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实验有效性教学探究

2014-08-12刘真焕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成员实验教学物理

刘真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12-02

新课标强调职业中学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在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式,以用于不同的实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达成各种实验教学目标,使物理实验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有效教学主要的意思是说通过教师一定时长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所取得的各种提高与进步。换句话来说,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程度就是衡量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也不是看其是否顺利地讲完教材内容,而是要看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的质量如何。假使学生心怀抵触情绪或者学了但是没有收获,即便教师付出多少努力和辛苦也只能认定为是无效教学;同理,如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很辛苦,却没有实际收获,也只能称之为是无效或者是低效教学。因此,我们可以将有效教学理解成一套策略,而这套策略则需要教师务必要掌握相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给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将感性材料转化为理性认识并获得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分工合作的办法。两人一组的实验,一人操作,一人记录,相互配合,然后对调,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注意按照技能形成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们间接地概括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人们从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的必备条件,也是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基础。在实验时,不仅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更重要的是在观察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巧妙设疑,适当启发,以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学生通过对这些灵活多变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既巩固和提高了实验的操作技能,又使所学的知识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升华,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调整实验内容、创设新情境来发展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内容,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来探求新知识,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全过程,教会学生学习。实验探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机会和锻炼机会,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的时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了这节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

三、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1.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确立的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分工协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

2.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提问

实验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要么会变得一盘散沙,不能够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要么可能会中途出现不可逾越的困难。因此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能够帮助迅速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这样,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问题层层递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彰显理性思维的魅力。除了以上物理实验的有效组织方式,课外活动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发现和探索,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认知结构的改变和优化。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员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