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4-08-12陈亢亢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课外音乐评价

陈亢亢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128-01

学生学习音乐主要是服从自身兴趣的需要,对音乐的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其重点是音乐兴趣的培养。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和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因此,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需要是发展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重要条件。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与音乐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对于音乐学习,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用成人的眼光审视学生的音乐学习,以教师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只能使音乐教学陷入理性的泥潭。音乐教学要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而善于用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出反映,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另一个特点。针对这一特点,音乐教学应给予有效的鼓励与引导,将音乐与体态律动尽可能自然地整合起来,将外部动作与内心体验最大限度地联系在一起,以形成稳定而持久的音乐兴趣。

二、教师启发引导音乐课堂教学与音乐兴趣的培养

(一)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发掘所教课程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丰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情感体验,以达到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认知潜能的目的。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手段的艺术性

一是良好的教学语言。语言的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情感。例如在学唱《念故乡》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就可采用较慢的语速,低缓而激动的朗读歌词,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共鸣;二是优美恰当的教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就是教材的一部分,其身体的任何部分在都可以成为知识传输的渠道。例如在学习《丰收之歌》时,教师随着旋律做几个简单的割麦动作,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欢快活泼的劳动场面之中;三是善于运用电化教学手段。鉴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需要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中间媒介给予展示。那么,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就更为行之有效。

三、音乐课外活动与中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一)普及性的课外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开展有明确的目的,教师要了解每学年、学期本地区和学校音乐教学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拟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合理安排课外音乐活动内容和时间。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以学生自行参与组织为主。可以组织以下课外音乐活动:一是各类音乐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音乐知识竞赛等。二是音乐专题讲座:音乐教师讲演,请校外专家讲演,或指导学生讲演。三是举办艺术节、联欢会、班级文艺汇演。四是学生参与创办音乐专题墙报、专栏、广播等。

(二)专业性的课外音乐活动

专业性课外音乐活动,是根据学生对音乐某方面的兴趣和特长组织较系统的音乐专业学习。分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让优秀生配合教师对同学帮辅,互教互学互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主要组织形式有:一是音乐兴趣小组:声乐、器乐(如手风琴、电子琴等)、创作、指挥、舞蹈小组。二是合唱团:同声合唱(男生、女生)、混声合唱。三是各种类型乐队,如,民族乐队、管弦乐队、电声乐队、吹奏乐队、混合乐队,是一般学校常见的乐队组织形式,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混合组建。

四、中小学生音乐课堂兴趣的培养与评价机制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定评价方式,既保证评价的质量,又不让学生感到压力。结合对音乐兴趣教学的研究,在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设置、监控、方法选择上要以实施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在学期或学年的整体评价上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并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在过去的教学评价中,人们往往把定量评价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对教学中什么事情都要量化。但在实际中,有些方面是很难量化的。所以在评价中要根据考核内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3.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有机结合

在音乐教学中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评价中,发挥主体地位,促进自主意识的发展,从中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还可以把它们作为检查学生评价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反馈途径。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音乐评价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