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之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2014-08-11陈宇峰
陈宇峰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的探究决定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走向和具体实践,笔者以儿童视角站位,目的是更贴近真实的课程实践和更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与特征。本文提出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创造儿童的技术生活”、“要培养儿童的思维”、“要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这三个核心价值,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造教学内容”、“强调技术性内容”、“凸显思维含量”、“转向想象力实践”以及“挖掘文化蕴涵”、“增加儿童趣味”、“注重生活背景”等策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儿童视角;核心价值;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04-0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7/08-0044-04
所谓儿童视角,是指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立场出发,用儿童内心的善美标准来衡量和观察世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产生到发展,一直被技术发展所推动,也一直被社会化的教育价值观所左右。当“计算机程序”开始介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学习程序设计便成为“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的一种必然;当Windows操作系统以图形化的界面为大多数人铺设了电脑世界的捷径,学习Office系列软件的操作技能更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当网络兴起,作为对未来生活的预备,学生们又开始学习收发电子邮件、登录网络论坛,等等。凡此种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一直停留在“学电脑”的思维层次,而未能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教育。渗透于其中的功利追求,更是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脱离了“儿童的世界”,成为“软件教程”或者“技术培训”,让儿童对信息技术课处于“学之无味,弃之不舍”的状态之中。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种价值标准的确定应该建立在怎样的教育观念之上?这是我们应该去认真思考与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面向儿童的课程,作为信息化时代送给孩子们的“教育礼物”,我们或许应该从儿童的成长需求、精神倾向和心灵特点来探析其中的价值意义。
信息技术课程要构建儿童的技术生活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是十分突出的,这种工具性必然要求技术技能的掌握。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技术的弱化,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傻瓜化”和“零门槛”。因此,信息技术的操作应渐渐淡出,更多地是将信息素养的培养来作为课程实施的价值目标。另一种倾向是技术的专业性追求,认为虽然随着信息化设备的普及和生活化运用,表面上的技术运用是不断简化的,但深层的技术原理依然是有其复杂性和专业性的,而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立身之本。信息技术教育就应该加强这种技术深层原理的渗透和教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放弃技术而仅仅注重所谓信息素养,是把房屋建筑在沙滩上,缺乏技术因素支持的素养目标往往流于空泛;而一味地强化信息技术的专业性,则忽视了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的学段特点,脱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则让课程实施曲高和寡,走入不可持续的境地。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如何摆脱这种摇摆不定的价值追求,取得技术与素养的平衡,达成价值目标的真实和谐?我们的回答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创造儿童的技术生活。何谓儿童的技术生活?就是儿童在他的生活之中,运用技术来服务和创造他自己的生活。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要义。
(1)“儿童的技术生活”是儿童生活的特殊组成部分。课程要以儿童的生活作为技术教学的背景,把儿童的生活问题或者興趣方向作为技术训练和运用的范围。在儿童的生活中渗透和嵌入信息技术的因素,增强这种结合的有机性和自然感,让儿童能在生活中无障碍地学习和运用。
(2)“儿童的技术生活”是体验快乐与进步的过程。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在技术层面要注重“动手做”,这是最突出的外部特征。而伴随“动手做”的则是“动脑思”,面向儿童生活中的兴趣与问题展开创造与解决行动。快乐体验和思维进步是“儿童技术生活”的追求。
(3)“儿童的技术生活”是信息技术运用的初步启蒙。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有技术但不求深,有运用但不求专,其学习目标能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在形式上,要有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的载体,并给儿童对技术的运用指明路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儿童属性”要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
可以说,创造“儿童的技术生活”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工具性价值寻找了一个恰当的定位,“儿童生活”就是这种工具性价值的定位之锚。
为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创造儿童的技术生活”,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课程所确定的技术范畴,认真分析和观察儿童生活与兴趣倾向,从中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为儿童寻找适合的信息技术,为技术寻找恰当的学习背景。
实现策略
我们看到,“创造儿童的技术生活”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和趋势。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以推进和实践。
1.改造陈旧的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但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却往往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呈现出陈旧的面貌,与儿童的生活发生了脱节,无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此我们要改造既有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紧紧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内容,将之引入到儿童的技术学习范畴之中,比如“云计算”、“3D打印”技术,就应该向儿童做出介绍,以丰富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感性理解。
2.增强技术性知识内容的教学,让“动手做”成为儿童信息技术学习的特征
