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内涵与跨文化交际
2014-08-12李晓宇
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浅析文化内涵的导入在规避偏误,提高学习者的兴趣、热情,消除负面情绪等方面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内涵 对外汉语教学
引言
汉语中的“文化”古指文治与教化,而文化作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外学者一直有着自己的定义。中国学者普遍接受“广泛文化与狭义文化”之说。这一分法实际源于《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界定中的两部分内容:“文化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际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同一文化群体的人有着共同的认知和遵循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交际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所以文化深刻的影响着跨文化交际。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概念就没有上文中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范畴那么广,两者的研究角度、对象、内容和方法都的是有区别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只涉及语言学习与汉语交际中的文化,是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时所涉及的文化,为了把“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区分开来,在下文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称为“文化内涵”。本文仅从是四个角度论述文化内涵在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一 理解文化内涵能够更准确的理解语言,规避文化偏误
在语言学习过程来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也是语言系统内部重要的深层结构,它与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一样,影响着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制约着语言的发展,更语言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随着学习者语言程度的加深,导入的深度和程度也随之越来越深越来越重要。汉语教学以词汇为基础,语义文化也主要通过词汇形式得意表现,由于文化内涵理解的不够准确而造成的词汇运用和理解偏误比比皆是。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喜鹊”是一种吉祥的鸟,民间还将喜鹊的鸣叫示意好的兆头。假如喜鹊落在谁家院里的树上更是看作幸福、吉祥来到了这家,也寓意贵客到访。而在英文中,喜鹊对应的英文“magpie”却是一种吵吵闹闹的鸟,饶舌,喻指叽叽喳喳饶舌之人。所以基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就极易出现误用,中国人用喜鹊到来比喻对对英国客人的喜爱就会被客人误解为对她的反感。再比如中国的“龙”,是中国的神兽。“龙”在中国是权力的象征,尊贵的化身,同时也寓意着幸福吉祥,如成语“龙凤呈祥”。然而“龙”在英文中的对应词”dragon”却与中国龙的含义大相径庭。是一种长着翅膀和脚爪口中能吐火的爬行类怪兽。龙在英民族文化中的邪恶形象,衍生了一系列含贬义的词组:The old Dragon(撒旦、魔王、魔鬼的代名词),而基于此文化意义的延伸,英文中也用”dragon”喻指悍妇、母夜叉。然而,龙作为中国的一种吉祥物,我们中华儿女常以我们是龙的传人儿自居,由于中外文化差异,也造成了很多世界对中国的错误认识,足见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内涵起着多门深刻的内核作用和影响。
二 了解文化内涵能够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热情、兴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个曾经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度,如今文明腾飞的亚洲巨龙,从古至今,我们的文化灿烂辉煌、历久弥新。各国学习汉语的国际友人们在努力学习汉语的同时,更是想透过语言这一媒介,拨开中国神秘的面纱,走进并了解中华文化,探求中国曾经辉煌的秘密,解读中国如今崛起的原因。所以文化激发了很多汉语学习者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成语为例,成语一般都是源自于古典典籍、历史故事、或者人们口耳相传意义精辟的故事,所以很多成语都是有自己的故事和文化底蕴的。比如“南柯一梦”,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又如“高山流水”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还有滥竽充数、按图索骥、望梅止渴等等都是源自历史故事或者古代寓言,传递着深厚的文化气息。而不同的时期,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出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也都在成语中有所展示。比如中国人在农耕的实践中,创造了“阴”、“阳”两个中国文化范畴,又在数字计称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奇偶”变换形成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征,成语里许多由奇偶数字构成的固定词组,交替使用时词组中的奇偶数已经失去了表示具体数字的意义。例如一穷二白、一清二楚、、三心二意、一举两得、三令五申、三头六臂;同样是奇偶交替,下面的成语表示的却都是贬义色彩:三教九流、推三阻四、三妻四妾、四分五裂、朝三暮四、七零八落、横七竖八,这些形式上的特点就是一个个文化符号,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汉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这些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并能让留学生正确的学以致用,会极大的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 了解文化内涵可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际,需要处理的是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解决的是跨文化语境中的问题。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观念和型号系统的不同,如果处理不好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信息的失落、误解,甚至文化冲突。而这些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中西方礼貌的文化差异。西方知道礼貌交际的通用理论是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所谓合作原则包含四个准则:首先是量的准则,即所说的话信息量充足;其次是质的准则,即所说的话要真实,不讲自己认为虚伪的话,不讲缺乏足够证据的话;第三是相关准则,即所讲的内容与话题相关;最后一点是方式准则,即讲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歧义,要言语简练井井有条。而该礼貌原则在中国的问候场合中,特别是在初次见面、告别、拒绝要求、对信息要求的答复、类似会议那样较长时间的会见中信息的组织,在这些场合中说的英语都会违背合作原则。中国礼貌用语中的寒暄、善意的赞美,会让英国人觉得茫然而不知所云,抓不住讲话者的中心思想、或者让听着觉得虚伪甚至厌烦,这些都将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所以我们应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涵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了解文化内涵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传播中华文化
首先,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词汇所附带的内涵文化意义的不理解,会激发出更多更严重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一些与汉文化差异较大的欧美学生,这些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不适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其次,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依赖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而中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让留学生们在学习词语的同时了解词语所富含的中华文化,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交际能力,更让他们体会感悟中华文化,激发他们对汉语汉文化更深层次的探求精神与喜爱,当然,在交流过程中不会因文化理解的偏差而导致词汇的误用更增加了留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同时在文化传播方面,消除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心理隔阂,,也纠正了世界由于文化差异而对中国造成的误解,让世界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全新的中国,当代的中国。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美)三好将夫编,马丁译.全球化的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高永晨.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
[3]孟季娟.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的主体性[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12).
[4]刘宏.跨文化交际中的先例现象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
[5]王静.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抉择[J].国外社会科学,2003(05).
作者简介:李晓宇(1990—)女,辽宁普兰店人,现就读于渤海大学研究生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