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天下的中山更美丽

2014-08-08黄丹雯黄慧诚

环境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山市中山锅炉

黄丹雯 黄慧诚

伟人故里,美丽中山。近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4-2017)》(以下简称《方案》),吹响了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战号角,要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更加美丽。

根据《方案》确定的目标,到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稳定,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标;力争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0%,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5%,臭氧污染形势有所改善。

工业锅炉整治、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黄标车”淘汰,这些大气污染防治的“硬骨头”,中山将如何“啃”下,引人关注。

以奖促淘,集中供热,强势整治工业锅炉

“虽然少了点,但有比没有好!”不久前,来自中山市强人集团有限公司的张先生,从市环保局领取到12万元的资金补贴。去年11月,公司拆除了原有的烧煤锅炉,换上了新的生物质燃料锅炉。根据政府规定,可领取锅炉整治补贴。

与强人集团有限公司一样,今年上半年共有35家公司领取了锅炉整治补贴。至此,中山已累计发放约1255万元补贴,用于103家企业125台锅炉整治。

2013年初,中山市政府发布当年第一份通告——《关于划定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的通告》,将全市10个镇区划定为禁燃区,要求禁燃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设施。其次,将工业锅炉污染治理作为中山市总量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中山市“十二五”锅炉污染减排实施方案》,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锅炉项目建设,禁止新建、扩建、改建20蒸吨/小时以下燃烧高污染燃料的锅炉,并要求10蒸吨/小时以下在用燃烧高污染燃料锅炉必须淘汰或改用清洁能源,10蒸吨/小时及以上在用锅炉按照省的相关要求进行烟气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预计到2015年底,中山需完成1450台高污染燃料锅炉的淘汰工作。”中山市环保局污控科科长黄嘉璐向我们透露。现今工作开展采用两手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加大对超标锅炉的监察及执法力度,针对全市禁燃区内125台10吨以下未完成改造锅炉,依法对其所属企业进行立案查处;针对62台10吨及以上未完成改造锅炉,依法对其所属企业实施限期改正。另一方面,按照“企业承担为主,政府适当奖励”的原则,设立中山市 “十二五”锅炉污染减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锅炉治理和清洁能源改造。锅炉额定出力小于1蒸吨/小时的,每台锅炉奖励1万元;锅炉额定出力大于或等于1蒸吨/小时的,每蒸吨奖励1.5万元,但每台锅炉获得的奖励资金不得高于该台锅炉改造投入总费用的50%。

由于中山市专业镇较多,产业集聚明显且以小锅炉为主,除了“以奖促淘”,根据《方案》,中山还积极推行工(产)业园区集中供热,包括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集中式锅炉房三种方式。根据《方案》,今年底嘉明电力(火炬开发区)将建成投产,明年底前完成深南电(南朗镇)热网、国电民众热电厂(民众镇)、火力发电(黄圃镇)、粤电中山三角热电厂(三角镇)项目建设,按规划对十个禁燃镇区实现集中供热。

“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还会积极推进这些集中供热项目建设。这些项目一旦建成使用,将可取代淘汰一大批小锅炉。”黄嘉璐认为。

循环利用,协会引领,创新VOC整治模式

宽阔的产房,一台台机器排排坐,三通阀、变频风机、活性炭吸附器、冷凝器、加热器……一台台“大家伙”正在马不停蹄地运行中。这几天,印刷工厂的李师傅经过产房总能看到这样的一幕。

原来,这是工厂刚刚建成使用的回收循环再利用设备,用来治理VOC。据了解,该公司在薄膜印刷、复合生产过程中,每年使用醋酸乙酯、丙醇、丁酮等有机溶剂共计1500多吨,这些溶剂通过烘干等生产工艺后会直接挥发,形成气态挥发性有机溶剂向大气排放,既造成环境污染(主要是臭氧超标)又形成了成本上的浪费。为了寻求高效合理的处理工艺,该公司管理层经过研究考察,决定使用“吸附+冷凝回收”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将有机溶剂回收后分类循环使用,在VOC减排的同时也减少了物料的浪费,力求达到环保成效和经济效益双赢。

“这组设备是今年6月刚刚建成的,整体投入1300万元,在6月底全面投入使用。采用这组设备估计每年可减排VOC合计1400吨左右,预计3年内能收回投资的成本。”李师傅向我们透露。

而这仅仅是一个试点,VOC治理作为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山十分重视且在不断地探索新技术。由于印刷行业分布较广,中山首选印刷企业作为试点,由环保部门联合行会组织创新开展VOC污染防治工作。经过前期开展的整治工作,204家VOC重点企业中40家关停,137家安装了治理设施,其余均实现有组织排放。随后,中山市以永大、永一、绿云化工等企业为试点,创新性推广VOC回收循环再用的治理模式,收集、挥发、吸附、解析,最后到回用,这一步步下来,回用率高达80%左右。“企业若能采用这套回收循环再利用体系,不仅环保,也节省成本,达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局面。”黄嘉璐表示。

根据《方案》,中山将实施典型行业VOC排放治理。要求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生产企业应采用密闭一体化生产技术,统一收集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并净化处理,净化效率大于90%。深化印刷、家具、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制鞋、集装箱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的VOC排放达标治理工作,2015年底前,完成所有VOC排放重点企业的治理任务,在印刷、家具两个行业开展VOC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加大财政扶持及推广力度。

全面限行,电子抓拍,加快“黄标车”淘汰

“过多两个月,这辆老爷车就不能在市区开啦,因为9月就开始全市限行了;干脆换辆新车,早点享受,还能领些补贴!”陈师傅道出了近来中山市不少“黄标车”车主换车的理由。

机动车尾气污染是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之一。目前中山市约有黄标车7万辆,约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3.3%,而其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全市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的54%。为严格控制机动车超标排放,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快“黄标车”淘汰,要求2014年中山市需淘汰“黄标车”35500辆,到2015年底前基本淘汰“黄标车”。

根据《方案》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全天24小时禁止未持有环保标志汽车通行;“黄标车”限行区域范围内全天24小时禁止未持有绿色环保标志汽车通行,逐步扩大“黄标车”限行区域范围。据介绍,今年9月1日,中山将实行市区全区域限行,限行力度是全省最大的。在限行区域范围内,被现场执法抓到的“黄标车”,会被扣分扣钱,抓到一次即扣3分罚200元。

除了现场执法,中山还将在限行区域内推广设立电子执法系统,对进入限行区的“黄标车”进行实时抓拍并依法处罚。据了解,中山是全省第5个实施抓拍的。相对于路面检查的随机性,“黄标车”抓拍系统可有效地实施对上路“黄标车”的全面、实时监控,并在最大限度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也为进一步淘汰“黄标车”、改善空气提供了保障。

为了推进“黄标车”淘汰,中山市根据实际情况,还出台了《中山市“黄标车”提前淘汰“以奖促淘”奖励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黄标车”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截至目前,中山受理1725辆“黄标车”提前淘汰奖励申请,车主们领到共995万元的奖励资金。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山市中山锅炉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船舶辅锅炉点火故障分析
330MW中储式制粉系统锅炉燃烧优化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中山市南朗镇南朗小学作品集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市国资委发布首份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报告
历史上的“中山人”
2017年北京将实施“世界最严”锅炉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