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中职语文教学
2014-08-12蔡毓辉
蔡毓辉
摘 要: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职业类语文教学的特点,让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在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中职语文教师应主动探究适合本地学校及学生的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实用性 专业性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一直是所有学科的重中之重,课时占总课时量的20%~22%,因为语文是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及终身发展的基石。正因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落实了这一课程在九年制义务阶段的重要地位,但到了中职阶段,因为培养的目标与角度不一样,语文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语文成了文化课,而非专业课。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重视的是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动手操作能力,而语文作为一般文化课自然被学生所忽视。学校的课程安排上,只有其他专业课程的20%左右。
因语文这一学科的基石性特点,它不应也不能被忽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一国家语言,加强语文实践,重视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上至教学理念、专业课程设置,下至课程结构、教材内容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进行适当变革,才能适应中职学校及学生的需要。“人皆可为尧舜”,这不仅是对教育作用的充分认识,而且是对个人的可塑性的深刻信念,更是对人的自觉努力的鼓励。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中职语文教学想让学生学有所得就必须注重以下三方面的课程特点:实用性、专业性、思想性。
一、实用性——迅速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工作
中职语文学习的“实用性”,指的是学习语文课程的首要目的是“能用”。书籍未必能帮你解决实际的问题,但可以作为一块块基石,让你从更高的角度、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问题。对于两年后就要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来说,只有能解决眼前实际问题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只有能快速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教学他们才有兴趣,因此要讲究“短、平、快”,针对实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我从以下三大学习板块尝试教学。
1.普通话训练
普通话是全国性的语言,因此,掌握一口流利的不带本地腔调的普通话是非常关键的。福建处于闽南语系,有自己的语音特点,即使是一个小县城,也可能有多种复杂的互不相通的发音方式与习惯,所以需要在语文课上加强对这一板块的学习。
学生的基础弱,只能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结合课文中出现的易错字,从纠正读音教起,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其次,结合生活实际,纠正方言中ao、ou分不清的现象,把方言中ao、ou易混的字列出来,如“头”、“桃”、“手”、“扫”、“候”、“耗”等,让学生牢记正确读音,鼓励学生在日常对话中有意识地纠正,在一个阶段的强化、巩固之后,再实现下一个目标。这样,分阶段、有侧重地进行普通话训练,使学生读音慢慢变得标准。学生初步获得学习语文的成就感,对语文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容易感兴趣,对下一个阶段的口才训练也就充满了期待。
如果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就能掌握良好的语言习惯,则对于就业后快速地融入当地社会,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口才训练
有人说:“一个优秀的人才,未必有好的口才,但有很好口才的人,一定是个优秀的人才。”的确,学生走向社会之后,能说并且会说,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流利地阐述事情,实现与人无障碍地沟通,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列举众多名人的例子,让学生懂得口才的重要性及训练的必要性,如“二桃杀三士,阻孔子事齐”的晏子、“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毛遂、“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苏秦、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再向学生介绍口才训练的各个步骤,让学生明白中职语文学习的多样性,激发学习兴趣。
口才训练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分阶段地进行。可以从课前五分钟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两个方面入手。
课前五分钟训练,从期初的先站到讲台前进行自我介绍,培养学生的勇气开始,让他们明白演讲不可怕;第二个步骤是大声朗读美文,每课一人次,要求在讲台前读得大声、读得清晰,一轮结束后台上的同学锻炼了勇气及口齿,台下的同学欣赏了许多美文,陶冶了情操;第二轮加大难度,提高标准,要求念得有感情;第三轮要求脱稿背诵;第四轮增加学生点评。这样多轮训练,难度递增,根据学生表现适当强化,经过一两个学期的训练,学生胆子慢慢大起来,口才也越来越好了。
口语交际训练要立足于课内知识点,结合现实生活范例,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是中职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到训练中。
朱熹在总结孔子的教育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在口才训练课上,要区分出不同类别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指点:有些是胆小不敢说,有些是胆大却不会说,有些是语无伦次……胆小不敢说的,提出容易答的问题培养信心;胆大却不会说的,给他机会发挥,并适时点拨指导;有些说话语无伦次的就从简单性问题的回答培养他的条理性。针对不同学生,每次上课安排不同的训练项目,但总体思路是: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与课堂评价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学会说话,学会交流。
