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田县芙蓉李园土壤肥力状况与丰缺原因探讨

2014-08-10林万树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古田县芙蓉园地

林万树

(福建省古田县土肥站 352200)

古田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也是食用菌之都,更是闻名省内外的水果大县。水果为该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古田芙蓉李是独有的地方特色产品,深受粤﹑港﹑澳消费者青睐。自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以来,在全县2750 hm2的芙蓉李园地开展了耕层土壤养分调查,采集土样1230个,检测各种养分指标1.476万个。制作了一系列数字化图件,建立了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属性数据库和地力管理信息系统,摸清了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养分现状空间分异与变化趋势,为芙蓉李配方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根据古田县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利用GPS进行采样点定位,严格按照亚热带果树营养诊断样品采集技术规范要求,分别在不同地区、树龄、土壤、管理等果园进行随机多点取样。每个样品取样的控制面积≤10 hm2,采样深度为0~40 cm。累计采集土壤样品1230个。分别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全磷、全钾等项目。

1.2 检测方法

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油浴法,全氮采用半微量开氏法,有效磷采用0.5 mol/L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缓效钾采用硝酸提取—火焰光度计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火焰光度计法,pH值采用酸度计法。土壤养分丰缺指标采用2006年福建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古田县芙蓉李园地空间分布

古田县有14个乡、镇、街道,其中油柰种植地区主要分布于中西北部的8个乡、镇、街道。南部2个地处闽江两岸的镇,由于海拔较低,不适应落叶果树芙蓉李的生长。东部的4个乡、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基本无芙蓉李种植。

表1 福建省园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试行)

2.2 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2.2.1 有机质 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表2~3结果表明,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变幅介于2.2~61.9 g/kg,总平均值为 (22.7±8.1)g/kg,变异系数为35.68%,说明全县芙蓉李园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处于丰富水平。其中含量丰富的占63.2%;含量中等的占32.3%;缺乏的只占4.5%。各地区间有机质含量均值介于13.4~26.70 g/kg,全县除经济与交通条件最差的泮洋乡有机质均值未达丰富指标外,其他乡镇均超丰富标准。

2.2.2 全氮 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全氮量变化范围为0.14~3.22 mg/kg,全氮量总平均值为(1.11±0.6)g/kg,变异系数为54.05%。说明全县芙蓉李园地全氮含量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全氮含量最高的是平湖镇,中等水平以上的占72.5%。泮洋乡全氮缺乏比例达84.6%,丰富面积则为0(表2~3)。

2.2.3 碱解氮 从芙蓉李园地土壤碱解氮不同地区肥力含量 (表2~3)看,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碱解氮以中等和缺乏水平的样品占绝对优势,分别占园地土壤总样品的65.9%与31.8%,碱解氮丰富的土壤仅占2.3%。总变幅介于17.8~426.0 mg/kg,平均值为 (136.3±67.7)mg/kg,变异系数为49.78%,全县除泮洋乡外,其他乡镇街道碱解氮含量均值都处于中等水平。

2.2.4 有效磷 从表2~3可看出,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较大,有10个样品检测值接近0。变化范围0~181 mg/kg,总平均值为(38.2±39.4)mg/kg,变异系数为103.14%。从有效磷含量丰缺度分析,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有效磷主要以丰富与中等为主,分别占园地土壤总样品的46.3%和45.7%,有效磷含量缺乏的占总样品的38.0%。有效磷含量丰富区域主要位于凤埔、平湖、大桥、吉巷、城西、城东等乡镇街道,合计样品1178个,有效磷丰富区域占总样品的95.7%。有效磷含量中等区域只有凤都与泮洋两乡镇52个样品,占总样品的4.3%。说明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处于丰富水平。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2.2.5 速效钾 表2结果表明,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速效钾以缺乏水平的样点占绝对优势,占总样品的72.8%,中等和丰富指标分别只占总样品的14.9%和12.3%。速效钾含量较丰富区域只有凤埔乡,全乡150个土样中丰富的占35.4%。凤都、泮洋两乡镇甚至出现丰富样品零纪录。其他乡镇速效钾含量都严重缺乏。凤都镇缺乏比例超过90%,6个乡镇街道缺乏比例超过70%。从肥力含量统计(表3)看,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较大,有26个样品测试值为0。变化范围是0~344 mg/kg,总平均值为 (69.3±51.6)mg/kg,变异系数为74.46%。没有一个乡镇街道均值达丰富水平,而均值<80 mg/kg的缺乏区域有6个乡镇(街道),说明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速效钾普遍缺乏。

表2 古田县油柰园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单位:%)

表3 各乡镇古田芙蓉李园地土壤养分变化范围

3 古田县芙蓉李园地主要土壤肥力丰缺原因

3.1 土壤全氮、碱解氮丰缺原因

从全氮含量与碱解氮含量地区间比较看,碱解氮含量高的地区全氮含量相应也高。造成土壤全氮与碱解氮含量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城西、泮洋、凤埔等乡街道多数园地坡度大、海拔高,造成水土流失,淋洗了土壤氮素,再加上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果农施用有机肥困难。其他几个氮肥含量高的乡镇都地处古田翠屏湖周边,交通便利,地势低平,土壤熟化度高,长期以来农民施用大量鸡、鸭、牛、羊、猪粪及食用菌下脚料等有机肥,所以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增加和氮素富集。

3.2 土壤有效磷丰缺原因

造成古田芙蓉李园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丰缺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一是有效磷含量高的几个地区均分布在古田溪流域及翠屏湖周围,土壤矿物质养分含量的物质基础较好,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加上交通便利,人为长期大量施用磷肥等因素,有利于土壤磷素的补给和富集,故有效磷含量明显提高。二是有效磷含量丰富的地区,经济与交通条件好,无机肥料投入多,特别是果农大量施用三元素复合肥 (15-15-15),氮、钾肥被芙蓉李吸收利用,而磷素剩余容易被土壤固定而累积。

3.3 土壤速效钾丰缺原因

芙蓉李园地土壤速效钾严重缺乏的原因:一是芙蓉李园地土壤钾肥的投入和作物的吸收数量关系。由于芙蓉李是高耗钾肥果树,芙蓉李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氮、磷、钾比例为1∶0.6∶1.6,50 kg芙蓉李鲜果,需从土壤中吸收N 0.75 kg、P2O50.45 kg、K2O 1.2 kg。但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使用三元素复合肥 (15-15-15),很少另外增施钾肥,芙蓉李所需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形成钾肥不足磷肥多余局面,致使果实生长后期有不同程度的裂果现象发生,影响产量与品质。恶性循环导致土壤钾素普遍缺乏。二是该县地处中亚热带区,气候温润多雨,土壤成土过程中矿物风化淋溶作用强烈,矿物质分解相对彻底,土壤钾素易溶于水,造成大量钾素淋失。加上芙蓉李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掠夺了大量钾肥,导致土壤钾素总体水平较低。

4 结论

通过对1230个土样的分析测试表明,古田县芙蓉李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碱解氮含量中等,有效磷以丰富、中等为主,速效钾含量严重缺乏。因此,生产上应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加钾肥和硼锌肥施用,并在冬季芙蓉李园地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的同时,撒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泮洋乡要增施有机肥,同时还要增施无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

猜你喜欢

古田县芙蓉园地
园地再现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我的芙蓉李树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生命最后一刻 心里想的全是群众——追记古田县庄里村党支部书记 周炳耀
我们是老年大学生
——福建省古田县老年大学校歌
古田 古田县凤都镇三措并举推进乡村旅游大提升
书画园地
轻嗅芙蓉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