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巴天唱:萨玛酒歌

2014-08-09李初初

西藏人文地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酒歌勒布阿姐

李初初

萨玛酒歌是在门巴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抒情歌曲,是一种自由演唱的助兴式酒歌,也是门巴族民歌中一个主要的诗体。

勒布沟内的人都认为次仁曲宗的萨玛酒歌唱的最好,“人那是相当的漂亮,歌唱的那是相当的棒!”于是,她的名字被叫成了“阿姐相当”。

阿姐相当

最开始,她只笑,说很少的话。我们有点一筹莫展。但当几杯酒下肚,她的脸上开始微微泛起红晕时,我就知道,有戏了。

这个清晨,并不是我与她的第一次见面。头一晚,我在麻玛乡走出旅馆到大门外的小茶馆买牙膏和牙刷等洗漱用品时,就看到茶馆的里间坐了一屋子人,有个穿戴门巴族服饰的女性正站起来唱歌。

她就是“阿姐相当”。当时我一愣,觉得她的歌唱得好听极了。也许正是因为太好听,所以当时都忘记了联想这或许正是门巴民歌当中的萨玛酒歌,我们苦苦想寻找和聆听的一种天籁之音。

在整个勒布沟,会唱萨玛酒歌的人很多。但最出名的却非两个人莫属,他们两人都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巴萨玛酒歌的传承人。一位是男性,边巴次仁,一位是女性,次仁曲宗。

次仁曲宗就是“阿姐相当”。现在,大家一般只称呼她后面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来得颇有渊源,非藏语,也非门巴话的音译,而是汉语,字面的意思就是“阿姐次仁曲宗人那是相当的漂亮,歌唱的那是相当的棒!”这个名字,显然应是出于某位上级汉族领导干部的赞许。

说阿姐相当是整个错那县几个门巴民族乡中萨玛酒歌唱得最好的人,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人气最高毫不为过。她已经被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萨玛酒歌的传承人。她早已经是勒布沟内家喻户晓的名人了。2010年,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民族歌曲收录的节目组,请她到北京待了12天,录制了她唱的门巴萨玛酒歌,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播放。有些外地来的游客和名人,为了一睹她唱萨玛酒歌的风采,不惜下重金请她。每晚唱那么几首,有人给她的报酬达3千5千之多,当然1千的也有,报酬多少,她并不在意,也不是按报价的高低来决定唱与不唱。要想听到她唱歌,一定要讲缘分,还有她的心情。

能听到阿姐相当唱歌,得益于我们的宣传部索朗德吉部长及文化局次仁旺堆副局长,不是因为她(他)们的领导身份,而是与阿姐相当私交那是相当的好,于是帮我们联系阿姐相当采访时,阿姐相当那是相当爽快地就答应了。

虽然名为酒歌,门巴萨玛酒歌并不是只在喝酒时才唱。但酒在门巴人的生活中,可谓最寻常最不可或缺的饮品,为了打消阿姐相当的采访顾虑,我们专门搬去了一箱啤酒,在她舅舅的房子,麻玛乡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行宫——“波布拉康”旁边的一所小木屋内,我们一边陪她喝酒,一边听她聊起她自己与萨玛酒歌。

阿姐相当是从20多岁时开始学唱萨玛酒歌的,主要师从她的母亲旺珍老人以及沟内其他会唱萨玛酒歌的老人。旺珍老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还健在,她原来是勒布四乡里唱萨玛酒歌最好的人,“50多岁时,她还在被县里选去参加亚玛绒物资文化节的演出活动,不一样的歌子,她能唱出30多首!”阿姐相当显得相当自豪。

母亲的遗传的天分和传授的优势在阿姐相当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她现在可以唱不同的萨玛酒歌20多首,与年轻时的母亲比,虽略有差距,但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了,因为现在能唱5首以上萨玛酒歌的歌者,就已经很难得见了。这些酒歌的词与曲调,都是靠着传唱的方式得以继承的,因为门巴语只有发音,记录出来是藏语的形式。如此说来,萨玛酒歌还是比较难掌握的,“县里让我对20多个唱萨玛酒歌的人进行了培训,后来只剩下5个人,再后来,只有两个人能达到毕业的标准。”阿姐相当说。

阿姐相当有两个妹妹,其中一个也会唱萨玛酒歌,但唱不到她那么多曲目,也唱不到她这样好。问及为什么勒布沟内别人都没有她唱得好,阿姐相当笑而不语,显得有些害羞。她曾经上完了小学6年级,初中也读过半年,藏语很好,汉字也认识不少,能与我们进行一些直接的交流。

次仁旺堆副局长替她打了圆场,“第一,阿姐相当的天分好,学唱萨玛酒歌比别人快,比别人多,这是她的一个优势;第二,是她能放得开,不像其他人那样比较害羞与保守,见了生人紧张;第三她的嗓音条件是最好的;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她能唱得很到位,歌词中的韵味、意境她都能够给唱出来最后,她还在民间教了不少学生,这对保存和传承门巴萨玛酒歌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她为什么被选为传承人的原因。”

