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深化改革的动力机制探论

2014-08-08邓海龙徐国亮

理论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动力机制深化改革

邓海龙+徐国亮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进行,改革已成为调整优化利益格局、化解社会矛盾和释放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改革的动力和能量尚显不足,改革的红利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构建科学完备的动力机制,使其在由内生型动力、联动型动力和外生型动力等组成的多维力场中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科学完备的动力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其中,利益整合是改革的内生型动力,人民群众是改革的联动型动力,社会问题是改革的外生型动力。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深化改革;动力机制;改革共识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6-0027-04

作者简介:邓海龙(1988-),男,山西介休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徐国亮(1963-),男,山东莱州人,哲学博士,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基本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深化改革的基本社会背景。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进行,多重社会矛盾交织凸显,改革发展的红利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所言,“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1]当前,要破解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科学有效地释放出更大的改革红利,关键在于改革动力的获得与激活。对此,李克强总理2014年3月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已明确提出,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在一个由内生型动力、联动型动力和外生型动力等组成的多维力场中逐步推进的。科学完备的动力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所谓动力机制,就是指一个事物“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3]毋庸置疑,将改革的各种动力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形成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系统,就是改革的动力机制。

一、利益整合:改革的内生型动力

著名历史学家罗荣渠曾经说过,“不论是哪种情况,发展只有在社会内部的发展潜力被广泛有效地动员起来时才有现实可能性”。[4]也就是说,事物的内生型要素在动力机制中起着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事物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就是其内生型动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型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恩格斯也曾说过,“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6]在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实质上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与优化整合,是旧的利益格局瓦解和新的利益格局重建的过程。

1.改革必须畅通利益表达渠道。社会转型最突出的特点是异质性,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利益受到影响甚至损害的问题,进而引发他们的不满,造成利益矛盾扩大化和利益冲突显性化等态势。而“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7]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了利益作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动力,首先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利益表达。换言之,利益表达就是指利益主体向外界表明自己的利益诉求,并试图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来实现其利益诉求的活动。当前,由人们对利益的无尽追逐与其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形成的矛盾,已成为党和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亟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构建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是合理有效地满足群体利益要求的前提,是实现社会转型期利益优化整合的关键。

诚然,利益表达的方式和渠道纷繁多样,但采取何种方式、选择哪种渠道,一般是由利益表达的内容本身所决定的,同时也受利益主体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当下,要顺利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手段和途径,着力化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的诸多突出性矛盾。如果缺乏这种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或者说利益表达的渠道不通畅,负荷能力不强,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无法正常进行,诸多合理的要求和意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答复和解决,势必会造成矛盾越积越多,摩擦愈演愈烈,甚至引起社会冲突,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这也符合我国相互关联的三个政策领域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循环发展规律。具体来讲,当前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畅通利益表达渠道:第一,坚持走“接地气”的群众路线,通过接待日和走访考察等活动,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其广搜民情、广听民意、广集民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建立健全信访、人访工作机制,认真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提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第三,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新型电视媒体和其他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技术支持和效用功能等方面的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

2改革必须革新利益协调机制。由于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地位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人们的利益追求千差万别,利益关系纵横交错,对立和冲突也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来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即利益协调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能否建立科学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关系到社会转型的兴衰成败,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众所周知,科学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可以使人类社会在尖锐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中免于毁灭的命运,使不同主体的利益按照一定的秩序得到相对公平的分配。利益协调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并具有合理性的利益需求,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由于人们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也必然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动态系统工程。只有将各种利益协调手段和途径综合运用,统筹兼顾,才能协调社会利益,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需要“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8]也就是说,利益协调机制是经济协调、政治协调、行政协调、法律协调及其他方面协调的一种综合性作用机制。

3改革必须完善利益保障机制。任何类型的利益都要求加以维护和实现,对于正当的利益要求来说更是如此。有学者将“世界社会转型的特点概括为体制、社会及文化上的断裂”。[9]这种断裂在我国社会转型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弱势群体的大量出现和贫富两极悬殊的日益严重。“木桶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放任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利益追逐方面自然竞争,势必会使弱势群体受到极大的伤害,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制约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政府运用公共权力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安装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社会转型的“减震器”和深化改革的“稳压器”,即构建系统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

完善利益保障机制,要注重对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为社会整体利益作出较大牺牲的个体和弱势群体提供合理的补偿,最大限度地减小改革给他们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完善利益保障机制的途径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法律保障。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分配利益、协调利益和保障利益的功能。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利益只有得到法律的保障,才能防止利益受到损害并得以顺利实现。二是政策实施。政策是党和政府为完成特定任务,实现既定目标所制定的战略和策略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能否切实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关键在于政策的实施。三是舆论监督。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通过拓宽舆论监督渠道,大力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透明度,督促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决策者必须更加注重体察民情、考虑民意,使民众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endprint

二、人民群众:改革的联动型动力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一个主体和客体逻辑互动的过程,是各种影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要实现诸多影响要素良性运行,就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联动型动力的协调和整合。由这种驱动改革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诸多要素形成的机理和方式就是改革的联动型动力机制。众所周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并在改革进程中居于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就是改革的联动型动力。

