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体育模块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4-08-13赵岳峰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模块职业高职

赵岳峰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浙江 温州 325035)

0 前 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5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1]。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认为: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2]。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背景下,全国高职院校快速发展,至今已达1 200多所。由于高职院校的学制、人才培养方案等和普通本科院校具有明显区别,是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类型。因此,研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国内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也进行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尝试,特别是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如何和专业、职业特点相结合,如何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体育课程如何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进行积极的探索。

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对体职能方面的探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对“U”形多站式课堂教学和职业体育方面的研究,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通用职业能力训练与体育基本技能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劳动生存训练——小球类技能学习”教学模块、“团队协作训练——大球类技能学习”教学模块、“规范礼仪训练——艺术搏击类技能学习”教学模块)的研究,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二年级分立模块的研究,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实用体育的研究。上述学校的研究和实践,为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特色创新创造了很好的氛围和改革的经验。

1 研究目的

体育课程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文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管理制度、教材、师资队伍、特色项目、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群体活动、体育文化等一系列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要以“以社会市场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为理念。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首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非常清晰,深化课程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创建特色专业和优质课程,着力内涵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特色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施,构建符合当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通过对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高职学生需要实用体育知识、一般身体素质、职业特殊身体素质、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和岗位社会适应能力,充实和完善学生对职业活动有益的体育教育知识储备、体能储备和运动技能储备,强化发展对职业身体能力及其相关能力。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因此,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是关键,如何创新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是本文研究主要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查阅法

查阅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育模块式教学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体育模块化教学的研究成果,构建高职体育教学新型模式。

2.2 实践法

通过综合分析制订办公型、站立型、运动型、流动交往型四个模块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和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高职体育模块式教学模式。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体育课程的要求

高职体育模块式教学内容的制订,首先必须分析当前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的核心岗位和发展岗位对学生身体、心理、能力、知识、个性等方面提出的不同需求,分析它们的共性和不同特征,是科学制订高职体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高职体育教学具有针对性和特色性。

3.1.1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高职院校要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生产、管理、建设、服务岗位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为主,同时培养部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

3.1.2 专业(群)对体育教育的要求。

3.1.2.1 金融、人文、工商、应用、软件等管理类专业: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拥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精神;能尊重他人、实事求是、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牢固的法制观念;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组织管理能力。

3.1.2.2 机械、机电、电子、电气、汽摩等制造类专业: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壮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脚踏实地,奋发自强的精神;能与他人沟通协调、合作共事、开拓创新、协同工作的能力;具有正确法制观念。

3.1.2.3 建筑、软件、电子信息等工程类专业:具有强壮的体魄,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健身保健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竞争意识;敬业、讲诚信、遵守道德规范,有较强工程化意识及和社会责任;具备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和较强创业能力。

3.1.2.4 家具、鞋、服装、机械、建筑等设计类专业: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意志坚强,有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善于交流与合作,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1.2.5 服装表演、商务外语、市场营销、酒店、传媒等服务类专业: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心健康,较强运动能力,抗挫能力强,良好的礼貌修养和行为仪态举止,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职业认同感强和强烈的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遵纪守法,牢固的法制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开拓精神。

3.2 构建高职体育教学模块

3.2.1 体育模块化教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国职业教育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一方面,“职业性”是高职教育重要特性之一,实际上当前职业教育的背景给高职体育教育创造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高职体育模块化教学就是要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点,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结合体育教育强化职业教育特性。有针对性发展学生今后工作岗位所需的身心素质、体育能力、锻炼方法等,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形成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块,构建体育性和职业性相互融合的高职体育教学体系,是我国高职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3.2.2 模块与对应专业(见表1)。

表1 四个模块与相应专业

3.2.3 模块职业岗位特征。办公型:长期久坐、低头、含胸、伏案、以脑力劳动为主,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长期颈前屈,脑供血受限,大脑常处于疲劳状态。站立型:在高温、高湿、高寒、辐射和噪音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体力劳动强度大;长时间站立或躬身操作,手眼不停操作,精神高度紧张。运动型:混合型劳动者无固定身体姿势,心理负荷重。流动交往型:以站立或行走为主要身体姿势,体力和脑力并重的社会交往。

3.2.4 模块对体、质、能要求。办公型:能长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集中注意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颈肩部、腰背肌肉静力性耐力,手腕手指的力量与协调性。站立型:具备较强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在不利环境中保持职业性的工作能力;良好的肩带肌、躯干肌和下肢力量;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并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运动型:有良好的腰、腿部力量,心肺功能;能克服不良环境的影响;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和抗疲劳能力以及较强的应变、应急能力。流动交往型:必须具有饱满的精神、稳定的情绪,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排除干扰能力,以及良好的腰背、下肢肌肉静力性耐力。

