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证求全,辨证求本
2014-08-09孟祥月牛飞王中男
梁 超,孟祥月,牛飞,王中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中医临证之际若要取得较好疗效,当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刻理解中医药的实践性、抽象性和辨证性相结合的辨证思维方式。导师王中男教授临床诊疗之时,于问诊之际必结合面部色诊、耳轮毛发、舌诊、脉诊全面审察,收集病人四诊所得,一丝不苟。究其心得曰:先哲早已谆谆告诫,辨证是中医的精华所在,若得辨证精准,必须做到审症求全,辨证方能求本。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导师临证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 慎遵四诊,见微知著
四诊合参是中医临证的最基本模式,但在临床过程中很多医者却不能严格遵守,往往顾此而失彼,凭一得而论。清末名家郑钦安曾说过:“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要做到准确辨证,必须从辨“症”开始,因为“症”是疾病和证候的外在标识,是疾病本质的外现[1]。导师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谨小慎微,务求四诊全面。通过“望、闻、问、切”全面诊查,收集临床资料,获取病情信息,综合归纳,作出诊断,以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人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通过四诊来“视其外应,测知其内”,是对疾病诊断的认识过程[2]。《素问·脉要精微论》论述“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3]。《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4],均强调四诊合参的重要意义,表明四诊所涉及范围之广泛,内容之丰富,认为人体一切表现以及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均在四诊所诊察之列。导师临床细审面部主色,舌之体、形、质、苔,详询病情始末,总能得出意想不到的症候,细致入微,又往往是判定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关键。
“见微知著”,顾名思义,即通过身体某些局部的微小变化,进而测知整体的状况。《医学心悟》中“见微知著”,其意在“病在未形先着力,明察秋毫乃得之”[5]。《金匮要略》亦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论述[6]。导师总嘱在谨遵中医诊断四诊合参基础上,更要做到现有脉证与既往病史及诊疗经过的全面结合,切忌诊病初始便寻微找细,见得某一脉证就急于作出诊断,最终导致辨证方向有误,贻误病情。如此便是曲解了“见微知著”之本意,便与盲人摸象、缘木求鱼无异。中医治病,旨在“治病求本”,并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即寻找疾病出现的根本机制及有效的防病传变。做到见微知著,不仅是对医者医术的肯定,更是对患者负责的前提。
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导师经常教育我们,在重视舌脉证的同时,要学会总结归纳。临床中很多疾病的证型并非单一存在,而是相互交错,我们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要有机结合,综合分析。例如有些失眠患者,面色萎黄,头晕,心慌乏力,胸闷,易怒,善太息,大便溏,舌质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导师认为其病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横乘脾土,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弱,营血不能上奉于心,心伤则阴血暗耗,则神不守舍,以致失眠[7]。治疗以归脾汤为主,但需加入疏肝理气之药,以提高疗效。
2 详辨阴阳,去伪存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即是指中医诊断首要的任务是辨别阴证与阳证[8]。就睡眠而言,更应从阴阳入手。人体阴阳之消长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阳气入于阴便成睡眠,阳气出于阴则为觉醒。人与日月阴阳相应,天人合一,调节着阴阳平衡;反之,营卫之气不循常度,阳不得入于阴而致不寐[9]。《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于阴阳为统领就能很好地理解中医学中关于不寐证之病机[10]。在临床中,导师谨遵“详辨阴阳”的指导思想,卯时加入一些温阳之药,酉时加入一些潜阳入阴之药,来改善失眠患者“昼不精,夜不瞑”病理状态。
在临证中,导师注重“去伪存真”的辨证理念,不被患者出现的表象所迷惑。表象毕竟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甚至可能将本质掩盖。如中医临床上经常出现的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寒热真假,以及真实假虚、真虚假实之虚实真假,都需要我们用精准的辨证,去伪存真,拨云开雾,找到疾病本质所在,而根本就在于详辨阴阳,针对症结,确立有效处方。
3 未瘥勿忧,纠偏勘误