萨玛酒歌

酒过三巡,我们邀请阿姐相当即兴为我们来上一曲。开始在院子里,后来场地换到了外面仓央嘉措行宫下的小广场上,这时阳光刚刚出来,她身着门巴服,腰上围着门巴的“给玛”(相当于藏族的邦典),在广场上为我们用心演唱,绑着辫子的头上戴着名为“棒佳”的帽子,这时候,我发现她显得如此年轻,根本不像她49岁那真实的年龄。

门巴语并不是一门我们可以听得懂的语言,她那仿如天唱的曲调,动静结合,时而静如头上的云朵,时而又动如山中的水流,有时悠远如那蓝天,有时又近如眼前巍峨的高山。我们更无法知晓其歌词意义,但好在通过次仁旺堆副局长的介绍,能略知一二,比喻这首《欢聚之歌》中,有段大意是这样的:

家乡美酒啊今日最香,

倾吐心声啊奉献衷肠;

有酒不喝啊等何日醉?

有话不说啊待何日讲?

良辰美景啊何时再来?

亲朋好友啊何日再聚?

今日相聚啊永不分离,

明日再来啊重逢此地。

在萨玛酒歌里,有相当数量是描写欢聚的。这首《欢聚之歌》,仿佛让人看到了一段门巴族山寨夜晚聚会的长镜头:熊熊燃烧着的火塘边,端坐着众多的乡亲,一位门巴族成年人立在其间,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提着酒壶,边向客人敬酒,边唱着动听的酒歌。人声鼎沸,杯盏叮咚,酒香飘飞,歌声如潮。

在热烈的场面描绘中,包含着对民族生存的祈愿和祝福,充满了聚会时的欢乐和忘我的情怀,隐含着别离后的忧伤和无奈。这《欢聚之歌》,仿佛冬天里的一把烈火,烤得人暖洋洋的,忘却了严冬的寒冷;恰似一杯烈酒,醉得人迷迷糊糊的,忘却了生活的艰辛;不由得喝之、舞之、歌之、醉之……

是啊,“有酒不喝啊等何日醉?有话不说啊待何日讲?”,既表达了一种对命运不可知的无奈,也传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要辜负了大好的时光!

萨玛酒歌是在门巴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抒情歌曲,是一种自由演唱的助兴式酒歌,也是门巴族民歌中一个主要的诗体。最初只限在喜庆酒宴上,随着生产的发展,越来越普遍地被门巴族人们传唱。集会、分离、欢聚、婚宴、劳动时都可以唱。名为酒歌,虽不局限于筵席和酒桌之上,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要以酒伴唱。

错那县勒布沟的门巴族人民,很善于用萨玛酒歌抒发情感,表达理想、追求愿望,坦露自己的心声。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萨玛酒歌伴随着门巴族人们在天地之间奔流回荡。

应该说,聚居在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门巴族,是一个极富诗意和幻想的民族。千百年来,门巴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把改天换地的英雄业绩,灵云飘荡的奇思妙想,和那曾经的理想与追求、幸福与苦难,都寄予在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故事、一个个舞蹈中。优秀的门巴族民间文艺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怀着对本民族的热爱,将门巴族的历史、文学口口相传保留至今。今天,当我们阅读到门巴族特有的神话传说、民间古典情歌、民间叙事诗、民间戏剧时,不仅被那悠远的意境、奇妙的构思、新颖的比喻、优美的表达、舒展的情节所吸引。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粗犷质朴、优美酣畅、婉转多情的萨玛酒歌独具特色,别有情趣。这种在酒香中孕育出来的歌,如同酒一样浓烈,令人沉醉,令人痴迷。

酒歌赏析

最近几年,为了保护门巴萨玛酒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次仁旺堆和错那县文化局的同事们,对萨玛酒歌的歌词进行了大量的收录、整理。阅读这此流传至今的萨玛酒歌,我们能从中发现,门巴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和文学艺术与酒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呀,生活在峡谷里的人们,酒,或者最能直接带给人们欢乐。

十分有意思的是,在错那县基巴乡(勒布四个门巴民族乡之一),当地人在闲暇或喜庆的日子,欢聚在一起相互敬酒的时候,有一种揪耳朵、掐人的习俗。当主人唱着萨玛酒歌将酒杯端给你,你必须很快地喝酒,如稍有迟疑,敬酒者就会不停地揪你耳朵,掐你后背、胳膊等,而且专门掐你容易发笑的位置。往往是边敬酒边掐,端着的酒杯因为不断的晃动,酒水洒落在敬酒与被敬者的身上,有时满脸满身都是酒水。在深情的萨玛酒歌声中,无论你是否善饮,都会情不自禁地融进其中,绝没有不喝的道理。萨玛酒歌带着人们的美好情感和酒的芳香,在门巴族村寨飘飞。

