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不如“拳头”
2014-08-12高明义
高明义
多年来,许多单位每逢提拔干部都会是一首“难唱的曲”——无论提拔谁,都会引起部分职工的情绪波动。提拔前后,入围者如履薄冰,出局者心理失衡,单位领导也会因为出现不同声音而眉头紧锁。
有人被提拔重用,说明这个人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无论对本人还是对其所在单位都是一件好事,那为什么常常弄得一些人心情不畅呢?
从一场拳击比赛中我们或许能悟出一些道理。2008年12月7日,菲律宾选手帕奎奥与美国选手德拉霍亚经过八局共计24分钟的激烈对决,帕奎奥获胜,一举获得6500万美元奖金,被打败的德拉霍亚也获得了3500万美元奖金。两名选手创造了在最短时间内个人获取最高竞赛奖金的世界纪录,震动全球拳坛。
裁判宣布成绩后,两名选手友好拥抱,又分别举起强壮的臂膀向观众挥手致意,全场欢呼声震耳欲聋!
一场比赛设置这么多奖金,拳击选手们争夺参赛资格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帕奎奥和德拉霍亚却毫无争议地站在了决赛场上。如今,五年多过去了,对这场比赛,全球的拳击选手和观众没人指责不公,没人表示不服,没人心理失衡。为什么?因为拳击赛有一套“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规则。
说民主,现场裁判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只有三个以上裁判同时给一名选手按铃,得分才能生效,若只有一两个裁判按铃,则加分无效,这足以避免个别裁判徇私舞弊。说公开,数千张比赛门票面向市场出售,谁都有资格现场观战,这足以加强对比赛公平性的监督力度。说竞争,两名选手是靠拳头击败一个个对手之后,才一步步登上这场决赛擂台的,没有“空降”选手。说择优,冠军只有一人,谁胜谁败,要看谁击中对方有效部位的点数有多少。同时,比赛还有惩罚制度:拳击手如果不按规则出拳,轻则被警告,重则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选拔拳王与选拔干部同为一理。在中央最新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已把“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作为必须坚持的七项原则之一写入其中。这是激励干部奋发进取、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则。那么,同样的选拔规则,为什么胜出的拳王能得到公众高度认可,而选拔的领导干部却常常招来非议呢?因为前者是用“拳头”决胜负,而后者常常是用“舌头”论雌雄。
什么是用“舌头”论雌雄呢?一方说:“经过多年观察,这个单位谁行谁不行,我看得最清楚。你说你行,拿什么证明?我提拔你到领导岗位,你干得了吗?”另一方说:“你怎么就知道我不行?这么多年你不给我机会,我怎么证明?”舌战的结果是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都空口无凭。
由此可见,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若想得到公众的认可,必须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舞台和业绩考核体系,让每个竞争者都有机会用“拳头”说话——用日积月累、可以定性与定量的业绩考核清单来证明自己,从而做到平时有考核、提拔有依据。
若仅靠“舌头”辩论——领导的主观判断、职工的空口称雄,“行”与“不行”的舌战及其引发的怨气将永无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