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三最后阶段怎样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2014-08-12叶惠燕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计划性知识结构针对性

叶惠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67-02

高三最后阶段复习的有效性要依据学情而定,我校学生有一定基础知识,但遗忘性强,存在知识模糊、不到位的情况;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但宏观把握历史现象、细致辨析历史事件能力仍然很弱。据此,我校高三历史最后阶段的有效性复习如下:

一、明确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

这里明确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既包含教师也包含学生。首先是教师,在省质检之后,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先进行整体规划,具体每周的教学任务是什么,本周内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哪些能力。只有计划性明确了,教学才能有条不紊,不会盲目,才能提前进行充分的备课,明确本节课的目的性:要学生掌握什么知识点,要学生掌握哪些做题的技巧,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而只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明确了,教学工作才能具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才能具有有效性;如果计划性和目的性不明确,会导致低效或者无效课堂,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在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历史教师应具有明确的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

其次是学生,高三学生在高考前最后冲刺阶段也要有明确的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高三学生要学会思考和总结,要能够通过考试,查找自己的缺漏,懂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最后冲刺阶段的计划,目的性明确了,课后复习也就有了针对性。

二、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有的老师认为就剩下两个多月了,学生通过一轮系统复习和应对考试的复习,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最后这阶段主要是重能力和技巧,基础知识已经不重要了,我却不以为然。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学校来说,由于学生高一、二年级的基础知识薄弱,加上学生综合素质较低以及学生的自觉性较差,这个时候学生基础知识仍然很不扎实,特别是历史时间和比较细小的知识点较为薄弱,知识没有系统化,这些问题通过学生平时的作业以及考试反映出来还是比较普遍的,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课堂进行小测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份历史试卷100分,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平均分也就五十几分,而基础分至少也要60分,因此平时上课没有必要拔得太高,只要能较好的落实基础知识,注重能力的培养,效果应该会不错。

三、梳理整合主干知识,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新教材在内容上是按专题进行编排,所以在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方面有时显得不连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构建知识网络,小结时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的知识结构,而后进行前后联系,提示学生了解本专题的知识体系,并且理解知识结构的关系。

归纳与整理是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归纳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专题化、系统化。根据各复习阶段,可分别建立章节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比如:人类社会历史无论是哪一个历史阶段,都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外交关系、国际格局等方面表现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人类历史打破时间空间界限分类为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思想文化史等三大方面。

四、科学训练,进一步消化与巩固知识

(1)掌握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选择题,要仔细审题,看清题干和选项,读懂材料,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我们要求学生可用以下的套路解题:第一,先看材料出处;第二,再审问题,列出问题要点;第三,带着问题审材料;第四,问题中有“根据材料”的,答案从材料中得出;“结合材料”的答案从材料和我们所学知识中求得。

(2)习题训练要有选择性,训练后要有针对性的评析

文科历史试题可渭浩如烟海,训练是有必要,但要有选择性、针对性,不宜过多过滥。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有不同的发展。练习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让差生“吃好”,又要让优等生“吃饱”,练习要有基础题,也要有发展题,还要有提高题,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训练后,教师还要认真阅卷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讲评时,不仅要讲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评讲审题、解题方法,明晰解题思路,分析错误原因;还要注意讲评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在适当或关键时刻给予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全程、全员、全面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反思,防止类似错误再犯

在高三的学习生活中,考试既是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道关口,也是检验他们学习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考试之后,会有许多的思考或经验教训,要反思其成败得失的原因。特别是平时做错的题目,更要反思其错的原因在哪里,这样才会针对性的在以后的复习中改进。比如:学生可以建立一个错题集,将平时做练习或者考试中做错的题摘抄下来,写在一个本上。先记录失分的原因,然后再重新仔细地做一遍,最后总结以后解答此类时应该注意或应引起高度重视之处,有时看错题会比做套题成果更显著。

五、加强个别辅导

大部分学生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学习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还是比较欠缺的,很多时候要么看不懂题目不会审题,要么不够注意细节,要么不理解材料,或者知识掌握不系统,不懂得概括材料,知识不懂得迁移,再加上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同,因此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地进行高效的个别辅导,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其实也是帮助学生补缺补漏。因此要求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晚自修时间或者课后时间尽可能地加强个别辅导。

总之,高三历史备考复习中要依据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学生实际等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教学和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考生在文综历史考试中有良好的表现,取得理想的成绩。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划性知识结构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特性要因图对非计划性拔管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