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
2014-08-09段英春
段英春,刘 芳,张 彦
(解放军第二○八医院理疗科,长春 130063)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主要表现为瘫痪侧肩关节疼痛及上肢综合运动功能障碍,伴手部水肿、皮温升高、皮肤发红等[2]。我科于2009年3月—2011年3月间采用电针针刺患侧肌群受力大、易于损伤的部位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20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例均为2009年3月—2011年3月到我院康复理疗科门诊及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45~86岁,平均59.5岁;病程14 d~19个月。西医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符合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脑卒中病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排除标准:收缩压高于170 mm/Hg,心脏病患者如房颤、安装起搏器者等、骨折未愈合、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患者采取单盲法随机分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组及康复组各60例,2组的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方法
2.1 康复组 运动疗法2次/d,作业疗法2次/d,推拿按摩2次/d,共治疗8周。
2.2 电针结合康复组 在康复组的基础上加电针疗法,选穴如下。手少阳经:天宗穴、肩贞穴、 俞穴;手太阴经:云门穴;手阳明经:曲池穴、手三里;手少阴经:少海穴;经外奇穴:肩前穴(肱骨大小转子间沟)、肩峰穴(冈上肌于肱骨外上髁附着点);阿是穴:在以上穴位周围的痛性结节处或易于损伤处加刺1针。同时用电针仪(青岛鑫开实业有限公司,G6805-Ⅰ型)4组调至疏密波对经穴及奇穴加强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最大限度,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3 d休息1 d,共治疗8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 治疗前后由专人对患者进行评定记录。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中上肢评测部分(满分66分)及皮尺测量(绕虎口1周)3种方法,分别对肩关节疼痛、上肢综合运动功能障碍,手部水肿程度进行评价。治愈:肩关节疼痛及手部水肿消失,上肢评测>63分(即患肢轻度运动障碍);显效:肩关节疼痛降2级,手部水肿消失>75%,上肢评测56~62分(即患肢中度运动障碍);好转:肩关节疼痛降1级,手部水肿消失>50%,上肢评测55~33分(即患肢明显运动障碍);无效:肩关节疼痛及手部水肿无改善,上肢评测<33分(即患肢重度运动障碍)。
3.2 结果 治疗后,2组大部分患者肩痛、肢体障碍与水肿均有改善,但电针结合康复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组(P<0.05)。见表1、表2。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康复组比较,#P<0.05。
时 间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VRS皮尺测量/cm治疗前评分13.44±7.875.07±3.5426.35±5.06治疗28d后35.79±12.453.67±2.3324.65±3.35治疗60d后45.34±14.061.67±1.5721.89±2.33
4 讨论
目前现代医学对肩手综合征发病原因尚无明确定论,较公认的发病关键环节是中枢损伤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血管痉挛反应,但卒中后肩关节正常的生物力线、解剖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所致的局部损伤也不能忽略,二者间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脑卒中后瘫痪侧肢体肌张力的异常与肩痛成正相关[4],从解剖功能来看,肩关节的正常活动依赖于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肌肉与动力性肌肉的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的肌肉一般为短肌,包括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三角肌及组成肩袖的肌肉群,这些肌肉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使肱骨头在任何活动时都保持在关节盂内;动力性肌肉多为长肌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喙肱肌,这些肌肉维持上肢屈伸、旋转。脑卒中后瘫痪侧肢体出现2种可能的病理反应:一是正常状态下,肩关节的短肌会悬吊肱骨头对抗肢体自身重力,瘫痪侧肌力与肌张力降低,会引起此类肌肉长时间以低肌力对抗肢体自身重力,相当于超负荷工作;二是瘫痪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时会使稳定性肌肉与动力性肌肉运动时呈异常痉挛状态。这2种情况均使肩臂部肌肉的附着点经常受到非生理性牵拉,出现渗出、黏连等病理反应,反复损伤易形成瘢痕、结节等,导致局部神经—血液循环障碍,运动时激惹周围肌肉、筋膜等组织保护性痉挛,引起或加重肩部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
本组研究选用的针刺部位均位于上述肌肉于肩胛骨、肱骨上的附着处或交织处,如天宗穴和 俞穴,位于三边孔、四边孔范围,均为受剪力大、易于损伤的部位[5-6]。
[1]张玉红.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6例[J].吉林中医药,2010,30(5):421.
[2]南登 .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8.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81.
[4]丘卫红,窦祖林.偏瘫患者肩痛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997,1(3):198.
[5]徐哲,吕淑莲,刘洋.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6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24.
[6]史丽英.针刺结合康复分期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9(2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