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赞”换礼,孰真孰假?
2014-08-12王宇萌
王宇萌
微信是2011年面市的一款新型聊天工具,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网络与好友进行语音短信、视频、照片和文字交流。据腾讯微信产品部副总经理张颖透露,截至2013年12月,全国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2.7亿人。于2012年8月23日开放的微信公共平台,其公共账号数量在15个月内增长到200多万个。如此庞大的使用数量,也使越来越多的商家“瞄”向微信营销这块“蛋糕”。最近,很多人发现,在微信朋友圈里关于集“赞”送旅游券、优惠券、免费礼物的消息铺天盖地,根据“赞”的数量不同,兑换的奖品价值也各不相同。
好友们随手点个“赞”,集“赞”者就能轻松换得大奖?“免费的午餐”好吃吗?为此,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2014年4月12日,记者参加了一个要求不高的活动——关注公共账号“购物分享平台”,集满20个“赞”就送千足金锁。记者按要求用微信账号关注公共平台“购物分享”,再将页面分享至朋友圈,四处拜托朋友点“赞”。满足要求后,记者尝试联系多位客服人员,却均未得到回应。
4月14日,记者再次联系这名客服人员,对方告知活动已经结束,记者并没有中奖。“谁中奖了?中奖名单在哪里能看到?”面对记者的疑问,对方没有回答。
4月15日,记者又参与一个名为“芳林奶屋”集“赞”送牛奶的活动,将截图发给对方后,对方告知记者来晚了——牛奶已经送光。
4月16日,记者又参与一个集“赞”可抽奖得苹果5S手机的活动。这次客服人员很热情,告知记者中奖了,但因为活动主办地在厦门,如果兑换礼品,需通过网银预先缴纳20元快递费。记者给对方留下收货地址,但还没来得及支付邮费,一个朋友就提醒记者:“我以前也参加过类似活动,当时让我支付15元快递费,结果钱打过去,对方就没信了。”
记者与多位参与过类似活动的朋友闲聊后发现,像大型商场、汽车销售店、通讯运营商之类比较正规的商家能按承诺兑现,而一些私家店铺则很难兑现承诺。
记者和领到礼品的李先生谈及此事时,李先生向记者大倒苦水:“别提了,东西确实领到过,但有些奖品和活动信息所描述的情况并不相符,像代金券、消费券之类的礼品需要满足一定的消费金额才能使用。”
刘小姐也是微信“集赞换礼”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每天都在朋友圈发布点“赞”信息,领取的礼品有皮鞋、锅碗瓢盆、水杯等等。不过,这些礼品大多不太耐用,鞋没穿几个月就开了口,电子锅使用没多久就坏了……因为无处保修,她只好扔掉。
在高校工作的张老师参加了朋友圈里的“集赞赢五天四晚深港澳免费游”活动。满足相应要求后,张老师将截图发送到活动主办方的微信平台。不到两分钟,张老师就收到一个自动回复链接。打开链接,页面上要求张老师留下姓名、电话、收货地址等相关信息。张老师按要求填写完毕,及时回复,两天后果然收到主办方寄来的旅游券。张老师同客服人员联系后被告知,需要自费购买哈尔滨到深圳的往返飞机票。除此之外,张老师还需支付260元“综合服务费”才能使用该旅游券。
从张老师发来的旅游券图片上看,有一条“特别”规则引起记者的注意:“本活动旅游卡使用权仅限25~60岁之间、具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非广东、海南户籍)的中国公民使用。年龄不在25~60岁之间的游客要加收500元。”
为何不带广东、海南的游客一起玩呢?