导师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规律性认识,其思虑缜密,意蕴宏深,遣药灵巧,值得师法。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要做到每个病人均有确切疗效,实属不易。老师认为,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是复杂多变的,面对不同的患者,虽然相同的疾病,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症候变化多端,一方不能奏效之时,切不可盲目变法更方,忧心忡忡,应以未瘥勿忧,纠偏勘误为原则。若患者经过治疗后未见明显疗效,我们首先把首次治疗的无效看作是下次有效的基础和借鉴,应在此基础上详审症状,发现偏颇,澄清误判,把各个因素全面的考虑进来,重新辨病与辨证。辨病有助于指导辨证,辨证有助于充实辨病,病证结合,再立法、更方、用药。临床中就有这样一个患者,通过其自述和老师的诊察,诊断其为心脾两虚型失眠,遵医嘱服药5 d后复诊,未见疗效。后在重新问诊中得知,近3 d因与丈夫争吵而动怒。故导师在原方基础上,加合欢花、香附、龙骨、牡蛎以条达肝气,开郁除烦,镇静安神,并加以心理疏导。5 d后复诊,疗效明显。试想如若不重新辨证,只盲目更方,必再失疗效[11]。
4 效验勿喜,当求不足
《金匮发微·许半龙序》中提到“历来治古书者,造端于善信,而成功于善疑。不善信则涉猎不专,不善疑则茫昧而失实。”[12]老师常提倡的“效验勿喜,当求不足”,即是对其有力诠释。不能因为患者病情一时好转,而忽略了其他病症的潜在隐患以及愈后的调养。导师认为,中医重在思考,究其本,我们要钻研其好转的机制、组方的原则以及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样大治则中的运用,找出疾病的根本所在,进一步巩固疗效。紧密围绕中医治病求本的根本原则,全面调理阴阳,使身体正气来复,杜绝复发。正如《内经》中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样我们才能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5 病案举例
于某,女,60岁,2014年4月12日因“失眠10年,四肢关节僵痛4年,加重15 d”来我院就诊。自诉经多家医院医治无效,曾服中药,效亦不显,遂来求治。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烦,心慌乏力,动则汗出,四肢关节僵痛,晨起重,恶风畏寒,足凉,大便溏,舌质红,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既往明确类风湿关节炎病史。西医诊断:失眠,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不寐,痹证,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亏虚。治法:益气养心、安神通络。处方用归脾汤加减。方药组成:人参15 g,白术15 g,当归15 g,黄芪30 g,炙甘草15 g,酸枣仁20 g,合欢花20 g,生地黄30 g,炙附子15 g(先煎),干姜5 g,丹参15 g,羌活15 g,鸡血藤15 g,络石藤10 g,煅龙骨30 g(先煎)。5剂,水煎服,2次/d,早晚各服1次;脑功能治疗仪进行磁疗和电疗10次,1次/d;耳穴1次;同时给予鸡血藤15 g,络石藤15 g,川芎15 g,骨碎补15 g,秦艽15 g,煎汤熏洗。2014年4月19日2诊:患者自诉睡眠时间增长,多梦易醒、心慌乏力、恶风畏寒症状减轻。现晨起关节僵痛,动则汗出,舌红苔薄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上方去络石藤,加徐长卿15 g,延胡索15 g,5剂,服法同上;外洗药物不变。2014年4月26日3诊:睡眠改善,心烦心慌、动则汗出、关节僵痛减轻,现以下肢关节疼痛为主,舌脉同前。给予前方去鸡血藤、羌活,加入牛膝15 g,5剂,服法同上;外洗药物不变。
按:患者久病,气血虚弱,营血不能上奉于心,心伤则神不守舍,以致心神不安;正气不足,素体虚弱,腠理空疏,肌肉、经脉、筋骨失于濡养,外邪乘虚而入,引发为痹证[14]。方中人参、白术、当归、黄芪、炙甘草、酸枣仁、合欢花、生地黄、煅龙骨补气养血,解郁安神;炙附子、干姜、丹参、羌活、鸡血藤、络石藤散寒止痛,活血通络。同时配合脑功能治疗和耳穴协助治疗失眠[15];配合中药熏洗,通过药力和热力的共同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诸药合用,使气血得补,正气得复,肌表固而诸症逐渐恢复。
[1]孙鑫,仝小林.仝小林教授治疗失眠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9(12):1-5.
[2]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7-28.
[3]任秀玲.《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证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63-66.
[4]王居正,郭教礼,杨波.《素问》“目明,心开而志先”析微——“望而知之谓之神”浅议[J].现代中医药,2003,7(1):10-11.
[5]李国鼎.对中医诊断基本原理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5):3-5.
[6]杜进军.肝病从脾论治[J].吉林中医药,2013,33(7):663-664.
[7]党梓铭.现代时间规律融合子午流注纳子学说治疗失眠的理论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
[8]柴瑞震.阴阳学说是《黄帝内经》的基础理论核心[J].中医药学刊,2005,23(8):1384-1387.
[9]烟建华.《内经》睡眠理论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8):765-767.
[10]王丽贤,刘金涛.《内经》理论与失眠的分类证治[J].河北中医杂志,2012,34(8):1229.
[11]滕晶.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医研究,2008,21(5):1-5
[12]刘弼臣.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论名医之路三阶梯[J].中医药通报,2009,8(10):1-7.
[13]付晓兵,曾琴,任建坤,等.从少阴病“但欲寐”论肾阳与睡眠[J].河南中医杂志,2011,34(4):1-7
[14]张洪.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