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适时讨论
2014-08-12丁荣
丁荣
摘 要: 英语课堂讨论是老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其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英语表达的机会,增强讲英语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审时度势,适时开展讨论,把课堂教学与听、说、读、写及语言技能的教学结合起来,让课堂讨论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课堂驾驭 适时讨论 有效教学
引言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合作学习的条件”。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精心选择讨论主题,把握讨论的导向和调控,灵活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到全面开展,思维变得更加活跃,积极投身于探索与创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能否合理驾驭课堂,适时捕捉时机,将直接影响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在英语课堂中,讨论的切入点在哪呢?
一、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
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教育心理理论证明,课堂开始后10min内,学生思维还没进入最佳状态,课堂的最后10min,学生则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两段时间里积极调动学生多感官,注意学习活动的多样化。那么教师如何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带有兴趣地学习理解课文,这就要在讨论中预测课文内容。如在教学“Teenager problem”前给出问题:(1)What bothers(使困扰)you most in your daily life?(2)What will remove(消除)your worry or make you happy?允许学生毫无顾忌地表达。学生立即感动发泄的机会来了,个个都精神振奋。通过热烈讨论,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教师做生活观察员,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的评价,为本课目标实现奠定基础。再如在教学“TV programs”时,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欣赏几段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然后让学生立即讨论什么电视剧最受欢迎,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2.学生理解偏差时
在课堂教学和练习过程中,难免有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因此,讨论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形式之一,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讨论,能让学生感悟自己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往往会比教师的“独白”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课堂练习中遇到这样一题:Hi!Jim!Nice to meet you again!Its one year since I last ?摇?摇 ?摇?摇 you.A.saw B.see C.seeing D.have seen.此题一出,答案各异。有的老师为了赶时间,自己报出答案就过去了。笔者深知学生一直为这困扰,于是给学生时间总结学过不带to的不定式。学生通过集体研究式讨论,大致能罗列出一些。笔者帮助学生归纳得出一感:feel;二听:hear,listen to;三让:let,make,have;四看:see,watch,notice,observe(观察),接着讨论这些词常接什么宾语补足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小组合作探讨,得出不带to的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通过例句比较学生得出:表示宾语正在进行或在特定时刻处于某种状态要用现在分词作宾语补足语,于是答案显而易见了。
3.学生答疑被卡住时
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常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一时难以回答或回答错误的情况。此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运用集体智慧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如牛津英语9 A Unit 1 Reading“Moving to Mars”的教学中,笔者设计的问题是: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iving on Mars?虽然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但学生突然思维出现断层。笔者展示相关图片视频,通过启发,让学生讨论我们可以做哪些事能做,不能做哪些事。通过与地球生活比较并讨论后,你会发现集体的力量是惊人的。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复习了旧知识,学生之间还分享了学习资源。
4.学生见解不一致时
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如何让课堂“单一思维”向“多向拓展”转变,离不开学生的合作讨论,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甚至是争辩,避免学生用一种惯性的固定思维模式考虑问题,尤其不要轻易地将结论施加给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同样要进行人文和生活教育指导,在“A brave young man”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但放在本课,教师必须谨慎教育引导,因为不同学生受不同家庭教育影响,对社会现象认识不一,教师不作对与错评价,只要鼓励自由表达,最后教师加以适当社会价值观引导。
5.学生厌倦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的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若让厌倦无止境地蔓延发展,即使最优秀的人也会变得平庸。同样,厌倦感对学生会产生严重危害。学生如果发生厌倦感,任其加深,那么他上课时就会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最积极的学生,上课时有时也会跑神或心不在焉。为振奋学生精神,让学生思路重入正轨;为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激情,让学生思想集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动起来,重新分组,合作讨论。尤其是在讲语法课的时候,老师不能一直唱独角戏。
在进行“Teenager problems”课文处理时,尽管任务型教学形式不断变化,但学生已疲倦于满足仅对课文内容的讲解,抛出联系自身生活的问题:Where does your happiness come from?分组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课文了解了更多影响自己幸福生活的因素。同时可用“激励机制”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针对性地开展互动合作畅所欲言。也可给出样例图,让学生学会看图说话。
二、从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来看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的。在目标教学设置中,笔者认为不为全体学生设置同一目标,而应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智力特点、学习成就,以及个性需要的不同,为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目标,而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中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教师在检查或评价时应注意分层次,这样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感到耕耘收获的快乐,从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时仍要寻找讨论的最佳切入点,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需要突出重点时
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教师必须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主要问题,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会。如在从句语法教学中,一是为了能让学生初步识别各类从句,二是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听得懂语法术语(事实上,一大部分成绩跟不上的同学都是因为对课堂教师的术语不解而逐渐失去信心的)。笔者认为要先弄清各从句所属类别,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对语法的认识比较模糊是正常的。为此,笔者让学生先讨论两分钟,尽可能地想出所有知道的从句,然后学生说,笔者在黑板上分类板书,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对中学英语三大从句的直观Mind Map:
定语从句adjective(形容词性从句)名词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状语从句时间地点原因条件让步目的方式…
讨论:定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形容词修饰名词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名词性从句:
①常见的一句话的主语(Subject)、宾语(Object)、表语(Predicative)、同位语(Apposition)都是什么词性?
②如果把以上四位置用从句代替,那么我们分别把它叫什么从句?
③为什么把它们称为名词性从句?
这样启发学生步步深入理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在讨论中领悟并完成较稳定的信息输入。
2.需要突破难点时
被动语态的难点之一是谓语动词的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笔者给学生列出一组例句,含动词break,catch,clean,drive,lock,open,sell,read,write,wash等,让学生在语境中比较讨论,比如The door wont lock.The door wont be locked.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提示主动和被动例句的区别,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后得出,当它们被用作不及物动词描述主语特征时,常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主语通常是物。
让学生思考、讨论、解答,在此基础上求解问题就轻松多了。这种由浅入深增设问题台阶的方式,易使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以便培养和增强学生研究与探索问题的能力。
3.需要联系实际时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经济生活、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B“Traveling”教学中,课堂拓展让学生说出最受欢迎的交通方式,结果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地铁(本地城际地铁正陆续开通),笔者主导课堂,展示本地城际地铁线路等图片和相关地铁的词汇,由于部分学生已经乘过地铁,此时让乘过的学生展示一下,开展小组活动,有经验的学生共同探讨并分享经验,讨论乘坐地铁的优点和缺点,讨论乘坐地铁的注意事项,等等。陶行知先生说:“把公民和读书的精神,化合在一处,以培植其做国民的能力。”
4.需要巩固总结时
讨论是学生学与思的结合,即使教师的讲解非常详尽清晰,也不意味着学生全能接受,若对课堂讲授的知识及时展开讨论,让学生一起回顾总结,则可有效地使知识变成学生思维的产物。
结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减少命令和强制,教师把握课堂,审时度势,适时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激发学习欲望和兴趣,挖掘学习潜能,使他们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志坤.新版高级英语教材的特点与使用建议[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7).
[3]杨翠蓉,张振兴.论有效课堂讨论.全球教育展望,2005.
[4]陈蕾.课堂小组讨论中的误区及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3.
[5]王甦.如何组织有效的英语课堂讨论.考试周刊,2011.
[6]胡志坚.初中英语课堂有效讨论策略探究.学英语,2011.
[7]郑仁飞.英语课堂小组讨论活动的优化策略.基础英语教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