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花序桉密度效应的初步研究

2014-08-08陈建有

绿色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林分花序人工林

作者简介:陈建有(1972—),男,福建漳浦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与经营管理工作。

件的限制,不能更好地将气温控制在草菇菌丝发菌、菌菇生长等各阶段最佳范围,以及科技水平不够,未能更好地防杂菌等。为此,在以后的生产中应注意增大投入,深入了解新洲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增大经济林中套种新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的力度。在实验基础上,全区范围内大面积推广果园套种食用菌,进行立体经营,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能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总结,初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可以解除掉因品种单一,价格下跌而影响经营者种植的积极性的矛盾,能够为农业、农村经济和林业发展增加活力。(2)以果树经营体系与食用菌经营体系相结合,可以合理高效利用光能、水等自然资源,提高了其利用率,实现了低投高效的目的。(3)改单一经营为合理套种,使果树产业与食用菌产业一体化,生产上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改善了环境的质量,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钢,赵思东.猕猴桃园山地青深理与覆盖效益的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1996,23(4).

[2] 李文武,孙庆雷,宋力唯,等.果园覆盖综合效益研究[J].果林科学,1991,8(3):163~165.

[3] 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中国经济林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4] 董智勇.中国生态林业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 张洁.猕猴桃栽培与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

[6] 李志超.草菇栽培新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的小样方5个,小样方在样地内梅花形排列布设。在每个小样方中分别调查灌木和草藤本的种类、数量、高度和盖度等。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计算方法:

物种Simpson指数D=N(N-1)/∑Ni(Ni-1),

Shannon-Wiener指数H=-∑Ni/Nlog2Ni/N,物种均匀度J:J=N(N/S-1)/∑Ni(Ni-1)。

式中Ni表示某个种的个体数目,N表示所有种个体树木总和。样地土壤采样和测定:在每个样地对角线的位置挖土壤剖面,分0~20cm和20~40cm层采集土样用于土壤化学性质测定分析[7],用容重圈采集0~20cm和20~40cm的原状土用于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分析[8]。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造林密度对大花序桉生长量的影响

人工林经营过程中,造林密度是影响人工林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9]。从表1可知,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大花序桉的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均下降,造林密度为1110株/hm2的林分,其平均树高与密度为1335株/hm2、1665株/hm2和1995株/hm2的林分相比分别提高了70%、173%和271%;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76%、242%和378%;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243%、799%和1399%;单位蓄积量分别提高了33%、200%和335%。经方差分析,不同密度的大花序桉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单位蓄积量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在造林初期,造林密度就对大花序桉的生长量和蓄积量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表现出造林密度增大而生长量和蓄积量减少的趋势。

表1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生长情况比较

造林密度

/(株/hm2)树高

/m胸径

/cm冠幅

/m2单株材积

/(m3/株)蓄积量

/(m3/hm2)111012.211.34.5×4.70.061968.709133511.410.54.2×4.20.049866.483166510.49.13.8×3.90.034457.27619959.68.23.6×3.60.025851.471

注:FH=5.12,FD=3.97,FV=3.81,FX=6.02,F0.05(3,11)=3.59,F0.01(3,11)=6.22

3.2不同造林密度对大花序桉林分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许多研究都表明,造林密度对人工林群落植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9]。从不同造林密度的大花序桉林分中植物种类、分布和多样性指数测定分析来看(表2),低密度的大花序桉人工林中林下植物种类较多,分布也更为均匀,多样性指数较高。以造林密度为1111株/hm2和1665株/hm2两种大花序桉林分进行比较为例,造林密度为1111株/hm2大花序桉林分中,其林下植被有16种,密度为1665株/hm2大花序桉林分其林下植被只有11种,1111株/hm2大花序桉林分其林下植被均匀度较1665株/hm2林分提高了62%,simpson指数提高11.1%,shannon-wiener指数提高29.8%。说明适当降低密度可以促进大花序桉人工林中植被生长发育。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林分中林木株数少,林内光照比较充裕,有利于林下阳性植物的繁育,促进其繁衍生息。

表2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下植被多样性

造林密度

/(株/hm2)林下植被层次丰富度均匀度

/%多样性指数1111灌木982.10.7521.054草本775.60.5860.8341335灌木781.50.7030.984草本573.60.5470.7741665灌木673.20.6530.801草本572.00.5510.6531995灌木672.60.6370.767草本572.00.5370.534