记者就此咨询从事导游工作的大学同学小马。小马告诉记者,这个活动不仅需要额外支付机票和综合服务费,行程说明还显示,除常规景点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购物点,如免税店、购物广场等。虽然该旅游券承诺“不强制购物”,但是旅行途中很难避免“被购物”。之所以不让广东、海南的游客参加,是因为当地人对内情大多比较了解,不容易上当。
“谁都不会做亏本买卖。白送旅游券,即使支付了260元‘综合服务费,也不可能满足旅游途中产生的住宿、乘车等费用。”小马告诉记者,为了弥补这部分的费用损失,在旅游过程中,导游一定会想办法从游客身上把钱赚回来。“现在明文规定不能强迫购物,所以导游一般会现场制造购物氛围,与游客打心理战,有时候还会安排‘卧底假装‘购买,引起游客的消费冲动。”小马表示,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零团费”旅游。
辛辛苦苦集来“赞”却换不到礼品,或换到的礼品质量低劣,导致微信群里对“集赞换礼”的抱怨声此起彼伏。那么,宣传中那些诱人的礼品哪儿去了?
在大庆某公关公司工作的金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经常策划一些企业微信公众号的推广项目,其中也不乏集“赞”换礼活动。由于微信朋友圈的私密性很高,只有好友才能互相阅读相关内容,活动参与者很难知道究竟谁获得了奖品,这就给策划者做手脚留下空间。“前不久,我们策划了一个‘集赞换家用电器活动,我的同事直接就把获奖名额给了自己家人。”金先生坦言,“有些活动的实际获奖名额往往没有商家宣称的那么多,个别活动甚至根本不设奖项。”
在哈尔滨从事海外化妆品代购生意的葛女士对此则有不同看法。她起初认为集“赞”换礼是个不错的推广方式:花费少,还能回馈老客户。于是,她也效仿其他商家举办换礼活动。但经过几次活动后发现,获奖者总是固定的几个人。一次,一位微信用户竟然在活动信息发布30分钟内就集满了200个“赞”,令她惊诧不已。后来她得知,有人在网上公开卖“赞”,这些礼品都被买“赞”的人拿去了。
“领取礼品的人从没在这里消费,真正的客户总是抢不到奖品。”葛女士无奈地表示。
记者在葛女士的提示下登录淘宝网,输入关键词“微信赞”后,发现“卖赞”商家竟有12个网页之多。一个“赞”标价0.2元或0.3元,生意火爆的一个卖家的成交量竟然达到39 282笔/月。据该卖家介绍,他有大量高活跃度微信用户资源,想要1000个关注只需10分钟,可以按需购买。卖家还建议,“购买”完新增好友后不要删除,可以重复使用。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向金先生提问:集齐“赞”白送礼,那商家到底要赚什么?
金先生告诉记者:“为了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公共账号粉丝的订阅数通常需达到15 000个用户以上,图文的转发量也得上千。微信无法购买虚假用户,但集‘赞换礼可带来二次转发和关注,成为低成本的‘活广告,从而提高订阅数和转发量。”
金先生表示,微信集“赞”换礼活动大多要求参与者“分享此活动微信内容到朋友圈”。用户每一次转发,都是无偿地帮商家提高数据总量。由于后台数据不公开,很多商家为进一步节约成本,就设立抽奖环节,到时候再以各种名目去掉大多数,骗取免费集“赞”。
记者调查发现,“微信营销”几乎是“零门槛”:注册一个公共账号仅需简单九步,且审核松散,互联网上还遍布相关“教程”,注册个人账号更是毫无障碍。金先生指出,“微信营销”尚未建立明确的规则,作为仅靠朋友之间运行的新兴市场,遭遇电信诈骗的可能性很大。
针对微信朋友圈集“赞”换礼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佟新部长、黑龙江思普瑞律师事务所李蕊彤律师等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收集证据以备投诉。商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促销,网民虽然没有付出资金成本,但也付出了一定的劳力、精力和时间,实际上已经和活动商家建立了一种消费关系。商家不兑现承诺系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消费者可搜集相关证据到消协、工商等部门投诉。
二、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应防备营销广告中的网络诈骗、先付邮费或者保证金等行为,避免落入电信诈骗的陷阱。
三、买“赞”要谨慎,见“礼”别贪心。不要过多添加陌生人为好友,避免个人隐私泄露。如果发现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等行为,可以通过微信的举报功能进行举报。
四、莫要盲目点“赞”。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美丽谎言。此外,如果手机持有者经常要求点“赞”,会让好友们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影响朋友之间的感情。所以,这些信息不要随便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