3.应用文写作训练
与口才学习相比,应用文写作更接近传统语文教学,既需要教师讲解、分析、示范,又需要学生模仿写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如:安排学生担任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人员,完成平常应该完成的各项诸如:假条、批条、指示、便条、报告、方案等,让学生了解到应用文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学生明确了应用文学习的意义与目的后,就不会对此产生抵触与厌倦心理。
教师在应用文训练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单一性,采用站板、小组竞赛、情景模仿,激发学生兴趣,对表现突出的,及时表扬,并增加素质学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多从生活、学习中找例子,如写班级工作计划、校技能节方案、实习时的推荐信等,引起他们的兴趣。多种方法结合,创造充满趣味的环境,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endprint
二、专业性——让语文与各专业紧密相连
中职语文的专业性是指语文教学内容必须与各自的专业知识本身紧密相连,做到有的放矢,不是纯文学,而是与各专业相关的语文。在语文学习的内容上,各专业应有所变化、有所侧重,让学生了解到语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1.课文教学与各专业紧密相连
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除了课文内容要求所要掌握的文学鉴赏外,不同专业要从文中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点,把文化课知识与专业知识传授结合起来: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针对文中贾宝玉的几次出场的服装不同来次素描竞赛,并参考课外知识进行介绍;学前教育的学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重点分析王熙凤的语言特色;《好雪片片》可以让营销专业的学生明白充满温情的关心更能让消费者动心……这样把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的语文课具有鲜活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口语训练与各专业紧密相连
在进行语言交际训练时,要根据教材的理论寻找与各专业课程紧密相连的实例,做到理论性与专业性相统一。如在进行洽谈训练时,旅游专业的班级可以设计成导游与游客的交流;电子专业的班级可以设计成维修人员与顾客的对话;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可以设计成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这样因专业而异的口语训练,既立足教材的理论知识,整合不同专业特点,使得教学训练针对性强,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应用文教学与各专业紧密相连
应用文教学涉及激发写作,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觉得无从下手,只有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起到巩固专业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作用。如在进行广告词的写作训练时,电子专业学生可以选择洗衣机、电视机作为介绍对象,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推介家乡的名山秀水,汽车维修专业的同学熟悉各种车型,也能娓娓道来。这样的应用文写作训练会让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三、思想性——点亮学生的心灯
虽然中职语文要侧重于实用性和专业性,但是传统的传道、解惑的功能却不能丢。要注意思想教育功能,保有语文课的思想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新的内容,让学生爱听并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文的教化功能。在学完《项链》谈读后感时,很多学生注意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思想。在肯定了学生的发言后,我们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你们身上有虚荣思想吗?是什么样的表现?玛蒂尔德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品格吗?她的悲剧是必然还是偶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剖析,达到内省修身的效果。
中职语文的教材涵盖面广,可以给予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如《离太阳最近的树》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环境保护中人类的急功近利,人类的无知,感受到珍爱生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一碗清汤荞麦面》写出了日本民族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让我们认识到了对手的优点,在对比中树立了奋起直追的信念;《卖白菜》让我们认识到艰难时代人性的坚守,对贫苦农妇的诚实肃然起敬……教师应努力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联系时事,融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说出读后心得,在师生交流中修正思想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态,为他们的人生之航点亮一盏心灯,这也是中职语文教育极重要的一项任务。
作为一门传统学科,语文应展示出其新魅力,体现其新意义。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引领作用,要将职业元素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一个负责任的教师要有“多规格人才观”,避免单纯的“精英教育”,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主动将自己的学科任务与社会、学校、学生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这一学科与时俱进、永俱活力。
参考文献:
[1]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3]王尚文.“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J].语文学习,200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