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意识
2014-08-14许玲
许玲
编辑工作是期刊出版的关键环节,是出版业整个经营活动的龙头。一份杂志能否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素质的高低。而学术期刊编辑人员不仅要承担着政治思想、社会效益、传播导向、桥梁纽带等重要职责,还要成为专业文章的“把关人”和“控制者”,稿件的“加工者”和“整合者”,其策划、整合、取舍的能力和作用,以及各项沟通协调能力都非常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编辑究竟应该具有哪些素质和角色意识呢?
一、较强的政治意识
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对政治现象、政治本质、政治思想、政治观点等的态度和评价,直接影响到所筛选、把关、构建、传播的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性。因此,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应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意识,要认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掌握国家相关方针、政策、法规,增强政治敏锐性,遵守政治纪律和编辑纪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办刊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
二、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直以来,编辑被称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精神生产的重要参与者”、“为人做嫁衣的设计师”、“精美花房的培育师”等,这些幕后英雄的称谓无不体现了当代社会对编辑人员辛苦工作的肯定以及对编辑工作的重视,同时也是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直接、更高尚的道德要求。编辑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端正工作态度,不仅要有默默奉献的精神,还要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篇稿件,不徇私舞弊,正确对待“人情稿”、“关系稿”。在与作者沟通时应文明、谦逊,保护作者创作的积极性。踏踏实实,不骄不躁,安分守己,表里如一,恪守新闻工作者职业操守,做到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运作。
三、丰富的法律知识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在文章编辑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法律法规问题, 关键是你有没有一双具备法律知识的慧眼。期刊编辑人员的法律素质, 就是说其在期刊编辑工作中时刻要有法律法规意识, 使自己出版的刊物及其所编的文章符合法律法规。期刊编辑人员要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法律知识,认真学习《出版管理条例》、《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期刊管理规定》等各项法律法规和条例规章,把握好有关的政策方针,做到正确引导,服务大众。
四、精湛的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合格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无私奉献和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还应当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在做每一期杂志之前,首先要深入社会生活,从中激发选题策划灵感,寻找选题策划的线索。明确了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话题、最需解决的问题,从而确立报道的具体策划与组织。对学术期刊而言,作者的身份、职业、世界观、人生观都各有不同,编辑通过工作中的长期摸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从社会的角度,从更高的学术层面看待稿件、分析稿件,从而通过对稿件的审读、加工,协助作者完成稿件的撰写、修改,使那些不够成熟的稿件从个人的视野,扩大到社会能够认可和接受。稿件的修改是最繁琐的工作,编辑在修改稿件时应坚持尊重作者,保留风格,力争做到“锦上添花”。
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做本专业知识的“专家”,还要成为其他相关学科的“杂家”,对来稿中的陌生知识都要谦虚谨慎地对待,做到勤学、勤问,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学术发展动态,从而挑选出优秀作品,并有目的地约稿、组稿、策划选题。
五、敏锐的感知能力
当前出版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对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求也越来越高。那种只知道在编辑部埋头苦干的编辑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编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熟练地利用网络为编辑工作服务,是所有编辑人员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由于时刻都有新的专业知识更新点,编辑只有迅速准确地获得这些信息,才能从繁杂的学术问题中演绎出选题思想,使选题具有独到的研究和参照价值。
每个编辑所编辑的文章有其鲜明的特色,而这主要取决于编辑人员个性鲜明的独创与构思。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将其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编辑要勇于创新,敢抓选题、善抓选题,特别要有全新的观念、超前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及优良的技术素质。
六、其他素质
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做到知识面广,不断用最新的文化知识充实自己,还要做到既有牢靠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又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去培养自己,提高综合素质。此外,还应该具备一些必要的素质,如耐心细致、想象力、逻辑理解能力、诚实守信、责任感、条理性等诸多素质。总之,一名优秀的学术期刊编辑,要既是专才,又是通才。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是保证期刊质量之所需,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之所需。
(作者单位:辽宁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