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2014-08-12孙永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文本阅读教学

孙永华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104-02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阅读是最基础的语言感知阶段,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探索,把最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与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是当前基础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对增大学生阅读资源,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其思维以及积累丰富知识方面有很大影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读书,学会品味文中每个字、每句话的韵味,体会文章的道理或是其背后的寓意,从大量的练习中获取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外阅读书籍,适当给予学生一些鞭策,辅助学生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教师也可以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课外阅读,建议家长给孩子有计划的多买好书,建立家长与孩子间的学习互动、互相鼓舞与监督的学习机制,使学生在家里也能轻松、愉快地完成阅读。在如何读好某一类书的问题上,教师应该给予家长一定的意见,比如,在阅读一篇名家著作时,可以建议家长让学生精读、重复读,细细品味文中的深意,总结自己的感悟。

二、精心研读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师精心研读文本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纵观众多优秀教师的课,无一不是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他是站在何种角度去设计教学的预案,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师生共同合作的课堂,无论如何是值得探讨和反思的,也一定会各有所得。如果仅站在老师如何教的角度去设计可能使教学有序进行,但真正学生与教师的收获就很有限了。其次,一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多少,将决定他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自如驾驭,也决定了他在教学中处理教材的思路与方式、角度。而在备课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准确解读文本则尤为重要。

三、指导诵读,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完全由作者传递给读者,这就必须经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才能达到目的。教师应该把良好的阅读方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诵读机会,鼓励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有感情诵读,从而把课本上的有形文章读出色彩斑斓的艺术美,让学生展开广阔的思维空间,结合活跃的想象,读出其中的丰富意蕴,读出文章的深刻内涵,欣赏文章的艺术和语言魅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让学生逐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

四、巧妙设计主问题,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巧妙设计的问题,是指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设计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全体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重要问题。巧妙设计的主要问题是提高阅读教学的关键。教师巧妙设计的问题,会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如果阅读活动是整体感知内容的话,这个活动就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通过找标题,老师除了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又熟悉了一遍外,还让学生的感情得到了深化,技能得到了训练。

五、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读可丰富词汇、积累语言,为写奠定基础;反之,写对读又有促进作用,能提高读的自觉性、积极性,能提高读的质量。为此,可以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甚至篇。同时指导学生出黑板报、手抄报,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这就势必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

六、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教学技巧(或称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反映,教学技巧多种多样,比如,故设悬念、引而不发、巧设铺垫、激将引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思辨疑惑,教学技巧要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师自身特长来选取。

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分阶段循序渐进,围绕每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以开放式教学思想,辅以现代化教学策略。尤其是在最后的诵读阶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必须把所有自己体会到的零零碎碎的感悟集中整合,使阅读理解更加深刻有效。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我们教师在强化阅读指导的同时,尤其应该重视多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自行设计自己的阅读领域,结合阅读教学指导,有效地去感知体味每篇课文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通过反复熟读、重点背诵,使课本的书面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最终达到灵活自如运用语言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情趣,才能使学生善思、乐学,让阅读教学变得更高效,更精彩。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文本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