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载体创新

2014-08-12李宁周春男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新媒体

李宁 周春男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走进了人们特别是年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从分析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入手,结合笔者自身的高校工作实际,对如何利用新媒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希望能为相关的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载体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是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媒介,主要特点就是运用了以手机为主、电脑、电视等为辅的各类终端,充分发挥网络链接、数字传输、移动接收等新技术的优势,提供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各类服务的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信息的优先发布、快速传播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发展快速,用户增长速度惊人,在用户的使用量上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当中,极受欢迎,成为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宠儿。

作为各类新知识和新信息的接受与传播者,大学生更是这场新媒体浪潮的先锋。所以,无论是否愿意,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们都需要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日常的工作中,规避新媒体带来的问题,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拓展思政工作的领域,增强工作实效性,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

当前,手机、包月网络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90%,对于基本没有个人收入的大学生群体,新媒体成为了一个免费的舆论场。而新媒体的互动性强、方便快捷、网络终端多元、多媒体共享等特性恰好迎合了大学生宣扬个性与自我,分享公共信息的迫切要求。很多大学生都在新媒体上联系伙伴、结交朋友、构建巩固人际关系网,达到了产生情感共鸣、相互交流的目的。因此,新媒体成为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运行在学生群体中间的巨大的交流平台。

(二)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火爆的同时却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个人话语权增大,极易形成群体效益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使用终端多元化、转发简单容易,并且没有次数的限制,这些特点在客观上,使得每一个用户都成为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发布者,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思想并不成熟,还不能准备的辨别各类信息的真伪;特别是青年的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形成,情绪波动性大,很容易在一些激烈的言论的挑拨下出现头脑发热的现象,进而出现群体闹事的现象。而一旦群体闹事现象形成,就会越闹越大。特别是一些有危害性的言论,很有可能对学校的正常运转造成舆论冲击,进而形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例如:某高校的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在食堂遭受了食堂管理人员的不公平待遇,在新媒体上发表言论,最终就形成了群体性的罢餐事件。

2、新媒体的话语权掌控者不断出现,话语权随时变化,舆情监控困难

在新媒体的世界中,每一个人随时可以实现从收听者到信息创作者,信息传播者,信息转播、再造者的转变。新媒体的话语权掌控者不断变化,话语权持续转移。而新媒体本身又具有信息量瞬间膨胀,传播力极强的特点,使得监控者极难找到信息的初始来源,监控困难。

在高校学生群体的舆论环境下,学生人数众多,与校外的各个网络群体联系紧密,某一个舆论信息很快就会突破时空限制,得到众多校外人员的关注,这些因素就更增加了舆情监控的难度。

3、大学生很容易沉迷新媒体中,无法自拔

新媒体的时效性强、变化多元、操作简单、吸引力极强。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呆在枯燥的课堂里当然没有在新媒体上遨游世界有趣,所以很多青年大学生都把新媒体当成了伙伴。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手机不离手,很多大学生都养成了随时看手机的习惯。在课堂上,很多大学生不在专心的听老师讲课,而是集中注意力玩弄手机;在寝室里,很多同学不再准时的就寝,而是玩手机都后半夜。长此以往,不仅使很多大学生精神恍惚,而且养成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一旦失去手机就会手足无措。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大学生习惯了网络上的交流,而不知道如何与人在现实中沟通。一些学生甚至放弃了与现实中的老师、同学交流,出现了人格异化的现象,前景堪忧。

三、新媒体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无论大家是否愿意接受这一事实,新媒体还是毫无顾忌的走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范围。就全体思想工作者而言,既需要把握机遇,又需求迎接挑战。只用正确的认识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才能真正的做好新时期的思政工作。

(一)要尽快的建立起完善的新媒体教育体系

新媒体的发展态势迅猛,来势汹汹,思想教育工作者们必须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善的新媒体教育体系。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多的思政工作者都没有真正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有些思政工作者甚至对新媒体没有一点了解。这就很难把握新时代的学生动向,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面对这些情况,学校的领导层应该尽快开展相关的培训,让教师们了解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进而成为话语权的掌控者,走进学生的内心。要在新媒体上建立完备的学生管理体系,建立起舆情监控体系,建立应急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防患于未然;对于群体性事件,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化解;重大事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二)在学生迷恋新媒体的问题上,学校应更多的采用疏导的方式

在处理学生迷恋网络问题的初期,很多学校采取了断网、断电等手段。在晚上就寝时段,很多思政教育工作者还会走到学生的寝室里去检查学生的就寝情况。应该说很多的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负责任的,但是效果却不明显。甚至很多学生还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而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多元的终端使断网、断电也无法控制学生的多媒体世界。所以,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只能采取疏导的方式。教师们应该走进学生的新媒体世界,接近学生,进而教育学生,甚至利用新媒体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三)处理新媒体问题,要采用合适的方式和方法endprint

在统一思想,确定了新媒体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后,我们还要在采取较为合适的手段来解决新媒体的问题。在进行了一些调研和实践,总结了若干得失以后,我们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1、学校的相关部门要成为新媒体话语权的掌控者

新媒体不是洪水猛兽,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建设新媒体管理体系,利用新媒体。学校的资源丰富,拥有较强的网络队伍和信息知情源,拥有众多的思政教育专家,完全可以迅速的掌控新媒体的话语权。在掌握话语权后,可以用新媒体发布信息、宣传典型、发表看法,引导舆论的方向。在处理问题时处于主动。

2、在新媒体中建立官方的社区,开展工作

思政工作者在加入学生的新媒体社区的同时,也可以建立起官方的新媒体社区,发布信息,影响学生。比如:很多高校已经建立起了官方的微博、人人网主页、微信平台、订阅号,甚至一些高校已经有了自己的APP。学校可以组织思政工作者、学生干部、党员、班级骨干在新媒体社区中发挥作用,成为社区的领导者。而社区的领导者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朋友、建立友谊,帮助大家解决问题,逐渐建立威信,才能取得效果。

3、新媒体的舆情监控用建立应急机制,量化处理

在新媒体的的舆情控制方面,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起独立的舆情监控系统,对新媒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量化、分类处理,当一些敏感的词汇达到一定数量时,要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将危害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防止事态严重。没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和其他相关部门相配合,处理相关事情。要建立起完善的监控、应急队伍。出现问题是,要有专门的人员处理;当一些问题趋向严重时,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为上级部门处理赢得时间。

新媒体并不是不能驾驭,而是要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学校的管理者、思政工作者都应该从工作出发,了解、认识新媒体,走进新媒体,利用好新媒体,从而通过新媒体这一载体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样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真正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简介:李宁,(1980- ),辽宁营口人,硕士研究生,辽宁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承与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周春男,(1982- ),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生,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新媒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