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2014-08-10刘志钧李俊英李中平熊爱莲
刘志钧,李俊英,李中平,熊爱莲
(1.张家口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北张家口075000;2.张家口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张家口0750003;3.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4.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外科,河北 张家口075100)
骨质疏松症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骨密度降低、组织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骨疾病,其脆性增加,容易引起骨折,由于胸腰段脊椎活动度大、负重量多等生理特点,所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易发生于此[1]。骨折后长时间卧床,自主活动受限,不仅影响脊柱功能的恢复,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笔者采用补肾健骨汤内服治疗OVCF,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OVCF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55~76岁,平均(71.2±6.5)岁;病程 7~39个月,平均(22.9±17.7)个月。治疗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53~75岁,平均(72.3±6.2)岁;病程7~40个月,平均(23.8±16.9)个月。2组均符合《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2],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持续不能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有压痛及叩痛;骨密度检测诊断为骨质疏松症;X线片示椎体压缩性骨折。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成骨不全、肝脏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影响骨代谢疾病,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脏、肾脏、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精神疾病等患者,3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治疗该病的药物。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患者椎体是否稳定情况,对照组采取相应的手法复位和手术固定治疗,同时加服迪巧0.6 g,1次/d,维生素 D 10 000 u,1次/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肾健骨汤,组方:熟地黄30 g,山药 15 g,山茱萸 15 g,淫羊藿 18 g,龟板 15 g(先煎),肉苁蓉10 g,菟丝子10 g,枸杞子 18 g,骨碎补10 g,鹿角胶10 g(烊化),牛膝10 g,三七3 g,丹参15 g。水煎至200 mL,分2次早晚温服。辨证:阴虚有热者加知母、黄柏;阳虚者加巴戟天、制附子、肉桂;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当归、阿胶等;腰膝酸软者加杜仲、续断;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2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止痛药、补肾药及与本病相关的药物,中后期鼓励患者稍行户外活动,以增加对骨骼的应力刺激,同时嘱患者避免搬负重物和剧烈运动。连续服用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痊愈:骨折愈合,压缩椎体大部分恢复正常形态,胸腰部无明显不适症状,截瘫消失,功能基本或完全恢复;好转:骨折愈合,局部外观畸形及压缩椎体形态较治疗前改善,截瘫好转,胸腰部有轻微压痛或基本消失,功能有所好转;未愈:局部外观畸形仍存在,压缩椎体形态无改善,截瘫无改善,胸腰部疼痛及压痛无好转,功能障碍仍存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本组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s,n=46)g/cm2
表1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s,n=46)g/cm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0.783±0.015 0.963±0.020别#对照组 0.779±0.020 0.832±0.027
2.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46) 例(%)
3 小结
OVCF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的并发症,属中医的骨枯、骨疹、腰痛范畴,其主要病位在肾。故在治疗上应补肾壮骨,填精益髓,以促进骨折的愈合[5-7]。补肾健骨汤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等症;山药补脾养胃,补肾涩精;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龟板滋阴,补血;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有调整内分泌、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牛膝散瘀血,消痈肿;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丹参祛瘀止痛,凉血消痈。现代医学认为,淫羊藿、肉苁蓉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意,可以阴阳双补,还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可提高性激素水平,促进骨细胞的合成。方中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骨骼微循环作用[8]。
[1]罗先正.骨质疏松症骨基础理论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8:29-30.
[2]刘忠厚,杨定焯,朱汉民,等.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2 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4-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6.
[4]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合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5]张艳,刘波,朱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729-730.
[6]金珉延,郑洪新,朱辉.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大鼠下丘脑BMP-4、Smad6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8):556-560.
[7]汤耿民,沈霖,方肇年,等.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疗效机理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8(4):58-60.
[8]卢志胜.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4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