3.3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3.1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物理性质是对土壤结构的表现,主要体现土壤保水性和通透能力,其中土壤容重和孔隙度表征了土壤疏松程度,土壤含水量表示了土壤持水能力。从不同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数据来看(表3),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容重增加,而孔隙度降低,如造林密度为1111株/hm2的林分0~20cm土壤层容重与造林密度分别为1335株/hm2、1665株/hm2和1995株/hm2的林分同一土层容重相比,分别降低了2.5%、8.1%和18.8%,而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5.7%、10.8%和12.9%,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6%、7.3%和11.6%。说明在大花序桉人工造林中,造林密度加大对于土壤疏松透气不利。从表3还可知,密度增大,引起土壤持水量降低,这可能是因为较大密度林分的土壤容重大、孔隙少,土壤粘性强、板结,因此持水能力就较低;而低密度林分土壤通透性好,更能吸储水分,土壤持水性就更好一些。

3.3.2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是直接对土壤的肥力状况的表征。从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测定结果看出(表4),随造林密度增大,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水解性氮、全钾、全氮和全磷等指标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表明大花序桉人工造林随密度加大,土壤肥力消耗增强,这是因为林木为生长需要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单位面积林木数量增多,单位面积的土壤被林木吸收的营养物质也就越多,土壤肥力消耗也就越大。

4结论与讨论

通过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生长量、林分内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分析,初步表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大花序桉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单位蓄积量等生长量指标呈现下降的规律,林分内植物种类、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减少,土壤容重增加、持水能力减弱、通透性变差,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等营养物质含量降低。造林密度对大花序桉人工林生长以及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endprint

2014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表3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

造林密度/(株/hm2)层次/cm土壤容重/(g/cm3)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最大持水量/(g•kg)最小持水量/(g/kg)毛管持水量/(g/kg)11110~20 0.95742.5129.34503.26298.86351.0720~40 1.21138.1725.60485.35260.04339.0413350~200.98140.2228.89487.33290.14344.1620~401.26836.9123.66465.18246.33315.2216650~20 1.03538.3627.34475.07284.08334.3720~40 1.32434.1821.77444.20243.24298.4119950~201.12737.6626.30451.54278.43321.7620~401.40632.8718.62440.71238.87284.43

表4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

造林密度/(株/hm2)层次/cm速效钾/(mg/kg)水解性氮/(mg/kg)全钾/(g/kg)全氮/(g/kg)有机质/(g/kg)全磷/(g/kg)11110~20 35.37290.38412.1182.55028.5530.58220~40 32.23180.77310.9351.34122.8710.46213350~2033.52090.37111.4252.21327.9030.55420~4031.30580.13410.9071.21022.8840.45016650~20 33.33188.77611.4012.06327.2340.55020~40 30.15073.26110.3871.11620.3610.42019950~2031.46088.23111.2581.96827.0010.53120~4028.88771.09410.0241.00820.3070.407

近20年来,由于桉树这个树种生长快,一般6~8年就可采伐利用,经济收益明显,因此在桉树适生区造林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实际生产上主要应用少数几个桉树树种如巨尾桉、尾巨桉进行造林,存在造林品种单一的问题,导致病虫害发生。大花序桉木材硬度高、结构均匀、锯板性能优良,是一种重要的实木利用桉树树种[1],而且该树种对土壤水肥条件的要求相对于其他桉树树种会更低一些,所以在桉树经营区适度推广大花序桉造林很有必要。从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生长状况、林内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和土壤肥力测定结果来看,该桉树树种造林以低密度较为适宜,在本试验中,初步认为造林密度以1111株/hm2为宜。由于本试验林年龄较小,随着试验林年龄增长,林分内林木间竞争加剧,不同密度林分之间生长量、林内植物分布格局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会有怎样的变化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观测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昌荣,陈奎,周小金.大花序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桉树科技,2012,29(2):40~46.

[2] 刘涛,龙永宁,张维耀,等.几种桉树在冷寒地区的旱期适应性研究[J].桉树科技,2005,22(2):23~31.

[3] 翟新翠,项东云,陈健波,等.大花序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07,36(1):26~30.

[4] 唐再生.大花序桉芽器官离体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初报[J].广西林业科学,2006,35(增1):22~33.

[5] 杨中宁,项东云,陈健波,等.大花序桉种源木材纤维特性变异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11,40(1):8 ~11.

[6] 张岳,姚春丽,吴宁.大花序桉KP法制浆[J].中华纸业,2006,27(6):76~79.

[7] 张万儒.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8] 国家标准局.森林土壤标准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9] 孙时轩.造林学[M].

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分花序人工林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葡萄花序整形修剪技术
傀儡师·连载六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不同林分对尤溪冬季鸟类生存活动的影响
树种结构调整方案设计初探
闽粤栲林分生物量调查研究
不同经营模式苦竹林竹鞭生长差异性分析