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组织小组合作,建构小语高效课堂

2014-08-11支小波

课外语文·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合作小学语文

支小波

【摘要】最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课堂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学课堂”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位是:“科学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创设氛围,提供平台”。“教师要提高指导合作学习的能力,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及时化解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表达习惯,发挥跨组合作(这应该是小组合作的扩展)、师生合作的学习优势。”因此,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精心构建合作小组,促进集体和谐

良好的学习合作小组人员绝不是班级学生任意的排列组合,而是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性格,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依据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规则而精心构建的。

研究表明,在语文学科上,小组合作成员一般以4—6人为宜,小组成员的定位对组建优秀的合作小组来说举足轻重,教师应该在注意树立小组集体荣誉感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参考性别、性格甚至身材高矮等因素的搭配。

我们可以把学习小组看成一个“微社会”,要让学生认识到未来的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合作的社会,树立“大合作大成就,小合作小成就,没有合作就很难有成就”的观点,成员间各方面要互补,分工明确,扬长避短,且要有一定的自我牺牲精神,才能更好地促进组内的和谐,最大限度发挥小组间合作学习的功效。

二、科学确定合作机制,鼓励角色实践

小组合作机制的确定,可以使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更为规范和高效,是组织成功的小组合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合作机制的制定应遵循“因材定位”“民主转换”的原则。

所谓“因材定位”就是组员根据自身的特长,自我确定在组内的角色。组内角色一般有主持人(协调人)、记录人、组内组外评价人、发言人、补充发言人之分。角色的定位,可以使组员在学习、讨论、交流的同时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任务,厘清各自的责任,能更好地总结、陈述小组合作的成果,使小组内甚至全班的学生分享到成功的乐趣。

“民主转换”体现了组内成员角色的多样性和实践性,是在“因材定位”施行一段时间的基础上,组员对新角色、新能力的尝试和挑战。要求成员通过感官在发现、欣赏其余组员特长(倾听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的基础上,产生“学习”和“模仿”的冲动,具备将对方的优点内化为自身素养的良好动机,在耳濡目染间潜移默化为自身的素养,并通过外在表现出来。“民主转换”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以生带生”的教育特点,教师应及时地加以诱导和鼓励。

小组合作机制包括接受任务、内化任务、任务驱动、组内个人成果展示(问题反馈)、组内成果(问题)整合、统一成果(问题)、汇报交流等七个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是个人行为,带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后三个阶段是合作行为,是个人的再创造和再接受的过程。

三、巧妙把握合作时机,点燃创新火花

小组合作的内容、时间、方式都有章可循,合作的内容一般应注意“三不”,即通过合作活动很难解决的不合作;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问题不合作;可合作可不合作的问题不合作。“真学课堂”要求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前应吃透教材,对本课的重难点烂熟于心,能预设到各种课堂生成。睿智的老师总能巧妙地把握住小组合作时机,及时创设合作氛围,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再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有个很经典的案例,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有学生认为狐狸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得到乌鸦嘴里的肉,“很聪明”。课堂上这种观点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赞同。面对分歧,老师没有简单地向学生推出自己的观点,而是抓住时机抛出:“狐狸为什么自己不找肉而要乌鸦嘴里的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经过组内交流和跨组合作,学生得出结论:运用脑力做坏事,再好的脑子也只能成为“狡猾”和“奸诈”,而不能用“聪明”来形容。

上例老师对合作时机的把握可谓恰到好处,巧妙地抓住了课堂生成,在学生面对似是而非的人生观进行选择的关键时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以问题的形式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主解剖,自主挖掘,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在思考、讨论、创新、汇报、交流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合理调控合作进程,实现课堂高效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使课堂更高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就应密切关注合作的动态,随时对合作过程进行合理调控。对课程的调控包括对合作内容、合作时长、合作方式等的调控,对合作过程的调控能有效地防止“不合作”、“偏合作”、“伪合作”和“虚合作”,从而让学生真合作、真学习,实现课堂的高效。

语文课堂是灵动多变的,很多时候根据课堂实际,我们要对合作要求作合理适当的微调。调控后的合作内容定位是应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学困生的知识得到提高”,这样的调控可以是在合作前,也可以在合作时。

其次,在进行合作前,根据合作内容难易程度,适当调控留给学生独立练习和思考时长也很重要,调控的目的是能让反应缓慢的学生也有思考的时间,有效减少思维活跃学生提前发言对其个性思维的干扰,产生惰性思维,避免“人云亦云”。

再次,小组合作方式也应随着课情进行适当组织调控,无论是行动合作、情感合作还是认知合作,能同桌合作的尽量不多人合作,能小组合作的尽量不跨组或全班合作,这样既可以节约课上宝贵的时间,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每个学生的个性展示,不流于合作的形式,体现学生的真合作。

总之,无论是合作小组的构建、合作机制的确定、合作时间的把握,还是合作进程的调控,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上,教师都应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大原则,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真学”,使小语课堂更高效。

(编辑:毕力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小学语文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