虽然“动手做”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比较普遍地进行着,但这些“动手”往往停留于动作和知识的表象之上,没有深入到技术的本质,儿童无法通过“动手做”在“指尖上”获得智慧。我们要在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大机器人以及Scratch创作的推广力度,前者是基于程序和传感的组合,完全需要通过动手实践来感知程序逻辑和传感元器件的组合的功能,实现启迪智慧的价值目标;后者以创意设计为主,同伴间的“头脑风暴”是实践的最佳形式,能充分体现“儿童的技术生活”从技术思维到技术操作的一个流程。
以上策略的运用,会使信息技术的学习背景更多地出现生活化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技术的运用也逐渐地关注到了生活情境的创设,构建“儿童的技术生活”正在得到推动和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要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
很久以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掩盖了信息技术所蕴涵的智能价值,信息技术“动手做”的学习特征掩盖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推动效应。在一般的观念中,“工具”只具备使用的价值,“动手做”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效用不大。但实际上,信息技术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不管是其学习还是运用,都会对儿童的思维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力。小学阶段,是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要遵循这样的成长过程,在提升思维品质,尤其是在丰富和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1.为“思维”而教:信息技术课程的生长点
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只有思维的乐趣才能真正持久地吸引他们。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不仅仅是“技术”的课程,更应该是“思维”的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兴趣意识”、“知识技能”、“信息素养”、“技术伦理”等课程目标,但对信息技术与思维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缺少阐述,更未提出对应的课程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深度和教育价值,导致在实践层面把课程窄化为对“知识技能”的刻板训练和“信息素养”的泛化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缺少对学习者思维能力发展的实践与研究,随着课程中“技术”因素弱化的趋势,就不可避免地走向“空心化”,这很不利于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而事实上,信息技术课程在“知识与技能”的背后,充满了思维张力和智慧游戏。例如,在程序设计中,所谓“算法结构”就是地地道道的“数学模型”,这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不言而喻的。再如,“超链接”的信息组织方式体现着非线性思维的特点;电子表格之中对数据的处理涉及函数、表达式、排序等数学思维等。即使是在简单的“Windows画图”之中,空间与图形的概念也能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丰富的载体。北京市的武健老师更是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提出了“生活算法”的概念,进一步明晰了课程在学生思维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可以说,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像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贯穿着知识、技能、素养。挖掘这一条隐含的“思维链”,为“思维而教”,使之成为联接信息技术课程各教学模块的主线,就能在当前模糊的课程发展背景之下呈现新的目标图景。以“思维”来组织、筛选课程内容,将使信息技术课程动态鲜活,具有无限生长的空间。甚至“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的学习和使用,更是直接利用信息工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为“创意”而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着力点
当我们的学生初次接触信息技术课程,他们的内心充满着期待。虽然电脑已经如此普及,但孩子们总是期待着“课程”的“大不同”。然而,我们的课程从实践内容到达成目标都没有超脱出“技能培训”的窠臼,虽然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但缺少具体的指标加以显性表达,也使得课程价值显得模糊不清。结合儿童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天然期待以及教育者的思考,我们认为要把“创意”列为课程的价值目标之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信息化创新课程”的面目出现,让学生们为“创意”而学,这才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最有魅力之处。
随着学生对“技术”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文档编辑、PPT制作、邮箱使用等等都会成为一种日常的技能。在课程实践中,教师要从亦步亦趋的技术操作转向关注儿童头脑中丰富的想象和精彩的创意上来。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硬件和软件始终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因素,但思维和创新是永恒的。把“技术”作为底层基础,把思想能力置于“技术”之上来加以发展和引导,这是信息技術课程得以可持续生长的策略。近来,Scratch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风靡一时,这种既有程序设计思维,又有数字化创作空间,同时保持了“所见即所得”的直观生动界面的程序设计语言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激发了广大教师探究的热情。其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以“程序设计技术”为基础,为学生的创意活动提供直观生动、便利简易的平台。当然,即使是类似“Windows画图”这样普通的软件,我们也能从中开启学生的创意空间,更遑论数以千计的适合儿童使用的计算机软件了。
实现策略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我们应该加以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1.凸显信息技术之中的思维含量,把信息加工的思维过程显性化
长期以来,我们受“会用”这一个功利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操作流程的教学而忽视了操作过程中思维发展和训练的功能价值,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流于形式,价值干瘪。要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研究和推敲信息技术中包含的思维含量,重新审视已经习以为常的操作过程,把它看做是思维的过程而不是动作的组合,从而使之获得新的教育价值和内涵。同时在教学中,我们也要让信息加工中所包含的思维过程显露出来,并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让信息技术的学习始终贯穿着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超脱信息技术学习服务于日常事务的思维,转向想象力实践领域
