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的最新护理

2014-08-11滕野

关键词:卧位部位病人

滕野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安全机制,当出现情况时它能唤起避免损伤的行为,也是一种个人的,主观的,多方面的体验,根据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而变化,不仅可以消耗人的精力使人疲乏,还能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及其对生活的信心。

疼痛护理的目的:通过采取护理措施,使疼痛的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使日常生活活动受到最小干扰。

疼痛的评估内容:⑴健康史:①病人口述某一部位疼痛,类似隐约的不适,压迫感或烧灼感。②可叙述有营养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因疼痛引起厌食。③可因长期疼痛引起恶心呕吐。④可叙述排便时感觉痛,常延迟大小便以避免疼痛。⑤因疼痛不能睡觉,注意力不集中。⑥用“不活动”作为对付疼痛的方法。⑦因疼痛无力进行正常活动。⑧病人感觉自我价值日益降低,并依赖别人照顾而有所顾虑。⑨因疼痛影响与别人交流。⑩因无法摆脱疼痛而日益增长的挫折感。○11可表示对依靠化学药物来减轻疼痛寄托希望。⑵查体情况:①血压升高,心动过速。②呼吸急促。③烦躁不安,定向力障碍,哭泣呻吟。④出汗。⑤强迫体位,表情痛苦,肌痉挛。

经与病人沟通,对疼痛评估其程度,并明确以下几点:①您觉得什么地方痛?②什么时候开始痛?③您是怎么痛的?(尖锐、钝痛、抽、规律的痛)。④您的痛有多严重或有多强烈?⑤什么可以缓解您的疼痛?什么会让您觉得更痛?⑥您曾试过什么方法来缓解疼痛?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⑦依照过去的经验,您若疼痛时您会怎么处理?⑧您的疼痛时一直持续的吗?若不是1天或1星期痛几次?⑨每次疼痛持续多久?

护理措施及依据:措施A:把患者安置于能减轻疼痛的卧位,在疼痛部位不能有张力和压力(例如:避免牵拉有缝线的部位)如果疼痛部位在肢体,抬高患肢。鼓励病人采用舒适的卧位,但必须至少每小时变换1次。如果患者自己不能动,护士应至少每小时帮助其改变1次卧位。理论依据A:被采用的措施不能给疼痛部位再增加更多痛苦。卧位的变化可增加组织受损部位的血液循环,预防由于减少活动而引起的并发症,如一侧肺不张,血栓性静脉炎。变换卧位可能会增加患者一些暂时的疼痛。护士应提醒患者缓慢的活动,应坚持而不可忽视这一重要措施。措施B:减少增加疼痛的因素,如:因疼痛引起的焦虑 孤独感,害怕被疼痛和疲乏压垮,倾听患者对疼痛的描述,让患者感到自己并非孤立。阐明所建立的目标是要控制所有疼痛,鼓励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如果可能时控制周围环境因素,例如:噪音、温度光线。依据B:认真倾听患者的叙述,可以表示护士愿意与其共同对付疼痛,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焦虑。清晰的说明控制疼痛或侵入性检查的目的,可提高患者的控制感。感觉到良好的休息可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和应对能力,周围环境因素可加剧疼痛,如:持续的刺激性噪音,可增加肌肉的张力和应激性。措施C:与患者一起寻找控制疼痛的方法。对病人疼痛部位采用热敷和冷疗法。依据C;热疗可增加局部供血,解除肌肉痉挛;冷疗可消肿。措施D:除非禁忌,可按摩疼痛部位或鼓励病人自我按摩。依据D:按摩可刺激皮肤,按痛阈理论,触摸体表可刺激感觉神经并限制疼痛冲动沿上行神经通路传至大脑。措施E:教会患者放松的技巧,在向患者做示范时,用眼睛看着患者的眼睛,并要求患者跟着一起做。依据E:放松的技巧可有助于降低紧张感,或帮助患者有重点的放松身体某个部位。措施F:鼓励病人多参加娱乐活动,如聊天、听音乐等以减轻疼痛。依据F:娱乐可改变单调乏味的病房生活,而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方面,有助于缓解短时的锐痛。措施G:鼓励有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患者试用催眠术,寻向意念方法。依据G:催眠术可改变患者的感觉,有益于缓解精神性或顽固性疼痛。寻向意念法是有层次地应用想象去回忆过去的愉快感觉而使疼痛得到缓解。措施H:当上述方法不适应或仍不能控制疼痛时,鼓励病人提出使用止疼药的要求。依据H:告诉患者可在疼痛发作或加剧前服用止疼药,会提高止痛效果和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药物治疗:①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尚可忍受。用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痛立克、消炎痛等非阿片类作用末梢神经系统。②中度疼痛:疼痛明显干扰睡眠,用氨芬待因、可待因、曲马多、强痛定等弱阿片类,作用于脑内和脊髓的阿片受体。③重度疼痛:疼痛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吗啡、曲马多、杜冷丁、芬太尼等,作用于脑内和脊髓的阿片受体。④辅助止痛:安定、氯丙嗪、卡马西平等。

用药效果及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①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受损、出血、消化道溃疡是止痛药常见的副作用。②阿片的副作用:恶心呕吐,便秘和尿潴留。

护理评价:①患者接受护理措施后能否重新参与正常的日常生活,与他人正常交往。②是否减轻疼痛,身体状态和功能是否改善,自我感觉是否舒适。③病人焦虑情况是否减轻,休息睡眠质量是否良好。④通过护理患者对疼痛的适应能力是否增强。

护理疼痛患者时,首先应信任患者,并确定疼痛存在,从患者的疼痛表现及影响因素等多方面来评估疼痛的程度,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endprint

猜你喜欢

卧位部位病人
谁是病人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病人膏育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
简便警示卧位角度测量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