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上法式遗风小城

2014-08-09

爱你 2014年13期
关键词:琅勃拉邦布施僧侣

◎ 安 缘

爱上法式遗风小城

◎ 安 缘

琅勃拉邦唯美的清晨半小时

布施,这个混合着日常活动和宗教信仰的仪式,是琅勃拉邦这个小城美好一天的开始。5点多钟,在微雾的琅勃拉邦清晨,老挝的家家户户就已经起床,在昏黄的灯光下开始制作布施用的熏香糯米饭。6:00,穿着橘色袈裟的僧侣赤足出现在琅勃拉邦的各个街口,开始接受信徒们的布施。虔诚的布施者们把一早准备好的糯米饭、水果、点心放进僧侣的钵盆中。

湄公河西岸喝一杯 beerlao

黄昏时分,在湄公河边逛逛是最怡人的。湄公河边幸存下来的大量法式遗风建筑,让人有走在法国小镇的错位快乐。

逛累了,我就随便找一家小店坐下来,面对湄公河,点上一杯老挝本地啤酒——beerlao,再来一份烤鱼、一份青木瓜沙拉,就这样在湄公河西岸等待日落。湄公河水在眼前安静地流淌,安逸而恬静,恍惚间好像来到了杜拉斯笔下的法属殖民地越南,甜蜜而又忧伤。

探访当代僧侣们的真实生活

琅勃拉邦小城不大,却有36座大小寺庙,其中湄公河西岸的香通寺是最宏伟、最漂亮、最著名的寺庙。建于 1560 年的香通寺,几百年来都是皇家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每一座辉煌寺庙后面的小房子都是僧侣的住地,发现他们的典型标志,就是晾晒房子栏杆上的橘色袈裟。

僧侣们的生活安逸、自由,玩玩手机、看看书、逗逗狗,自由散漫。中午12点是他们的午餐时间。清晨的布施,僧侣们接受的都是糯米饭,让人一度以为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清贫,但拜访他们的住地却发现,午餐是非常丰盛的。老挝人家会送各种炒菜、米粉、凉菜到僧侣们的住处,你甚至会看到喷香的红烧肉——因为在老挝出家,是不戒肉食的。午餐时分到了,僧侣们每六七人围坐在地席上,每张小桌上都有超过10种蔬菜和肉食,这时僧侣们打开各自的钵盆,就着糯米饭,开始了令人羡煞的午餐。

当然,他们也只是吃还不错,生活环境还是相对贫苦的:破旧的木板房没有什么家具和摆设,唯一重要的家电就是一台小冰箱。不过,对于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僧侣们来说,一切都已经够用,知足和安逸使他们对生活别无所求。

去湄公河深处村庄买酒

不知历史上的湄公河是什么颜色的,如今的湄公河黄得像一团稠江。在这黄色稠江上,我坐着破烂的木舟探访湄公河深处的村庄,让人想起杜拉斯的电影《情人》,惆怅而凄美。

去湄公河深处探访古老的小村庄是当地旅行社推出的项目。那些古老小村落还保持着用小舟彼此联络的古老方式,岛上的原住民以生产自酿的酒和售卖手织布为生,过着原始而清贫的日子。

离开小岛返回,船上的午餐非常不错,是地道的老挝吃食:糯米饭、椰子汤、鸡肉卷……每一种都是原生态蔬菜的味道。在苍茫的湄公河上,我喝着热的椰浆,清晰地感受着老挝人极其朴素、简单的生活情愫。

(彬宸 摘自《健康女性》2014 年第1 期 图 / 亓寂)

猜你喜欢

琅勃拉邦布施僧侣
夕阳下的僧侣与大佛
老挝·琅勃拉邦
苏轼布施观研究
僧侣的祈祷
“求乞”与“布施”之间
德善
城市公园游憩圈旅游商品开发策略分析
顾恺之募捐
泰国近半数僧侣超重
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