深入,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因此,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道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国土总面积的71%[3]。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但西部地区农村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加上生态保护观念淡薄,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人为影响严重等,致使西部经济发展仍面临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4]。本研究运用系统学、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深入分析经济与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的要素和关键技术因素,进行协调度的定量分析,应用EXCEL和SPSS进行数据处理,从空间上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其发展规律及区域差距,从而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一、 研究方法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
协同论原理指出,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左右着系统变化的特征与规律,这种协同作用的程度可以通过耦合度来度量[5]。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耦合关系,是经济与环境两系统之间、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胁迫和交互依存关系的客观表征。二者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交互耦合而形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本文把经济与环境这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要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程度定义为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
关于耦合度与协调度应用的领域较广泛,计算的方法也较多。目前,用来测度经济与环境协调关系的方法主要有:廖重斌提出的协调度模型[6],刘耀彬等提出的耦合关联模型[7],等等。本文在参考廖重斌提出的协调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周建波、罗昆燕等在相关研究中所用的耦合协调度模型[8-9],建立了由经济和环境两个子系统构成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构造功效函数:设变量Xij(i=1,2,…,n)表示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中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序参量,αij、βij表示系统稳定时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序参量的上下限,xij(βij≤xij≤αij)表示系统在某时刻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序参量的取值,uij表示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序参量对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有序功效。于是有:
(1)
i=1,2,…,n;j=1,2,…,m。
(2)
(二)协调发展类型判别
为了对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在此按照耦合协调度的大小将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分为4个大类10个亚类,然后按照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及其相对关系划分为经济滞后型、环境滞后型、经济环境同步型等3种基本类型[5,11-12](表1)。
表1 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基本类型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的确定
在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实用性、层次性、可比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13],结合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构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为减少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采用因子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值(表2)。
表2 西部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指标体系
三、结果分析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2000-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权威的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为使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避免变量量纲不同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采用参考值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14-15]。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协调的相关指标。具体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按照研究时段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发展水平的演化过程,可将这一时期分为3个阶段(图1)。1999-2001年为复合系统发展水平快速提高时期,其发展水平平均提高了0.5%,呈现出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高于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的特征。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其发展水平平均提高了1.21%,为经济子系统的6.98倍。2001-2006年为复合系统发展水平缓慢提高时期,5年间其发展水平平均提高了0.03%。这一时期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仍然高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且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2002年由2001年的0.41下降到0.34,2003年开始,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又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到2006年基本回到2001年的水平。2006-2010年为复合系统发展水平持续稳定提高时期,4年间其发展水平平均提高了0.14%,从而体现出环境保护水平逐渐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2010年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为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的1.32倍。
图1 1999-2010年西部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发展水平
总体来看,虽然西部新农村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仍然处于脆弱阶段。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相对滞后,投入不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们的环境观念相对落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以牺牲环境而求经济发展的方式未根本改观。如果不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西部生态环境就有可能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将仍是困扰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现以2010年为现状年,根据上述提出的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基本类型,得到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与环境保护过程的耦合协调程度(表3)。
表3 西部各地区2010年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情况
由表3可以看出,2010年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都处于高水平协调阶段,耦合协调类型集中于初级耦合协调和中级耦合协调这两类,经济与环境对比关系主要体现为经济比较滞后型和经济严重滞后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10年西部各地区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差距不是很大,除广西、重庆、西藏、甘肃4个地区为0.49外,其余地区都在0.50水平上。可见,西部各地区经济与环境这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正在由拮抗阶段(0.3~0.5)向磨合阶段(0.5~0.8)发展,总体上正走向高水平耦合发展,但目前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水平尚低,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较弱。这就要求西部各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使二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最终达到高水平耦合发展。
2.从耦合协调程度看,2010年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达到高度协调,未显示出区域差异。由此可见,目前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部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保护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大,说明西部大开发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及“十五”“十一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耦合协调程度的时间序列演化情况可以证明这一论点:1999-2002年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除青海(1999年低)外均达到中度协调程度,但从2003年开始,因受西部大开发有步骤、有重点实施策略的影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出现了向高水平发展的空间差异性。随着西部大开发经济建设及生态建设项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逐渐实施,以及2005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这种差异性在逐渐缩小,而且最终从2008年开始整体上达到了高度协调。