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说是为了会使用电脑,这个回答包含了一个惯性的思维,似乎电脑仅仅是一个处理日常事务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创造的想象力工具。应该说,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思维误区,并开始了转向。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开始以“单元设计”或者说是“项目活动”的方式来检验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评价方向上,也开始从作品中技术运用的水平、技巧转移到创意、创新的能力方面。
信息技术课程要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以成长为特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和精神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物质的呈现形式。成长的世界,精神思想不断在运动变化着,儿童眼中的世界也在千变万化着。因此,一门课程如果不和儿童的精神世界相连接,那是没有生命力的,一门课程的内容如何不能动态发展,并与儿童的世界同步起来,那么这个课程就无法再为儿童的成长提供精神的动力,从而也就失去了儿童教育中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为丰富和发展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管道和途径。当课程立足于这样的一种价值之上,它才会充满生机,蓬勃发展,它才会为儿童所喜爱,才能真正助益于儿童的生活。把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联系起来,把技术掌握和精神丰富沟通起来,课程才真正地“活”起来。课程的这种“活性”,有赖于我们对信息技术教育做深刻的理解,有赖于我们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大力变革。
1.信息技术是描画现实世界的工具,它有助于儿童更清晰地认识世界
信息技术科学用简单的0和1来模拟宇宙世界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规律的发展变化描画现实世界。这种描画既简洁又深刻,既抽象又直观。它的简洁性符合儿童思维的单纯和直觉的敏锐的特点;它的直观性更符合儿童直接观察世界的便利性和形象性。信息技术所呈现的信息充沛的网络世界,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想象力世界,都深深地吸引着儿童探究的目光,把一个生动的、形象的、丰富的世界带到了儿童的面前,使他们比以往更清晰地开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之旅。
2.信息技术是通往虚拟世界的路径,它有助于儿童想象力的发挥
信息技术的出现让人们能够创造一个个信息化形象,甚至构造一个个虚拟的世界。这种对虚拟世界的构造实际上根源于人类童年的想象力,也就是和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具有契合性。因此,信息技術教育中,只要运用恰当,就完全能够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想象力培养的土壤。
实现策略
对儿童来说,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对想象世界的思索,构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的全部元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辟途径。
1.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蕴涵
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蕴涵,可以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寻找一个个教育的节点,那些动人的故事,那些思想的过程,那些伟大的创造都可以引入到课程之中,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以涵盖技术思想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儿童了解到“世界不是每天都被重新创造”,而是一代代人的智慧在推动时代车轮的前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内涵还可以通过其他学科内容的引入来加以凸显。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综合优势的工具,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领域作为课程的素材,如把故事作为技术运用的载体,或者把音乐、美术学科的因素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材料等等。总之,对于儿童的成长而言,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不仅限于它的工具性,更体现在它的人文性。把信息技术课程做成“有温度的、有同情心的课程”,这才是正确的一种价值定位。因为技术的背后往往闪耀着理念的光辉,理念的背后激荡着人性的旋律。增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性,就能让儿童在其中获得理性和感性的经验,得到完整的发展。
2.增加信息技术课程的儿童趣味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改变冷冰冰的面貌,体现其儿童性。我们要把理性的课程目标以儿童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把理性的技术运用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包裹起来,构建“儿童的”信息技术课程。为此,我们在选择课程的模块内容时候,就要考虑儿童的知识背景和认知经验,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也应该采用适应儿童趣味和审美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儿童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探究才是课程最佳的学习方式。如何给儿童搭建主动学习的环境,提供适应儿童学习经验的支架,这是最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儿童的趣味”应该引领我们的思考与实践。信息技术的儿童化运用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为课程的拓展创新提供了空间。
3.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背景
儿童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是紧密相连的,丰富的生活才能创造丰富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更多的生活场景带进课程之中,让儿童感觉到“技术”的亲切具体,更能领会到“技术”对生活的作用与价值。“技术的课程”与“生活的课程”相得益彰,“技术的学习”与“生活的体验”同步进展,这对孩子们的精神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信息的获取与加工、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信息的筛选与评价,都需要在生活的需求和场景中来寻求真实的任务。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技术”和“生活”两条线索贯穿起来,结合学习与应用两个层面,从而获得平衡的发展。此外,“技术”与“生活”的同步,也能使孩子们意识到“技术”运用中的潜在风险,从而合理地评估,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这无疑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真实教育,是对孩子们精神世界健康成长的呵护与促进。
站在儿童的视角探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我们会发现价值调整的必要,也会发现课程实践的新思路。从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出发,我们应该坚持这样的立场:一切从儿童的成长出发。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