1改革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告诉我们,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性”,是人发展的基本动力。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生活的现实需求与理想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发展水平决定了转型期中国的改革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把人民的利益需求作为改革的归宿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改革成功的保障。反观前苏联,因为长期忽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致使苏联党和政府失去人民的支持,几乎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基点,打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破除既得利益藩篱,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才能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继续推进的动力。

2改革要提升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度。在新一轮改革过程中,提升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度,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对新一轮改革达成广泛的共识,并从思想和心理上认可和支持改革。任何一场改革,都必须凝聚改革共识,提升改革的价值认同度,否则,是不会成功的。历史上的王安石改革,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等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群众对于改革的认知度不高,改革无法获得广泛的群众支持,最后只能以失败落幕。可见,凝聚广泛的改革共识,提升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知度,对于取得新一轮改革成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公平正义不足,既得利益阶层固化,官场腐败成风,干群矛盾尖锐对立等问题还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呼唤改革,迫切希望通过新一轮改革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这就是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共识。

同时,在思想深刻变化,多元思想纷繁复杂的当下中国,对于究竟怎么改,改什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党和政府要充分发挥汇聚民智、凝聚共识的优势,拿出足够的勇气,增强改革主动性,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鼓励基层探索,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扩大人民群众对于改革认知度,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减少改革的阻力。

3改革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曾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11]列宁说:“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12]P399“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不是一个党所能实施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实施社会主义。”[12]P72。毛泽东也曾明确地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3]回顾既往,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无一不是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历史经验向我们昭示,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今天,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新的矛盾纷繁复杂,面临的新的改革任务艰难繁重,要攻坚克难,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的动力来自什么地方?突破既得利益藩篱,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依靠力量是什么?很显然,人民群众才是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在推进新一轮的改革过程中,必须把维护好、发展好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落脚点,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坚实的依靠力量。“在全国人民中,共产党员始终只占少数,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14]这是我们取得新一轮改革伟大胜利的可靠保障。

三、社会问题:改革的外生型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不重要,恰恰相反,外因在事物发展的特定阶段甚至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社会转型期,我国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呈现出交织性、突发性、集群性、多面性等特征。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社会问题是改革的外生型动力,解决社会问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15]

1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进入了高发期,不同利益诉求的相互冲突、博弈日益加剧,碎片化现象日益严重,改革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的难度在不断加大,正处于攻坚破难的关键时期。要解决改革力量分散、改革任务无序和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就必须创新工作机制,树立全局改革观,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动态性、战略性、有序性和协同性,即加强改革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这一范畴源自“系统工程学”,整体性和系统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就是改革的主体特别是改革的领导层即党和政府对未来改革的目标、模式、途径的决策过程,是把与改革相关联、相配套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多维立体的动态系统,进而实现改革目标的过程。可见,对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可以为下一阶段的改革提供指导和规范,使改革主体围绕顶层设计这个核心纲领共同推进改革,进而保证改革动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现阶段,加强顶层设计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六轮”协同创新、共同驱动改革发展进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当然,强调顶层设计并不是要否认“摸着石头过河”。当前我国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有机结合,即“上下结合”的推动方式。例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改革顶层设计的产物,但该试验区“先行先试”需要其机构成员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实现良性运行。

2改革需要推进制度创新。深入分析社会转型期我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矛盾和问题都是由于体制不完善和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因为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健全的体制机制具有导向鲜明、规范有力、监督有效的重要作用。”[16]这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成既定的改革任务必须“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7]的根本原因所在。制度,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规范化表达。科学的制度具有规约社会行为、保障社会权益、缓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整合的价值和功能。制度创新就是制度主体根据一定的社会条件,为实现既定的价值目标而制定新的行为规范体系,重构社会秩序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是旧制度瓦解和新制度建立的过程。制度创新从根本上保障了改革所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反过来,改革承担着为制度创新扫清障碍和开辟道路的使命。改革就是在制度创新中兴利除弊,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推进制度创新必须契合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人本”为出发点,以发展为落脚点,坚持强力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避免制度失灵和制度异化现象的发生,切实发挥制度在改革过程中“保驾护航”的建设性作用。(上接第29页)3改革需要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破解改革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难题,仅仅靠党和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激发一切可能的社会活力,调整社会管理方式,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所谓社会治理,就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综合。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过程。”[18]社会治理本身就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社会治理所涉及的事务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治理的难度逐步加大,治理的任务不断加重。当前,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通过更新社会治理理念、转变社会治理职能、培育社会治理主体、创新社会治理手段、改革社会治理体制、完善社会治理政策,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和社会公众的参与作用,增强公民意识,培育社会组织,形成互动网络,完善法制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倡导核心价值,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建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配套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从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语总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要顺利实现社会的现代转型与新的跨越,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而红利的释放关键在于改革的突破,在于动力的汇聚。改革需要持久的动力。新一轮改革的动力来自于社会既有利益格局的打破与重新调整分配,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以及中国改革中的存量矛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构建科学完善的改革动力机制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质的飞跃的前提条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N].人民日报,2012-12-12.[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二〇一四年三月五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4-03-15.[3]李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07,(1).[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3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6.[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4.[9]王思斌.断裂与弥合 :社会转型与保障制度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3,(9).[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12]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15]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3-11-14.[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99.[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13-11-16.[1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责任编辑:黎峰】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期动力机制深化改革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