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专业本科阶段人才的培养
2014-08-11朱广辉等
朱广辉等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影像学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医学影像专业本科阶段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科阶段需从牢固专业思想,培养学习方法与思维技巧,加强影像与临床、病理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及基础理论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教育,注重“能力”“人文关怀”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使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临床,成为优秀医学影像专业人才、乃至医学领域中佼佼者。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本科阶段;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0-147-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science's role in the medical field growing medical imaging, medical imaging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ersonnel is very important. Strong demand from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think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 skills training to enhance imaging and clinical, pathological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al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and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ccumulation, focusing on "ability", "humane care"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culture to boot, so as to enable them to better adapt to the future social, clinical services, medical imaging to become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s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as well as a leader.
[Key words] Medical imaging; Undergraduate stage; Professional; Training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综合学科,要想在该领域有所建树,必需要有扎实、广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一定的技巧。但凡能大学本科毕业者,其智商大概都相差无几。缘何昔日同窗,日后有人成了影像界“大腕”,有人却终生碌碌无为,甚或有人跳槽做了其他行业。究其原因,固然与自身能力、个人努力密不可分,但大学本科阶段专业思想的植入,学习方法、思维技巧、学习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及早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其不无关系[1]。
1 牢固专业思想:先入为主,让专业思想植入心中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在影像介导下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各学科发展的支撑学科,但现实中却大多被界定为临床医学的辅助学科,被“边缘化”[2]。许多影像学专业本科生从入校门起就对本专业缺乏足够的信心、兴趣与爱好。信心不足,轻视自己的专业,何谈热爱本专业并为之奋斗?将来又怎能成为影像界的中流砥柱,至尊泰斗。众所周知,陈星荣、高培毅、郭启勇、冯晓源等国内外许多知名医院的院长甚至医科大学的校长都出自放射科,我们有何理由轻视我们的影像专业,有何理由不自信?因此,摆在影像学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牢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专业是多么的伟大、有用、有前景,培养他们热爱专业、学好专业的自信心与决心,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深处入门,让专业思想植入心中。只有让学生树立信心,找回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影像学如此,其他任何专业或做任何事情皆如此,牢固专业思想至关重要。开启成功殿堂的第一把“金钥匙”永远都是热爱、信心与决心。
2 学习方法与思维技巧培养:从基本概念入手,达到“以点及面”、“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学习方法与思维技巧培养至关重要,它与学习效果显著相关。基本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是认识事物的“敲门砖”,依据基本概念对事物进行分类,可使知识系统化。影像医学表面上仅是“看片子”,实际上更包括许多基本功的培养。基本概念清楚、基本功扎实,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才会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从某种意义上说,基本功扎实与否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医学影像学中描述疾病影像特征的概念较多,有的较为形象,如描述溃疡的“龛影”、脑膜瘤的“脑膜尾征”等,有的则较抽象,如磁共振上血管的“流空效应”等。抽象概念光靠死记硬背很难形成牢固而规范的记忆。此时,老师就要培养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比如对一些抽象概念进行必要的拆分与剖析,借助相关的实物、标本、线图、模型及电影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直观的讲解,使同学对概念的容易度、明晰度及兴趣度增加。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明确概念的基本属性和本质属性。当本质属性被揭示后,概念也就理解了,且能加深印象,形成牢固的记忆。如果教师对一些抽象概念不加解释或解释不清楚,光靠死记硬背,学生就会停留在一知半解中。环环相扣,必然引发一系列的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会越积越多,学习兴趣及效果势必下降。可见,老师既可是学生兴趣与动力的培养者,又可是其兴趣与动力的扼杀者,关键取决于老师对概念的把握是否透彻、讲解是否生动。概念理解透彻,记忆牢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就会轻松自如,不留死角。今后凡接触新的事物,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从基本概念入手,进行分解与剖析,从表面不相关的事物中寻找其内在相关性,达到“以点及面”及“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3 影像医学与临床及病理结合的重要性
影像医学是“隔着肚皮做诊断”,存在着“同病异影、异病同影”问题。由于影像自身的限度和疾病的复杂性,使影像诊断的思维过程具有模糊性的一面。尽管影像学可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分析,甚至功能成像研究,但定性诊断仍然困难,有时还不得不依赖模糊思维进行综合判断,得出近似正确的结论[3]。定性诊断必须结合病理与临床。影像学主要依据病变组织的大体形态学改变进行判断,而病理学主要依据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变化进行诊断。细胞形态的变化必将引起组织结构和大体形态的改变,这是影像学诊断的病理基础,也是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反映。影像学检查在活体的情况下可大致界定病变组织的形态、部位、质地、大小、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结构间的关系,动态观察病变的进展情况,这是临床上其他方法解决不了的。病理学结论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送检材料是否充分、取材是否准确及是否具有代表性。微创活检技术及微创手术的开展,包括影像介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使病理标本越来越小、越来越少、越来越碎,直接观察到完整病变组织的机会越来越少。此时就病理学而言,必须参考影像学资料才能得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4]。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使影像、临床和病理三者关系更加密切,许多疾病的诊断,尤其骨关节,必须强调影像、病理和临床三结合[5-6]。在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影像、病理和临床三结合的读片会已被列入常规。认识影像、病理和临床的密切关系及相互结合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正确的影像诊断必须要结合临床和病理,影像学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病理、临床的支持,必须从影像学的视角对病理学及临床进行再认识、再学习。
4 注重大学本科阶段早期基础知识的积累