萨玛酒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节奏明快,句式和谐,富有诗意。在萨玛酒歌中,有较多的作品是歌颂和赞美家乡门隅的。这类酒歌,婉转深情,多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发对故土家园的真情与爱恋,《白鹤之歌》就是典型代表。酒歌将门隅地区的圣湖‘娘拉雍错比作“一只来自九天的白鹤”,白鹤是门隅常见的一种飞禽,面目优雅、形状妍美,它那洁白的羽毛,宛转传神的动作,显示出一种特有的娴静,令人欣喜,令人陶醉。蓝波粼粼的湖边,只只的白鹤,伸出长长的嘴巴,灵巧地捕食着游动的小鱼,雍容自在的样子,充满了诗情画意。浩淼的娘拉雍错啊,分明是“一只来自九天的白鹤”给壮美的山川增添了妩媚。在如醉如痴的幻觉中,在雪山、林海、大地、江河之间,白鹤遮天蔽日,覆盖着门巴族的家乡,为门巴族人民带来了幸福吉祥。在《白鹤之歌》的旋律之中,象征着圣湖娘拉雍错的白鹤将带给人们长寿的人生、繁密的子孙、如山的崇高、璀璨的珍宝、丰收的庄稼、昌盛的门族。酒歌不断重复出现的旋律,恰似虔诚的祝福,传达了门巴族人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表达出祈求家乡永远美好吉祥的愿望。

如果说《白鹤之歌》是立足家乡的赞美,那《宝贝之歌》则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家乡眷恋的歌唱。它以简洁明快朴实无华的文字,生动地表现了门巴族人们对家乡无比地爱恋的深情。从金光闪闪的太阳、洁白如云的狮子,到晶莹鲜红的松石,落实到歌者对自己家乡的热爱。通过反复吟诵“像宝贝,像宝贝,就是宝贝。”这样富有动感的诗句,寄托了门巴族人民对故土家园的潮水般的深情和如山的敬仰。这首歌将天上的太阳、山上的狮子和家乡的松石这样三件十分悬殊的物象同日而语,而且均是从人们的美学感受来认定为宝贝,使用的词句充溢着浓重的色彩感,这是十分可贵的。韵律中跳荡着色彩,色彩中飘流着情感,情感中浮动着柔美。

在各种劳动场合,门巴族人民都要唱相应的萨玛酒歌,如《建桥歌》《种谷歌》《樵夫歌》等等。而《牧人之歌》则用大量诗化的语言,将驰骋的骏马、多产的奶牦牛、如云的白绵羊和仙女般的好姑娘相提并论,充分表现了牧人欢快喜悦的心情和对所牧牲畜的无限热爱。随着一声声“嗷来”的呼喊,我们仿佛看到了蓝天白云之下,翩翩少年,骑着骏马,甩着皮鞭,唱着动听的萨玛酒歌,在辽阔的牧场上驰骋……这是一首恬淡的牧歌,是一幅动人的风情画!

只因深谷里覆盖了晶莹的白雪,才使巍峨的高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只因为深谷里开放着美丽的鲜花,才使秀美的深谷万紫千红、春意盎然。皑皑白雪与娇艳的鲜花,美化了大千世界,使门巴族山区充满了画意诗情;冬去春来,万般变化,奏响了大自然的交响乐,演绎出季节变换的华美诗章。然而,鲜花总不能一直鲜艳,白雪总不会永远闪亮。面对着白雪消融、鲜花凋谢,满心满眼的喜悦之情即被惆怅和凄凉所替代。如若白雪终年不化,如若鲜花四季不败,那该是多么的好啊!《挽留之歌》的感慨便由此生发出来:

“白雪,莫融化啊,

请你再留三年;

鲜花,莫凋谢啊,

请你盛开三年。”

毋庸置疑,这不仅是一首挽留美好季节景观的挽歌,也是一首挽留人生良辰美景的挽歌。《挽留之歌》,在挽留的酒杯之中,盈满了酒意和惆怅。唱着《挽留之歌》饮酒,人易醉,应是醉酒歌。

门巴族的酒歌是门巴族文学艺术殿堂中的奇葩,无论是传唱范围,还是表达内容,都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尤其是能准确传达人民情感的那高亢、昂扬、粗犷、悠远的歌调,更彰显出了这艺术奇葩的异彩。(本文萨玛酒歌歌词内容部分得益于错那县文化局及次仁旺堆先生的帮助和整理)

猜你喜欢

酒歌勒布阿姐
乡酒歌
酒歌
彝族传统酒歌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勒布,一个美妙的地方
兔阿姐的礼物
酒歌研究现状不足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