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汽车运用专业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4-08-12黄明

考试周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件汽车职业

黄明

在职业教育中,很多教师都抱怨,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似乎学什么都没有兴趣,导致教学中存在“倒下一大片”打瞌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二是教师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上做得不够。在职业教育中,由于学生生源素质不断下降,对职业教师在教学技巧和方法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的具体特点和方法,下面我针对如何激发汽车运用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初步探索。

1.存在问题

现代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汽车维修等服务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目前的职业教育存在与市场脱轨的问题,不能满足汽车服务业的岗位需求,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目前我市各个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问题主要如下:一是市场导向不明确,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毕业以后干什么,无具体计划。因此,采用传统式和探索式教学,有“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趋势,急功近利,发展方向不明确。二是人为地将整体汽车进行抽象的分割,带来人力、物力、财力和场地的浪费,设备使用率低,在教学目标、教學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的结合,其实《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行包班制,可节省大量时间和场地,避免“盲人摸象”的问题,且便于管理,整体效果好。三是学校教学基本上都是模仿性的操作和简单的机械操作,无法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地分析故障的形成原因和系统性技能。虽然各个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了实车、直观教学法,但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缺乏空间想象力。四是教学设备落后和不足,教学环境不利于教学和实训,带来教学的不协商,比如东边学习再到西边练习,两头跑带来管理与教学的不便。

2.建议措施

2.1理论接轨实际。现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内容从车型到维修技术等都落后于现行汽修企业,计划经济时代汽配物资较为紧缺,汽车维修作业大多以修复为主,耗时间、效率低。现在汽配丰富、采购方便,汽车作业以养护、更换部件、调整为主。以前的汽车电子元件运用较少,汽车电路相对简单,但维修量大。而现在汽车大量使用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电脑板等部件,结构复杂,但维修量少、诊断量多。原先的基础维修技能逐步淡化,原先的听诊及经验判断被仪器诊断所替代。综合这些因素,作为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人员必须在中职教材的基础上作一定的调整,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渗入新车型相关内容;在实训设备上须配备新型的汽车解码器等诊断设备,要突出强调现行汽修业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的状况,这样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才不会与现行汽修知识脱节,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创设教学情境。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在好奇心、未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上课开始时,要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做好课题的铺垫,让学生对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感兴趣,让其注意力指向学习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比用口头解说要好很多。因此,在汽车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汽车故障的情境,把枯燥、刻板的汽车构造原理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让学生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们在讲述汽车有关气体压力过大造成的影响时,可拿气球不断加气,随着加入的气体越来越多,气球越来越大,最后气球由于气压过大而破裂。又如当我们要讲解汽车的点火系统时,可找来汽车点火系统的有关零部件,把点火线路接好,在讲课前先做火花塞点火现象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观察火花塞点火现象中产生兴趣和疑问及求知的欲望,老师根据这些现象,一步一步向学生阐明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何连接线路及如何维修点火系统。

2.3改进教学手段。汽车运用课程非常晦涩难懂,学生感觉难度较大,不容易理解和掌握,主要是该课程内容综合性强,大部分学生缺乏知识串通能力,导致缺乏学习信心。另外,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汽车性能的了解,仅仅依靠课堂讲述,往往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音像等课件的形象效果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趣味性。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精心制作电子教案,注重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加强师生间交流与沟通,体现教学核心。课件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精心制作课件是必要的。在课程教学前,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注意避免过于渲染屏幕而导致喧宾夺主的反效果,避免只是板书内容或电子讲稿的课件。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教学的核心应体现在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上,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非常重要,在讲授内容时不但要注重自身的仪表和情绪,而且要密切关注整个课堂气氛,注意察言观色,准确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整语速、语调及讲解方式,及时走下讲台与学生沟通与交流,避免师生均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的局面,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总之,只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根据市场、企业需求,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就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使职业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课件汽车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汽车的“出卖”
我爱的职业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3D 打印汽车等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