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关、清、督、立”
2014-08-08丁媚英
丁媚英
6月26日,佛山水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前期工作并部署下一阶段任务。佛山市副市长许国在会上指出,全市各区必须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斗志,拿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更强有力的手段,围绕“建、关、清、督、立”五字方针,全力以赴大干水环境整治工作。
据悉,去年7月,佛山确定了第一批42条污染严重的重点整治河涌。通过近一年的整治,约有13条河涌基本指标达到五类水标准,其中禅城2条、南海4条、顺德6条、高明1条;三水区9条重点整治河涌中,没有1条达标。389个河涌环境整治项目中,截至5月底,已完成89项,实施中163项,前期准备阶段137项。广佛跨界区域水环境整治连续两年成为省挂牌督办的重点环境问题。
会议要求各地要围绕“建、关、清、督、立”五字方针,全力以赴做好水环境整治工作。
“建”——在污水管网建设方面,明确了今年各区的管网建设计划,扩大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的纳污范围,全面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按计划禅城区要完成污水管网建设54.68公里,南海区要完成管网建设69.3公里,高明区要完成管网建设5.9公里,三水区要完成管网建设6.3公里,顺德按照区计划完成。
“关”和“清”——为彻底解决佛山村级工业园区和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无牌无证和高能耗、重污染、低产出的生产企业进行清理,对严重污染环境的禁养区内养殖场进行清理。今年第一批计划关停污染严重企业1035家,清理畜禽养殖场722家。
“督”——对第一批“一河一策”42条河涌实行量化考核,建立双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各区、镇(街)做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考核指标以水质监测数据为主,以整治工程进度完成情况为辅。以河涌涌长为考核对象,结合问责制度和经济奖罚,强化现场检查和督办。
“立”——加强社会监督,形成社会合力,着力于一个“立”字。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进行督查,并就工程进度情况、项目考核结果和达标情况每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宣传,放大执法效应,因势利导传播环保“正能量”。市环委办还将开展42条河涌的涌长责任树牌公示工作,在所有河涌的人群密集地区都要立牌公示,公开接受市民监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