3.依耦合协调度类型,从空间上可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以下2类:(1)初级耦合协调类。包括广西、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陕西、宁夏、新疆等8个省(自治区)。其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特别是贵州、云南、广西和新疆,2010年这4个省(自治区)的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自然灾害抗灾率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都排在第5位以后。其中,新疆的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都在末位;贵州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自然灾害抗灾率分别位居第11位、第11位、第12位;云南的城镇化率、自然灾害抗灾率分别位居第10位、第11位;广西的自然灾害抗灾率位居第9位。而在具有负效应指标化肥使用强度方面,除贵州外,广西、新疆、云南分别位居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2位、第3位、第5位(表4)。可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协调要求,从中也可看出这些地区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与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耦合协调度较低的原因。因此,这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使经济发展速率与生态环境相适应。(2)中级耦合协调类。包括重庆、四川、甘肃、青海等4个省(市),其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相对较高,特别是重庆市和四川省,2010年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分别位居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5位和第2位,相当于1999年的2.38倍和2.13倍;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分别位居第1位和第2位,相当于1999年的3.63倍和6倍;耦合协调度都位居第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3位,相当于1999年的3.04倍和2.79倍;城镇化率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7位,相当于1999年的1.56倍和1.57倍;自然灾害抗灾率分别位居第1位和第2位,相当于1999年的1.21倍和1.33倍。在负效应指标化肥施用强度方面,上述4个省(市)都在第5位以后,重庆、四川、甘肃、青海分别位居第6位、第7位、第9位和第12位(表4)。可见,经济发展水平高,使得科技水平提升速度和各种基础设施完善速度加快,环境保护水平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总体上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交互耦合逐步走向高水平中级耦合协调阶段。
表4 2010年西部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关指标排位
4.从经济与环境对比关系看,2010年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属于经济滞后型,其中经济比较滞后型的有贵州、云南、陕西、青海、新疆等5个,经济严重滞后型的有广西、内蒙古、重庆、四川、西藏、甘肃、宁夏等7个。这说明西部大开发前10年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已经显现,经济与环境对比关系由环境极度受损型、环境严重受损型、环境比较滞后型发展到目前的经济比较滞后型或经济严重滞后型。由此说明,这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较轻,生态环境尚可承载和消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今后这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我国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和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这些地区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发展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
在发展水平上,1999-2010年西部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且其变化趋势与环境子系统的变化趋势一致。因此,复合系统的发展水平主要归功于环境子系统的作用。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且二者在复合系统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环境子系统以其较快的提升速度逐渐取代了经济子系统的主导地位,成为影响复合系统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在2006年以后环境子系统的地位上升比较显著,从2008年开始,环境子系统已代替经济子系统成为影响复合系统走势的主要因素。不难看出,西部大开发及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已经显现。同时,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趋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环境保护还有较大的潜力。
(二)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
空间上,2010年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耦合协调度都处于高水平协调阶段,耦合协调类型划分为初级耦合协调和中级耦合协调,经济与环境对比关系体现为经济比较滞后型和经济严重滞后型。可见,目前西部地区区域内部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保护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大,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区域内部差距较小。同时,从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程度的演化趋势来看,1990-2010年各区域之间由相对较低水平上的较小差异或同等水平经过较高水平相对较大差异过渡到更高水平上的较小差异或同等水平,这是一个不断调整、不稳定的发展过程,但从长期来看,将呈现出在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缩小至达到同等水平。这一变化趋势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这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伴随2005年后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西部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上都有了较快的进展,并逐渐走向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得出的政策启示是: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且各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交互胁迫、动态耦合规律,继续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夯实环境保护的经济、科技基础。继续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积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推进技术进步,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环保投入。西部地区必须改革环保投入模式,在资金投入上需要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既要改变过去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的落后观念,又要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及环境保护水平发展的现状,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但政府的投入应放在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一些重点环节、环保产业等的发展的扶持上来,提供并创造必要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广泛地吸纳社会资本进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投入环保产业。(3)提高环保意识,避免人为因素。环境恶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活中废水、废渣、废气、废烟的排放,工业中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农业生产中不科学耕作方式的运用,农村居民落后的生活方式等,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提高人们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具体应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使人们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深入人心,彻底转变人们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4)缩小区域内部差距。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对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环境复合系统整体耦合协调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措施缩小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应在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交互耦合性的基础上,在经济政策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方面,更多地向落后地区倾斜。如在投资、环保、节能降耗、产业转移等方面,给予落后地区更多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 (2005-10-18)[2013-10-10].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833618.html.
[2]于今.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回顾与展望[EB/OL]. (2010-08-04)[2013-10-12].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12344478.html.
[3]西部大开发[EB/OL].(2013-09-02)[2013-09-29].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QKV PDc2uF_ULsMxWMCGHSBi7dsBuI45 fbtuJRboO3UFl_J5p KJDRaUU 18pXZSLdLlnjA3PoExBhjQIf4vrOdK4wveGuKxU07TNIuqnq QxKXZ_BQXbtDnBnQ8FumCxu.
[4]赵国锋,肖洁.生态环境视角下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57-19763.
[5]贾士靖,刘银仓,邢明军.基于耦合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5):573-575.
[6]LIAO C B. Quantitative judg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J]. Tropical Geography, 1999,19(2):171-177.
[7]LIU Y B, LI R D, SONG X F. Grey associat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coupling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60(2):237-247.
[8]周建波,王小燕.城市品牌经济与环境耦合状态研究[J].商业研究,2011(12):55-63.
[9]罗昆燕,周国富.喀斯特地区城乡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耦合机制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4):925-931.
[10]李娜,孙才志,范斐.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4):47-51.
[11]王国刚,杨德刚,张新焕,等.农业发展效益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J].中国沙漠,2012,32(2):580-585.
[12]刘新平,孟梅.新疆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关系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5):1002-1008.
[13]傅朗.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以广东省为例[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
[14]马其芳,黄贤金.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891-898.
[15]李波,张俊飚,李海鹏.湖北省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评价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