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防败毒散加减配合拔罐治疗风寒感冒

2014-08-09刘洪玲

吉林中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羌活独活桔梗

刘洪玲,王 娜

(天津市河西区中医医院,天津 300201)

感冒是机体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本病属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笔者临床采用荆防败毒散加减配合背部拔罐治疗风寒感冒30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1例病例均为门诊或急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8~55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7~50岁。2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风寒感冒的诊断标准: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体温在38 ℃以上,病程在48 h之内者。

1.3 排除标准 使用过治疗药物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荆防败毒散加减,药物组成:麻黄6 g,荆芥10 g,防风10 g,川芎15 g,羌活15 g,独活15 g,前胡10 g,茯苓10 g,枳壳10 g,桔梗6 g,甘草6 g。上方水煎服,1次/4 h,体温降至38 ℃以下,改为1剂/d,早晚分服;同时配合背部督脉及膀胱经闪火法拔罐,留罐10~15 min,1次/d。对照组口服葛根汤颗粒(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次/d,6 g/次,3 d后观察治疗效果。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感冒病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临床痊愈:治疗3 d以内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症状全部消失,且随访1周无反复;显效:治疗3 d以内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治疗3 d以内体温较以前降低,感冒主要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治疗3 d以内体温未降或升高,感冒主要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3.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1]治疗组痊愈36.7%,显效46.7%,有效13.3%,无效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22.6%,显效41.9%,有效16.1%,无效19.4%,总有效率8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2 2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荆防败毒散加减配合拔罐治疗风寒感冒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退热时间、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状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h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荆防败毒散出自《摄生众妙方》,具有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的功效,用于感冒初起,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方中麻黄辛温,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与荆芥、防风同用,可增强发汗解表力量以退热;羌活、独活,发汗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川芎为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行气和血,祛风止痛,可加强羌活、独活宣痹止痛之效,以除头身肢体疼痛;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利气宽胸,前胡降气祛痰,配枳壳、桔梗又可加强宣肺止咳祛痰之效;茯苓、甘草和中健脾,以除生痰之源,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发汗散寒,祛风祛湿,宣肺止咳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2]表明:方中羌活、独活、川芎、前胡、茯苓、甘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羌活所含挥发油有明显降低体温、显著的解热作用,能提高痛阈,具有镇痛作用。独活煎剂有明显的镇痛及镇静和解痉作用。柴胡注射液及其煎剂可通过减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元cAMP合成和释放而发挥显著的解热作用,其所含柴胡粗皂苷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镇静作用。川芎挥发油对大脑活动有抑制作用,川芎嗪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桔梗、甘草、茯苓也有解热、镇痛及镇静作用;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桔梗、甘草、枳壳同时具有抗炎作用;羌活、独活、前胡、川芎、甘草、茯苓、桔梗还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同时柴胡、川芎、桔梗还具有较强的镇咳、祛痰作用,甘草具有镇咳祛痰作用的同时还能对抗乙酰胆碱及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川芎对哮喘发作还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荆防败毒散除了有较好的解表退热的作用,还对解除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均有明显疗效,抗病毒效果好[3]。

风为阳邪,易犯阳位,风寒之邪自表而入,先入犯太阳经,故治疗当从其侵犯的部位着手。背部为督脉和足太阳经之所,督脉行于脊柱内部,上达脑内,为“阳脉之海”,有总督诸阳经的作用,能激发人体正气,有扶正功能;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为阳中之阳,为诸阳经循行交会处,该经还分布着与五脏六腑相对应的背俞穴,故背部拔罐可刺激背部督脉及膀胱经腧穴,调节脏腑营卫之气、激发人体正气,鼓舞一身之阳气,使人体正气充足,免疫力提高,从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抵御外邪入侵[4-6],近而缩短感冒病程及发病次数。风寒之邪入侵皮毛后,尚未入里,尽快予以拔罐,可驱邪外出,防病邪入里传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1-72.

[2]李炳照,陈海霞,李丽萍,等.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1-35.

[3]邹胜.荆防败毒散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J].山西中医,2010,26(3):11-12.

[4]刘金霞.背部刮痧及走罐治疗感冒发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3(3):56-57.

[5]王志江,陈成.针刺养老穴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背肌筋膜炎[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0,1(11):55.

[6]陈艳,郝小军,杨香敏,等.捏脊浅刺加拔罐疗法对易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7,29(9):816-817.

猜你喜欢

羌活独活桔梗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云南宽叶羌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应用前景探讨
羌活
桔梗及其种植技术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独活寄生丸临床新用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
羌独二活分治上下寒湿症
独活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