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拉法辛与米安色林治疗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2014-08-13康瑞康永兵李茹
康瑞 康永兵 李茹
文拉法辛是一种新型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通过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疗效肯定,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米安色林是四环类抗抑郁药, 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为抑制突触前膜上的α2受体, 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并阻断脑内5-羟色胺受体;两种都是双受体通道抗抑郁的药物。本院对两种药物治疗抑郁症方面进行了3个月的对照研究,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的90例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 将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和米安色林组。文拉法辛组45例, 男21例, 女24例, 年龄19~54岁, 平均年龄(37.4±9.2)岁, 病程1~36个月, 平均病程(17.8±9.5)个月, 米安色林45例, 男24例, 女21例, 年龄18~57岁, 平均年龄(31±8.7)岁, 病程1.5~40个月, 平均病程(18.3±6.9)个月,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停药清洗14 d, 文拉法辛组给予口服文拉法辛75 mg/d, 7~14 d, 若疗效不明显可加至150~225 mg/d, 米安色林组给予米安色林15~30 mg/d, 服药7~14 d后若效果不明显可加量至60~90 mg/d, 在治疗过程中也可根据患者病情, 短期联合使用小剂量苯二氮类药物, 疗程一般为3个月左右。
1.2.2 评定工具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1)及付反应量表(TESS)。所有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前后, 定期监测血压, 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
1.2.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剂量 文拉法辛75~225 mg/d, 平均(163.65±16.42)mg/d;米安色林15~90 mg/d, 平均(45.1±7.12)mg/d。
2.2 显效时间 文拉法辛组6~13 d, 平均(6.9±2.4) d;米安色林组8~16 d, 平均(10.4±2.5)d;文拉法辛组显效快于米安色林组。
2.3 临床疗效 文拉法辛组痊愈22例, 显著进步17例, 进步4例, 无效2例, 显效率86.67%;米安色林组痊愈20例,显著进步18例, 进步5例, 无效2例, 显效率84.44%。二者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HAMD评分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给予HAMD评分及减分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同时间比较, HAMD评分除第1周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5 两组临床疗效总评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总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后严重程度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总分及减分率比较( ±s,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总分及减分率比较( ±s, %)
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总分及减分率比较除第1周外, P<0.05
时间 文拉法辛组(45例) 米安色林组(45例)总分 减分率 总分 减分率治疗前 28.9±4.5 27.7±5.2治疗1周 22.7±2.2 20.2 22.8±4.5 14.6治疗2周 15.8±4.1 42.5 15.4±4.8 40.2治疗4周 10.5±4.2 61.8 9.4±5.2 63.7治疗8周 7.8±3.2 72.6 7.2±4.7 72.2治疗12周 6.6±2.0 77.8 6.4±3.5 76.4
表2 两组CGI-SI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CGI-SI评分比较( ±s)
注:两组治疗前后严重程度比较, P<0.01
时间 文拉法辛组 米安色林组 t P治疗前 4.8±1.4 4.6±1.4 0.368 >0.05治疗后 2.7±1.6 2.4±1.8 0.426 >0.05 t 7.244 6.748 P<0.01 <0.01
2.6 根据TESS量表评定结果和不良反应记录, 所有患者在连续3个月的治疗过程中, 文拉法辛组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干、便秘、头晕者有4例, 心悸、血压升高者2例, 恶心、呕吐2例, 兴奋激动2例;米安色林组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便秘、口干的有5例, 兴奋、激动者有3例, 头痛、眩晕、心悸、震颤4例、恶心、呕吐者有3例。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7 实验室检查及物理检查 研究组谷丙转氨酶增高有2例患者、粒细胞减少有1例患者;对照组谷丙转氨酶(ALT)增高3例、血小板减少1例。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两组均无异常。
2.8 合并用药 在持续12周的治疗中, 文拉法辛组有8例,米安色林组6例, 短期联合应用苯二氮类药物,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 既往研究也表明, 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有较高的好传率及治愈率[3-5]。
文拉法辛和米安色林两种药物都具有拟去甲肾上腺素(NE)能效应, 并且都可以引起出汗、震颤、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相对而言都比较轻。本研究显示:文拉法辛具有抗抑郁作用快, 并且只口服1次/d, 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其疗效与米安色林相当, 但是其起效快速并且效果显著、临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 讨论
文拉法辛既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传递, 也可以增加5-羟色胺能神经传递, 故其具有双重作用的特性, 这也是文拉法辛能较好的抗抑郁活性的原因。米安色林的主要作用则是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再摄取。
本研究发现, 文拉法辛与米安色林相比, 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HAMD评分下降都比较明显, 而且两者抗抑郁效果确切, 总有效率较高且相似;就比较而言文拉法辛组的起效时间相对较快, 并且对躯体症状改善较对照组
[1]陈光阳, 古国谋, 谢建文, 等.米氮平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3, 13(2):77-79.
[2]栗大顺, 于建新, 庞月岱.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 15(15):158-159.
[3]林敏, 沈鑫华.文拉法辛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 15(15):42.
[4]田国强, 梁胜林, 泰国兴.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浙江临床医学, 2007(9):1057.
[5]陈青松, 黄喆, 吴珺, 等.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 21(6):4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