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的传播学解读
2014-08-12刘玉欣
刘玉欣
摘 要: 湖南卫视的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便迅速引爆话题。零差评的口碑,在“综艺雄起”的2013内地电视荧屏中独树一帜,成为搜索、微博、论坛、微信朋友圈的热词。另辟蹊径的节目模式、对受众需要的多重满足,印证了学术界提出的传媒的运作逻辑, 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
关键词: 《爸爸去哪儿》 综艺节目 传播学
一、节目模式的创新
1.节目组率先启用“明星+子女”的嘉宾参与模式。《爸爸去哪儿》延续了人们对明星娱乐竞技的好奇心,将明星家庭引渡到明星亲子节目上来。节目在制作手法上尽力呈现明星与其家人生活的最本真的状态,由于对象是儿童,也竭力避免了制作方的刻意介入,全程仅是跟踪拍摄及少量父亲的旁白,相比以“明星作秀”成分居多的电视节目而言,《爸爸去哪儿》以介入明星真实生活为突破口而赢得了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先机。
2.以“重视亲子互动、回归亲情”的节目宗旨引起社会共鸣。《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不想做成一个纯娱乐节目,想给人传递一种思想、理念,把更多的重心和精心放在孩子的教育上面。”在尊重原版的前提下,创新推出了以“亲子互动”为主旨的《爸爸去哪儿》。在节目中,为了侧重考验明星带孩子的能力,节目组设置一系列由父子(女)共同完成的任务,五位明星将还原到爸爸的角色,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爸爸去哪儿》在节目中时时向观众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强化教育功能,少了“秀”的成分。
3.选天时,择地利。《爸爸去哪儿》播出后,不仅收视率全线飘红,在社交网络上的口碑热度也极高,明星爸爸和星二代都是网络热点。有人说,《爸爸去哪儿》简直是“意外走红”,实际上,芒果台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才达到今天的成功。芒果台选择在第四季度《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落幕的档期推出《爸爸去哪儿》,填补了这一时期的市场空白;选择周五晚间档作为播出时间,开设官方微博,及时发布节目最新动态,与受众24小时互动,社交媒体的超强互动性和裂变式的传播特性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节目。同时,选择多时段重播,对受众实施强化记忆的心理攻势。虽然没有以往的宣传,《爸爸去哪儿》凭其自身高品质的内容和对有利时机的准确把握,把看似“无心插柳”的节目打造得“数柳成荫”。
4.悬念式的结尾、精良的后期剪辑与制作使节目好评如潮。在集与集之间,芒果台通常采取悬念式的结尾方式与高潮式的开头方式,在牢牢抓住受众眼球的同时,又显得别出新意;在剪辑制作上,节目对参与者的各个环节超密度剪辑,真实记录了他们最原生态的情绪反应;采用“平行蒙太奇”画面呈现手法,让观众能够同时看到5对父子(女)的时时动态,将一些出人意料的画面予以多线索交叉展现,更增强了节目的紧凑感与视觉冲击力。
二、使用与满足:受众的情感投射与信息互动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成员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①“受众即市场”是当下媒介的共识,信息时代,媒体越来越呈现交互性,电视节目倾力迎合受众心理,而受众的热情观看并对节目的鼎力支持又会成为节目发展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爸爸去哪儿》的一举成功,正是满足了受众媒介使用的诸多心理期望。
1.消遣娱乐,舒缓解压。《爸爸去哪儿》在借鉴韩国原版的节目包装、节目形式等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在策划组织、节奏把握、气氛渲染、剪辑制作方面均堪称一流,带给观众视觉上、心灵上的极大享受。《爸爸去哪儿》中导演组设计的只是行程和任务,至于中间发生什么状况,讲什么话,完全不是设计的,爸爸与孩子们的表现完全真实。节目中,明星爸爸们带着各自的宝贝,在特设的任务情境下状态各异,状况百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情绪被镜头表达得淋漓尽致。嘉宾们的真性情流露加上优秀幕后团队的精力剪辑,给观众带来充分的精神享受。一位网友写道:“也正是这种相对真实的生活化的节目形式,让观众不仅窥探到明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更是从中获得亲子相处的启发。在节目的每一期父子们的不断成长之中,观众们也潜移默化地在社会的评价体系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的疏导。”
2.分享心得,温忆亲情。《爸爸去哪儿》用真实的姿态,为观众带来一次聆听孩子心声、探究父爱,体验亲子深情、回归家庭的温暖和谐的交集。节目唤起的正是观众对往昔岁月丝丝缕缕的回忆与憧憬。在观看节目时不免会回忆起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点点滴滴,使观众从浮躁的现实生活中沉静下来,细细品阅“吃饭、睡觉、打豆豆”,在一番“柴、米、油、盐、玩儿、乐、烦”中尽情抒发自己对韶光、对亲人、对自身的别样情怀。
3.人际互动,交流信息。《爸爸去哪儿》从第一期始就稳居同时段收视冠军,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关于《爸爸去哪儿》的讨论量达到高峰,观众在微博、论坛上频繁刷新并对节目多维度讨论。观众对节目的热议会形成“二度传播”,使那些尚未来得及收看节目的民众有可能成为节目的忠实粉丝。
三、《爸爸去哪儿》所折射出的传媒文化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伟军曾指出,由于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和意义生产的深度介入,公众往往接受媒体再现的外部世界和社会现实,按照媒体的思想逻辑和话语倾向去评价客观事件,因而当代文化实际上就成了传媒文化。②
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指出,文化就是生产关于和来自我们的社会经验的意义的持续过程,并且这些意义需要为涉及的人创造一种社会认同。文化生成是一个社会过程:关于自我、社会关系的所有意义,所有扮演了如此重要的文化角色的话语和文本,只有在与社会体系的关联中才能得以传播。任何社会体系都需要一种关于意义的文化体系。③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④传媒的运作逻辑跟价值建构与消解、文化生产与传播交织在一起,人们在媒介话语中接受社会化的经验、概念与语言形式……获取交流的话题,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评判。
传媒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载体,维系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承担着社会意义与主流价值建构、引导的功能。传媒的这种属性,使它成为文化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生产、推出产品到与社会互动,从抛出话题到与公众共同构造话题,纵览《爸爸去哪儿》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诸如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追思、对电视节目层面的现实思考、对亲情的呼吁等,它营构出了让人见所未见的新维度,创造了一种新的讲述事实的形式,经过与社会长期的互动后,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媒文化。这种传媒文化,抑或是媒介文化、媒体文化,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0,182.
②④陈伟军.传媒文化内蕴与价值流向探析[J]学术论坛,2010(11).
③[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