想在影像医学上有所建树,没有广博的医学基础知识、扎实和深厚的基本功是不可能的。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大学本科阶段早期基础知识的积累,犹如“金字塔的高度与其底面积成正比”一样,早期基础知识积累越丰富,事业航程走得就越远。对于影像专业本科生而言,增强自身社会竞争力的首要条件就是在大学阶段做好早期知识积累,把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根基。但现有学制太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必然会影响到相关临床知识的广度学习,两者不可兼顾[7],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引导学生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趁着年轻,多吃苦、不怕累,既要注重专业深度,又要有临床广度。实际教学中影像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脱节又必然导致一些影像专业学生仅注重影像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知识匮乏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将影像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分析起问题来凸显“瓶颈窄”的不足,思维活动受限,不仅使影像诊断的灵活性降低,而且也影响了疾病的影像学定性诊断及预后评估[8]。另外教师在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影像演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学科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启发学生应用跨学科横向交叉的思维模式进行学习[9-10],借助已掌握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主动探索教学活动中未提及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来说,应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影像专业课上讲授的疾病多是“一病一影”,且多为典型病例、典型图片,较之临床纷繁复杂的病种及变化万千的影像学表现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对没有任何临床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犹如“走马观花”,无法将“病与影”有效对应,难以形成长久记忆。为了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借助网络、各种医学影像学网站等途径积累影像学专业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带着问题进课堂,既利于提高听课效果,又利于培养发散思维。各类影像学专业参考书内容系统全面,所附病例图片较多,且经临床病理证实,对照图解反复阅读,可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潜影”,坚持不懈,必将积累成偌大的“影像资料库”。在今后临床实践中,该“影像资料库”可“逐一释放”,在实践中印证、巩固与更新。只有自学与终生学习能力较强、重视大学阶段早期知识积累、医学基础知识宽厚者,才可能成为影像医学中的佼佼者。
5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感慨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问题进入临床居然“无师自通”。该现象绝非偶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就教师队伍而言,可能与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后未经临床实践的磨砺便从事教学活动。教学实践中难免纯理论知识过多,实践知识讲授得不够深入、形象,难以将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交代清楚,课堂气氛凝固,教学内容生硬、枯燥无味,学生对所授知识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如“过耳云烟”。就学生而言,进入临床后无形中增加了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与潜能,深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为下次进入临床而不得不做好提前预习准备,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危机感与紧迫感。另外,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大量临床常见、而影像表现又不如教学片那么典型的病例,既让学生增长了见识,又开阔了视野。可见,把纯粹的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实践割裂开来的教法不利于影像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临床实践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11],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课后即进入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平台。
6 注重“能力”“人文关怀”素质培养
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12]。影像专业学生不能只会考试,要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从完成任务、项目、课程、综合实训、医院实习、开拓创新等方面综合培养,以适应社会、适应岗位,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另外影像专业的学生不仅专业技术能力要求高,“情商”也要相当高。虽然影像医师面对的是冰凉的胶片,但影像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正在饱受疾病的煎熬。关注人、爱护人、体察人、理解人这些人文关怀是我们影像医生必备的素质[3],只有去真心地关心患者、体恤患者,视患者如亲人,同情、宽容患者,才能静下心与患者交流,才能真正了解病情,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
总之,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会借助影像图像和临床资料进行独立分析与思考,获得符合疾病本质的正确诊断。但人体疾病种类繁多,与之对应的“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现象比比皆是,利用转瞬即逝的大学时光掌握如此纷繁复杂的病种及其影像学表现根本不可能。因此,大学本科阶段,关键是牢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兴趣,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技巧,注重早期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能力”“人文关怀”素质培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影像学人才、医学领域中佼佼者。
[参考文献]
[1] 王伟.现代医学影像学与医学本科生放射诊断教学改革之浅见[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0(6):275-276.
[2] 李坤成.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J].前进论坛,2010,8:54-56.
[3] 王玉.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中的哲学思维与人文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4,25(1):32-34.
[4] 佘巍巍,曾锦荣.倡导临床、影像与病理互动式阅片新模式[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40.
[5] 刘淑冰,余深平,罗柏宁,等.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实施与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25-26.
[6] 王明全,王爱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394-395.
[7] 曹爱红.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目的医学影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4):2299-2300.
[8] 杨运俊,陈朝玉,杨博洋,等.培养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工程,2010,18(1):169-170.
[9] Hirsh DA,Ogur B,Thibault GE,et al.“Continuity” as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clinical education reform[J].N Engl J Med,2007,356(8):858-866.
[10] 钱懿,王俭.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与临床结合的探讨[J].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148-149.
[11] Villanueva T.The future for medical education[J].BMJ,2005,331(7508):105-106.
[12] 王挺,杨友谊,刘荣志,等.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教研究,2010,28(17):7-8.
(收稿日期:201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