3.2.5 模块与职业病诊状。办公型:屈颈含胸易患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便秘、痔疮等常见病,以及手指、肩周、腰背部肌肉与关节酸痛。站立型:易患下肢酸痛、肿胀静脉曲线及心血管疾病,腰腿肌肉僵直易患胃下垂,人体协调机能下降。运动型:心理负荷重,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精神疲惫、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生活不规律,交际多易伤身心,患胃病、心血管病较多。流动交往型:长期站立易导致静脉曲张、关节炎、髌骨劳损和腰肌劳损,甚至出现驼背、塌腰等职业病。

3.2.6 模块式教学内容(见表2)。

表2 模块类型与相应教学内容

3.3 模块式教学内容实施办法

3.3.1 修订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标准。

3.3.1.1 课程目标。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2~3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锻炼的基本方法和运动技能,掌握3~5项和高职学生就业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体育和职业保健体育运动项目方法与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养成自觉锻练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增进健康水平,充实体育技能储备,强化职业体能,提高体育素养,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职业型合格人才。

3.3.1.2 学年课时分配(见表3)。

表3 教学时数分配

3.3.1.3 制订学生成绩考评比例。高职体育课程考评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模块考核评价标准为依据,主要包括体育理论或体质健康测试(第一、三学期体质测试第二学期理论测试)、运动技能(传统体育项目、职业体育项目、职业保健项目)、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出勤、团队合作等)、课外锻炼(图1)。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法、方式进行,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

图 1

3.3.1.4 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应依据高职体育课程模块式教学的课程标准,认真钻研与分析学生特点、项目特点、教材、教学内容、子项目课时分配计划、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专业擅长及场地器材设备等综合因素来制订,能体现高职体育课程模块式教学目标。

3.3.2 职业体育项目和职业保健项目的教学设计。依据高职体育教学模块的项目内容,教学设计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紧密结合高职学生专业、职业、岗位等特点,以项目、单元、一次课、一个子项目等多种形式来设计。可以根据教师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自身个性特点为原则,全体教师按模块的要求分成四个或若干个小组,工作清楚,任务明确,以团队的形式分别进行设计,并通过体育教研室组织专题研讨会,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并按比例分别列入学期教学计划,做到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资源共享。

3.3.3 师资培训。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性,就要求建设一支能适应新的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教师必须增加新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执教能力方法:一是利用校内自身的优势资源,通过“传、帮、带”形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二是聘请校外专业教师到校内专项辅导和教师外派短期培训学习,要求教师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至少新增掌握每个模块职业体育和职业保健体育3~5项目的技能和组织教法。

3.3.4 课程教学组织实施。高职体育课程模块式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操作方便,易实施。要求教师根据四个模块教学内容分别制订不同学期相同教学内容的学期教学计划,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选择不同的的选项内容,不得重复选择同一项目,达到教师“不动”学生“动”周而复始的简单运行机制。同时,通过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保障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

3.3.5 场地、器材、设备的调整。由于高职体育模块式教学项目、内容及组织教法和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必然要求教学场所、器材用品、设施设备的调整,进行重新组合配置。特别是职业体育和职业保健体育方面的场地、器材、设备的改进和增购,比如健身房及器材设备、瑜伽房及器材设备、健美操房及器材设备、简易保铃球房及器材设备、民族传统项目的器材设备以及各类绳子、呼拉圈、毽子、音箱等器材设备,通过场地、器材、设备的调整,进一步满足高职体育模块式教学的需要。

4 结论与建议

4.1 高职体育模块式教学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所需体育素养而设置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创了与现代高职教育办学特征相一致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对建立高职体育课程特色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2 学生能真正认识到现在的体育课程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体育素养。

4.3 充实和丰富高职体育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拓展高职体育课程资源,增强课程的功能,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4.4 通过互帮互学和短期培训等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能适应现代高职体育教学的优秀师资队伍。

4.5 重点是依据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订模块式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4.6 难点是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下,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规模迅猛扩大,造成教育资源紧缺,比如场地、器材、设备、经费等硬件问题,在短时间内还难以解决,需要不同层面持续不断地共同努力。

[1] 丁金昌.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6).

[2] 罗华平.浅谈就业导向的体育模块式教学[J].湖北体育科技,2011(7).

[3] 陈志萍.立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职业体育模块教学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3).

[4] 卢晓文.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体育模块教学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6):62-64.

[5] 葛朝启,杨忠.高职体育“职业实用性模块教学”构建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6] 翁惠根,庞正志.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7] 周倩怡,等.高校体育与阳光体育相结合作改革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模块职业高职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